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嬌妹
摘要:“3+1+2”新高考模式下新課標、新課程的實施,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來了更新的挑戰,高中思政教師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提高勝任力,贏得高中生對思政課的選科選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思政教師;準備
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改革背景下,思政教師更應該提醒自己,提前做好轉型準備,以專業精湛的素養、愛崗敬業的態度、視野開闊的魅力贏得高中生對思政老師的喜愛,進而贏得高中生對思政課的選科選擇。下面,筆者就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背景下思政教師的轉型準備談以下思考。
一、多學科綜合專業知識的儲備
新高考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新教材編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種類型。其中必修四本書,選擇性必修三本書,選修三本書。由舊教材的4本書變成了新教材的10本書,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里增加了許多歷史知識,“法律與生活”“法官與律師”“邏輯與思維”對教師法學和邏輯學、哲學的專業知識要求更高,這對于思政教師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有的思政教師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畢業,對于法學、邏輯學、哲學專業知識知之較少,且舊教材中對此部分內容無須較深入的考查,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新教材教學,我認為思政教師們需要提前加大學習和儲備歷史學、法學、邏輯學、哲學專業知識,做好多學科綜合專業知識的儲備。
二、選課走班分層教學的適應
新高考的改革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實行高考選科,為了能適應和保障學生的自主選擇,學校將實施“選課分層走班制”課程教學形式,這樣雖然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更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對于思政教師卻提出了很大挑戰,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個性化培養方案,比如對政治課教學目標、內容、作業、難度等方面進行分層教學設計,并且急需在加強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分層教學管理上下大功夫。
三、新課標下教學方式的創新
要適應新高考新課標的變化,教師就要全面深入地對新課標的理念、新課標的內容進行研究,精準地依據新變化來組織課程教學內容,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政治學科的育人目標。教師要根據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選擇和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如可選用案例式、探究式、互助式、體驗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政治課教學更好適應新高考改革要求。
四、以生為本教學內容的調整
在新高考選課走班大背景下,學生的個性化選擇成為教師需要重點考量的工作內容之一,為了激發學生對思政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贏得學生對思政課的選擇,教師可以在開學初開設大講堂,簡介7本必修教材的內容,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結合問卷結果立足本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適當調整高中政治7本教材的教學順序。此外,教師可以結合選修的3本教材開發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提升對思政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
筆者對所在學校現高二學生進行過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高中思想政治現有的四門必修課程中,最喜歡必修一《經濟生活》的學生占比為41.81%,最喜歡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的學生所占的比例高達 30.05%,而最喜歡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學生占比排名最低,僅為 12.81%。由此可見,《政治生活》對目前的高中生吸引力不大。而按照新教材的安排順序,2022年秋新高一學生踏入高中后學習的第一本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材就是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該教材與舊教材中的《政治生活》相似度最高,這樣來看一學期后對于學生對政治學科的選課會有一定的誤導。因此筆者建議思政課教師以生為本適當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
“親其師,信其道”,旁征博引妙語連珠的思政教師能提升課堂的吸引力;思維新穎方法多樣的思政教師能提升課堂的創造力;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的思政教師能增強學生的認同力;充滿情懷熱情洋溢的思政教師能提升課堂的感染力;勤于思考緊跟時政的思政教師能點燃學生的學習力……每一位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背景下的思政教師,都應該做好轉型準備,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讓學生愛上高中思想政治課。
參考文獻:
[1] 謝敏.對新時代思政教師勝任力的再認識[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旬),2021(04).
[2] 張燕.關于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學方向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1(70).
[3] 孟青.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外交流,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