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推行,各學科的高考題型也在不斷變化,旨在適應新體制,更為全面地考查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同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此過程中,高考英語試卷中出現了讀后續寫這一新題型,針對性考查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同時對其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增強了學生自主創作的素養。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分析了在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活動的有效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篇閱讀;讀后續寫;策略
讀后續寫作為新高考體制下的一種新題型,是閱讀與寫作模塊的高度融合,也是考查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重要渠道。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使之了解高考英語的新題型與答題模式,同時能夠進行針對性訓練,教師要善于利用語篇教學的時機補充相關素材,并設計多樣化的活動,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使之積極參與,再利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導,使學生掌握更多詞匯、句型、語法知識,能夠結合所學語篇來發散思維、合理創作,繼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概述
(一)定義
讀后續寫是高考英語中的新題型,一般指的是選擇一篇350詞左右的英語文章,將其后半部分隱去,讓學生基于前文的內容,通過閱讀分析來想象后續的情節或者要點,然后進行續寫,使之結構完整、上下文連貫,且能夠突出中心的文章。在篩選文本時,往往需要選擇富有哲理的文章,或者是故事性強的文章,確保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讓他們開展續寫活動[1]。
(二)步驟
在開展讀后續寫活動時,學生應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第一,認真閱讀已知文本,抓住關鍵信息,確定主要脈絡或寫作順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續寫的方向準確性。第二,詳細分析續寫要求,明確注意事項。一般而言,短文續寫都會提出具體的要求,包括字數、關鍵詞匯、段落首句提示等,必須要準確掌握這些信息,才能進行續寫。第三,再次回顧原文,構思后續文章的框架,并結合續寫要求列出提綱,確定將要寫作的主要內容,同時要保證前后文連貫,整個故事(整篇文章)可以合理地銜接起來。第四,打草稿,并進行修改和細化,即根據提綱擬寫草稿,確保用上續寫要求中給出的關鍵詞匯、首句提示語,且要注重句型的多樣性,草稿完成后應認真檢查,及時修改有錯誤的、不合理的內容。第五,依照草稿進行謄寫,保證字跡清晰,同時可在謄寫過程中再次檢查草稿,發現失誤后及時改正。
(三)作用
1.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在讀后續寫活動中,學生需要先“讀”已知的材料,通過分析每個詞句來挖掘關鍵信息,據此確定寫作的方向,并進行詳細構思。而在正式續寫時,學生還需考慮上下文的連貫性、所用詞句的準確性以及情節的合理性,同時要關注文本的中心,傳達出個人的觀點以及正確的價值取向[2]。在此期間,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都會同步提升,有助于切實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
2.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能力
當學生在閱讀與續寫時,必須結合已知內容展開合理想象,同時不斷發散思維,確保想到的內容邏輯清晰、情節合理,能夠與上文準確銜接,且要與前文的結構一致。完整地呈現出相關信息,這對學生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題失誤,閱讀能力不佳
從實際來看,很多高中學生在讀后續寫活動中會存在審題失誤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其閱讀理解能力不佳,難以在閱讀前半部分文本時抓住關鍵信息,繼而會對文本的主旨理解偏差,或是忽視前后文之間的連貫性、呼應性,所以續寫的內容也就很難與已知的文本銜接起來,導致出現較多失誤[3]。
(二)想象力匱乏,續寫思路混亂
在續寫活動中,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高中學生受思維定式影響,想到的續寫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而且思路非常混亂,以至于最后寫出的文章不僅毫無新意,缺乏深度,還存在情節枯燥、上下文不連貫、主旨不突出等問題。
三、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
(一)精心篩選語篇,為續寫活動筑牢基礎
