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教師傳授學生學科知識與技能時,越來越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作用,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既可以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又可以讓學生的學科素養得到提升。高中生物作為學生主要學習科目之一,教師如果能夠通過問題意識的培養提升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也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生物知識。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素養;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方式
生物學科是一門具有抽象性與理論性特點的學科,問題意識作為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的主要切入點,學生通過發現問題到對問題產生研究的興趣,再到主動研究問題答案,這一整個過程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新課改背景下,部分高中生物教師主動改變教學方式與理念,將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科成績。以下是本文對高中生物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方式進行的探究。
一、生物學科素養的主要內涵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由生物基礎知識、學生學習能力、意識、態度,以及觀念等多個方面共同構成的,其中,學生的價值觀念與學科思維作為核心素養中的兩個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由于生物知識各個知識點關聯性比較大,因此,在教師對學生學科素養進行培養與提升時,不能把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幾個方面進行拆分。科學的教學方式是引導學生正確探究生物知識的前提條件,高中生物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物知識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時,一定要注重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能夠通過生物知識學習讓學生對生命價值與存在的意義形成正確認知,讓學生懂得運用正確的思想與觀念思考每一個問題[1]。高中生物教師要能夠明確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涵蓋的內容,通過對核心素養內容的研究,確定教學目標與方向,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借助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問題自主探究意識,懂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中生物學科素養的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方式
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講解生物知識時,教師可以把生命觀、科學探究與社會責任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獲得生物知識過程中逐漸養成問題探究的好習慣。
(一)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問題互動
在傳統生物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生物教師都是以“講授法”或者是“灌入法”進行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雖然從表面上看有著明顯不同,但是實際上教師在傳授學生生物知識時,都是以自己為課堂中心,讓學生通過聽自己講解知識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讓學生失去了課堂主體地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也進行了限制。此外,學生在長期依附教師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形成慣性學習思維,當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等待教師為自己解答或者是放棄,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僅影響了學生正確學習觀念、思維觀念的形成,也易使學生無法正確看待生命價值。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師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提升時,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與思維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講解生物知識,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與研究,這樣既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講解“遺傳與進化”相關知識時,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法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在學生主動探索與研究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2]。首先,高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如“學生們覺得自己的外貌與家中哪位親人最相像”。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主動加入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既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開展打下基礎,也可以讓課堂有效性得到提升。其次,在學生回答教師問題后,教師可以再對學生進行提問如“學生們知道兩個人長相相似的原因是什么嗎”,這一問題既可以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與研究,主動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探索,學習教材知識。這一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課堂主體,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在自主研究與探討中主動獲得新的生物知識,進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讓課堂教學目標得以完成。
(二)以問題為核心,激發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教師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一定會借助不同的問題來設計教學活動,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探索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進行自主研究[3]。在高中生物教師創設問題時,教師可以按照層次化原則進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進行研究,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受到打擊,也可以讓課堂教學環境變得更加活躍,從而讓學生發現生物學習的樂趣,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對教師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講解“DNA的分子結構”相關知識點時,高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教學目標,這樣既可以讓課堂教學擁有方向,也可以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有效。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把教學目標設定為了解分子結構、DNA結構特點等。在教學目標設計完成后,教師根據目標設計了相應的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研究,提升學生問題意識。如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什么是DNA”與“DNA是由哪些元素共同組成的,它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學生根據問題逐步加深探索。其次,在學生受到教師提問之后,會對本節課知識點學習產生好奇心,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DNA相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什么是DNA,而后回答教師的第一個問題,進而為接下來的問題探究打下基礎。此外,生物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教學,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學生在環境的影響下,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研究上[4]。最后,在學生探討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探究的結果進行分享,相互學習,對學生沒有涉及的知識點內容,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對知識點進行補充與擴展,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知識的廣泛與有趣,從而更加喜歡生物知識的學習與探索,這對學生問題意識及學習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以體驗為途徑,促進問題反思
