楊美瓊
摘要:低年級學生正在初步學習作文知識,積累的作文知識不夠豐富,掌握的寫作技能也不多,教師一般會開展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增強低年級學生的寫作意識,并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教師可依托低年級語文教材,根據看圖寫話教學的實際需要,對現下的低年級語文寫作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讓看圖寫話教學充滿活力。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更加重視。小學是學生成長和受教育的起始階段,小學生年紀較小,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有限,而看圖寫話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基礎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看圖寫話教學方式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應用看圖寫話方式開展教育工作,進而提升小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一、看圖寫話教學的含義
看圖寫話是指學生從直觀形象的圖片中獲取一段故事或者某種意境的信息,在受到啟發的情況下,運用生動的語言將這段故事表達出來,或者將某種意境給自己帶來的感悟表達出來的一種教學模式。“看圖寫話”一般出現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正因為低年級學生處于啟蒙發展時期,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讓學生通過看圖寫話的學習,鍛煉自身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1]。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1.看圖寫話融入學生生活內容
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理解能力和思維模式有待提升,接觸生活當中的事物較少,生活實踐能力缺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受到一定制約。在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時,學生寫作內容較為淺顯,內容不夠充實,語言組織能力也相對較差,不能將事物正確地表達出來,同時寫作素材內容也相對較少。所以在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融入生活中的元素,讓小學生能以語文學習的眼光來看待生活,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例如,在教學課文《找春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校園或田野上的小花小草都是什么樣子的,在春天到來時有什么變化。在春天來臨時,小朋友自己在穿衣打扮上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結合圖片上的內容再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構建了一個生活化的語文課堂,能讓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同時也能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具體內容,培養學生正確思考模式,提升語文學習效果[2]。
2.在讀寫結合理念下開展看圖寫話教學
教師可選擇將讀寫結合法與低年級的看圖寫話訓練內容結合起來,讓小學生自主觀察教材中提供的豐富插圖,并走進文本世界,對插圖中直觀描述的各種事物進行細心觀察,再結合個性化的想象,運用書面語言的形式,將插圖中講述的與課文有關的故事表達出來。在這個方面,教師也可讓學生展開仿寫訓練,根據課文內容,靈活地仿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例如,在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田家四季歌”一課中,教材里一共有四幅插圖,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等幾個季節,圖中還蘊涵了這些季節里會出現的某些客觀事物。教師可鼓勵學生對這幾幅插圖進行自主的觀察,然后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這幾幅插圖描述的是哪些客觀事物,然后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些畫面中的事物。學生也可根據“春季里,……”“夏季里,……”“秋季里,……”“冬季里,……”等幾個關鍵的句型來進行仿寫,將自己從插圖中觀察到的客觀事物都描述出來。為了避免學生的寫話內容千篇一律,教師也可讓學生自由暢想,將自己看到插圖后在腦海里浮現的事物,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的看圖寫話教學活動不僅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鍛煉學生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3]。
3.優化寫話習慣,培養學生寫話能力
雖然興趣的激發和想象力的提升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重點目標,但是并不代表教師要忽視學生寫話技巧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興趣激發和想象力提升的根本目的還是引導學生提升寫話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因此,興趣和想象力的培養與寫話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并不沖突。教師要通過優化寫話教學保護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同時又要借助學生的興趣和想力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引導學生養成寫話習慣:首先,幫助學生意識到什么是良好的寫話習慣,并明白良好寫話習慣養成對于提高寫話效率、促進能力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幫助學生糾正現有的不良習慣,不斷優化自身的寫話方式,從而逐步培養良好的寫話習慣。以《我是一只小蟲子》這篇課文的插圖為例,這幅插圖非常簡單明了,是一只小蟲子身處花葉之間。然而就寫話難度來說,看起來簡單的圖片往往比情節豐富的圖片寫話難度更高。對于情節豐富的圖片,學生往往能夠由近及遠地進行描述,或者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情節構思。但是對于這篇課文的插圖,學生要么只能按部就班地寫一篇說明文,描述小蟲子的外形特征,要么就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想象力,想象小蟲子“從哪里來?”“準備做什么?”等。在這個觀察和構思的過程中,就能夠發現小學生看圖寫話存在的不足,如有些小學生沒有仔細觀察,連圖片中的小蟲子有沒有翅膀、花是什么顏色等相關信息都沒有準確把握,就開始想象和構思,甚至開始動筆寫話,最終發現寫出來的內容與圖片的實際情況不符。當教師發現學生的這一問題時,就需要及時指出,讓學生識到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但是情節的想象和構思要基于圖片素材,不能跳出圖片素材。學生在看圖寫話時,一定要認真觀察圖片,準確把握圖片信息,并基于這些信息進行創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再讓學生回顧一下,什么是良好的看圖寫話習慣?就是需要先認真觀察,再進行構思和寫話創作,既不能忽略觀察環節,也不能不進行構思就開始寫話。
結束語
總的來說,看圖寫話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有著良好的發揮空間,通過開展看圖寫話教學能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培養學生豐富想象力,樹立正確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開展適合學生的課程內容,以看圖寫話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龐萬艷.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34):57+61.
[2]陸裔.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1):174.
[3]陳果.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9(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