結合讀后續寫模塊的基本特點,高中英語教師要注重精選語篇,確保為學生提供優質的作品,讓他們在讀的同時獲得啟發,然后再進行寫作,從而為該項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二冊中的《Music》來選擇合適的故事性文本,然后從中截取合適的片段,使之保持在350詞左右,且可以調整相關語句,使文章更加適合高中生閱讀,再將選好的片段的后半部分抹去,將其作為續寫的前半部分內容。之后,英語教師可以在課上展示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先讀,然后結合自己已知的信息來想象、思考,再確定續寫的方向和內容。教師也可以以教材中的閱讀文為例,將其作為續寫對象,且要明確告知學生,不能以課文中的后半部分內容為參考,而是要另辟蹊徑,根據前半部分的信息來發揮想象,重新構思后邊的故事,確保結構清晰、前后文連貫、情節合理,通過銜接之后成為一個全新的故事。當然,在篩選語篇時,英語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要關注學生的喜好,更要保證語篇的質量,確保其內涵深刻、可發揮空間較大,且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興趣,樂于去閱讀和分析已知的內容,并推測后續的故事或情節,然后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向大家講述被抹去的故事,繼而推動讀后續寫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優化引導方法,鼓勵學生發散思維
1.要求學生自讀文本,提取關鍵信息
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機會,讓學生自讀文本中的某一段內容,然后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并在班級中分享。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人教版高三選擇性必修第三冊中《Poems》這一單元中的文章,且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文中的一個段落來分析,這時學生可以先閱讀相關片段,分析其大意,然后以此為續寫的參考依據,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包括主要線索、寫作方向等,再在班級中分享。由此一來,學生既會通過交流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內容,也會在互動過程中提取更多關鍵信息,并獲得啟發,確定續寫的思路[4]。
2.依據文本提問學生,引導其開放想象
當學生通過閱讀已知文本了解到相關信息之后,英語教師也可以進行提問,通過針對性引導促使他們發散思維、自由想象,然后從中獲取啟發,找到更多續寫的切入點。此時,英語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啟發性、探究性和創造性,確保學生可以在思考的同時對后續內容產生新思考、提出新想法,從而為他們的續寫活動提供更多素材。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三選擇性必修第三冊中的《Art》一單元時,就可以要求學生閱讀全文,然后進行提問,如“只是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內容”“你認為其中省略了哪部分的故事”“后面還可能發生什么呢”,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之結合文本中已有的信息去拓展分析,挖掘更為深層的內容,當然這些問題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學生的回答合理即可,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延展,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分析,幫助他們將想到的內容具象化,逐步串聯成一個更為完整的故事。通過提問式引導,學生的想象力會更加豐富,思維也會更加活躍,而在具體思考與分析時,個人的語言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那么教師就可以趁此機會設計相應的續寫活動,讓學生依托教材內容挖掘更多信息,然后展開寫作,從而準確表達自我,使得續寫的內容與課文有機結合起來,輔助提升讀后續寫活動的有效性。
3.鼓勵學生合作探究,提出續寫方案
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活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以此激活其思維,促使他們集合眾人智慧提出更加具有實效的續寫方案,以便切實提高其學習成效。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三冊中第四單元的主題“太空探險”來篩選需要續寫的故事性文本,然后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前半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確定續寫部分的基調、順序,同時依據已知信息挖掘線索,列出文章的結構和可能會用到的詞匯、句型等。之后則可以在小組中圍繞“太空歷險記”來編創后續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提出相應的想法,將故事的前因后果講清楚,把組內成員的想法綜合起來,用連詞、時間詞等將其串聯起來,同時刪除多余、不合理的部分,且要保證續寫部分與前文的契合度,據此確定文本的整體框架。最后,各小組可以根據本組的續寫方案展開寫作,且可以合理分工,每人負責寫一段,同時也要有人負責檢查、修改,保證寫出來的內容可以完美銜接,且降低失誤率。在此期間,學生可以求助教師,教師則要及時到各小組旁聽,了解他們的創作思路,并給予其提示,確保他們的續寫內容能夠與已有的文本銜接起來,并突出重點,呈現出更加美好的故事。通過合作,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視野會更加開闊,其想象力、閱讀分析和寫作表達能力也會不斷提升,有助于實現培養他們核心素養的目標。