在生物教學中,情感教學也是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主要方式。高中生物教師可以以情感體驗作為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學習能力進行提升,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問題意識。首先,教師在利用學生情感進行教學時,要對學生情感進行了解,要創設出符合教學內容且能激發學生情感的課堂環境,只有這樣,高中生物教師才可以利用學生的情感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設計教學活動,要懂得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自己有效引導讓學生對問題的出現產生好奇心,從而進入到主動研究問題環境中[5]。而后,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前,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進行分組,以免出現學生由于思維方式不同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等問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每個小組的問題研究方向進行觀察,在學生遇到問題或者是研究方向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并引導學生順著正確的方向繼續研究。最后,高中生物教師要讓學生懂得運用不同的方式獲得問題答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豐富,也可以提升學生問題研究能力及學習能力。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講解“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相關知識點內容時,首先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一些生物與環境相關的音頻、視頻等,讓學生進行觀看,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情感,這樣既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其次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對生態系統調節能力進行研究,并在學生研究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引導。最后,生物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從教材、網絡中尋求答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正確看待互聯網的作用,也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高中生物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與反思,讓學生在形成正確生命觀的同時學會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不被互聯網上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吸引,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及問題意識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以生活為契機,提升解疑能力
生物這一學科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較強的聯系,在生物教師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生活設計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讓生物知識學習難度降低,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師講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相關知識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瓶已經制作好的果酒,并告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果酒制作不僅操作簡單,并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制作。這樣既可以把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關聯到一起,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把果酒制作的過程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對果醋制作過程進行思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可以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這一知識點時,主動思考另一個問題與知識點。最后,雖然這一教學活動設計得較為簡單,但是其對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提升問題意識卻有重要意義,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營造學科問題情境,激發疑問
情境教學實際上指的是教師利用不同教學工具,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影響下主動學習。在教師利用情境創設進行教學時,首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使情境創設與課程相符。教師在課堂知識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在一個放松、有趣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壓力,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在情境與教師雙重引導下對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思考,主動分享自己的問題,在思想相互碰撞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這既可以對學生問題探究能力進行培養,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科素養。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師設計情境問題時,要注意問題難度的設置,以免問題難度過高導致學生無法探究,影響學生積極性及自信心。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還需要對提問時間進行設計,如果教師提前將問題告知學生,可能會出現學生在整堂課學習中,都在思考教師問題、無心聽課的事件發生,也可能出現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忘記教師所提問題內容的情況發生。因此,教師要能夠對提問時間進行掌握,要將提問與情境有效結合,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印象,也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講解“細胞生活的環境”這一章節內容時,生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人體處于不同溫度時的圖片,如邊疆戰士在零下30攝氏度站崗時的圖片、煉鋼人員在100攝氏度煉鋼廠房操作間煉鋼時所處的溫度、人們在水里溫度極低或者是極高時的圖片等。首先,高中生物教師利用多媒體將這些視頻、圖片等在課堂開始前播放給學生觀看,而后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對細胞生活環境變化對細胞會產生哪些影響進行研究。如“外部環境變化會對人體細胞產生怎樣影響”,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外部環境變化這一問題讓學生主動聯想到內部環境變化對細胞的影響,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從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對細胞生活環境進行研究,提升學生問題意識,也可以讓學生明確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對細胞的影響。其次,在學生研究完成后,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再對血液、組織液與淋巴進行研究,將研究內容難度加深,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最后,在學生完成研究后,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相互分享研究過程與成果,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從不同方面獲得知識,提升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懂得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結束語
在高中生物教師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與提升時,教師既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與任務,也需要對教學活動的合理性進行確定,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培養,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麗萍.基于高中生物學科素養的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J].神州,2019(13):74.
[2]胡譽寶.高中生物學科素養下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方法[J].中外交流,2019,26(45):234-235.
[3]于永生.生物學科素養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學課程資源,2020(12):45-46.
[4]樊曉云.多角度發展高中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5(9):183-188.
[5]錢曉康.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研究[J].新課程,2020(15):44-45.
作者簡介:蔡雯雯(1982— ),女,漢族,河北藁城人,山東省北鎮中學,中學一級,學士學位。研究方向:培養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