4.繪制思維導圖展示大綱,確定寫作方向
為保證讀后續寫的成效,高中英語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展示已知信息,并在此基礎上推測后續的故事,從而輔助他們把握方向,提升其續寫質量。例如:在指導學生續寫關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哲理的后續內容時,英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已知的信息繪制思維導圖,即以哲理為核心詞句,然后提取語段中作者的觀點作為分支,即其是否認同這句哲理,以及語段中呈現出來的其他信息,包括時間線索、人物線索、地點線索等,再在此分支上繼續往下延伸,加入自己想象中的內容,如作者在某個時間點經歷了什么,從而得出了該哲理,或者是看到別人發生了什么事情得出了此結論,抑或是列舉一些真實的案例、故事傳說等驗證此觀點,由此可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更為準確地把握續寫方向,有助于提升其續寫能力[5]。
(三)搭建平臺分享成果,完善學生續寫思路
每一次讀后續寫活動結束后,高中英語教師都要及時為學生搭建分享平臺,鼓勵他們閱讀自己的作品、闡述個人的續寫依據和思路,并指導他們交流和互動,從而激活教學氛圍,使學生在互動中積累更多素材、掌握寫作技巧,同時受到他人啟發,形成豐富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可讓每個小組派遣一名學生閱讀自己續寫的文章,其他學生可以在聽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發現的問題,如用錯詞匯、句型、發音不準確,或是續寫的內容與已知的內容銜接度不夠高、設計的新故事情節不合理等,也可以記錄自己覺得比較好的地方,如哪些部分非常具有創造力、哪個句子寫得很好等,然后可以在分享的學生讀完之后及時發表意見,通過有效交流來吸收更多信息,由此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續寫水平。
(四)實施合理評價,鞏固讀后續寫成果
針對學生的續寫作品,高中英語教師需進行科學且全面地點評,以便幫助學生修改錯誤、完善思路,同時引導其揚長避短,以便切實提升其寫作成效。例如:教師可以在聆聽或閱讀學生續寫的內容后,先針對其想象和設計的情節來評價:“這是非常具有新意的文章,設計的新情節既符合常理,又出人意料,可以說是創意十足。”其后可以從細節入手展開點評:“這篇文章中的句子都非常準確,能夠清晰地傳遞信息,但是句式相對比較單一,缺乏高級性,所以你需要在之后多積累一些句式,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然后將其應用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才能出彩。”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分層評價:“xx學生這段時間寫出的作品比之前規范了很多,而且出現的錯誤越來越少了,尤其是語法,大部分都能使用正確;但是xxx學生就有點粗心了,寫作時單詞有較多錯誤,還需要再細心一些,寫完多檢查一下。”經過點評,學生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自身的優缺點,然后在續寫活動中不斷揚長避短,有助于提升其寫作素養。
結束語
新高考英語推出的讀后續寫題型促進了閱讀與寫作的深度融合,也是輔助學生輸入和輸出語言的有效策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中英語教師要精心選擇語篇,并結合其內容設計合理的續寫活動,以便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之在創作過程中發揮想象,根據已知信息寫出更加豐富的內容,同時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學會正確使用詞匯、句型和語法來表達自我、傳遞正能量,從而不斷強化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羅云珍.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0(79):85-86.
[2]陳碧鳳.關于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策略探析[J].校園英語,2020(17):84.
[3]劉曉丹.試論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16):38.
[4]舒詩發.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策略探析[J].校園英語,2020(15):179.
[5]何茜.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策略探析[J].英語教師,2019,19(19):64-66.
作者簡介:林雪萍(1978— ),女,漢族,福建閩侯人,福建省閩侯縣第二中學,本科,中學一級英語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