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玉,陳果*,楊怡,馮鈴,藍代禮,周青梅,任遠,夏紅霞
(1重慶市九龍坡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2重慶市九龍坡區疾控中心,重慶 400050)
婚前醫學檢查[1](以下簡稱“婚檢”)是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的醫學檢查,旨在提高遺傳性疾病的篩查,指導優生優育和婚后的婚姻幸福,有利于雙方和下一代的健康,提高全民素質,有利于主動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時機和避孕方法。同時,重慶市老齡化情況較為嚴重,據統計,2009~2018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從8.5%上升至11.9%,同期重慶市65歲以上人口比例從11.4%上升至14.1%,增幅達23.7%,更為迫切地需要提高生育質量和生育率。因此,婚檢對于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實施、提高生育率、緩解老齡化社會等有著重大意義。
目前,現行婚檢存在以下問題:婚檢政策的實行力度不足,婚檢率低;婚檢機構經費、人力投入不足;婚檢機構宣傳力度不夠[1],群眾認可度差;婚檢醫生的綜合素質偏低[2]。為此,重慶市九龍坡區于2016年推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把婚前檢查設置在婚姻登記所,創新性構建了“4433”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多措并舉為新婚夫婦提供便利,不斷提高轄區婚檢率,促進優生優育。
為此,本文主要完善“一站式”婚檢模式的內涵要求及探討“一站式”婚檢模式的應用效果,探索構建符合成本效益的且易于推廣的自愿婚檢或與孕前保健統籌考慮的服務模式,這對于提高重慶市遺傳性疾病的篩查、提高重慶市生育率、提升重慶市公共衛生水平、緩解重慶市老齡化社會有著重要意義。所謂“一站式”婚檢服務,是指由衛生計生、民政等多部門合作,在一個機構同時提供婚檢、婚姻登記和計劃生育等多種服務。該服務模式可以利用婚姻登記環節充分調動目標人群參與婚檢,節約了服務對象的時間,從而提高目標人群的婚檢率。
九龍坡區位于重慶主城區西南部,常住人口123萬,2020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3.19億元,保持全市第二。
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5個,其中醫院21個、中心鎮衛生院5個、鎮衛生院6個、村衛生室8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9個(中心7個、站42個)。
區婦幼保健院是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承擔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其業務用房3481平方米,總資產1266萬元,萬元以上醫療設備34臺,在編職工46人,其中中高級技術人員20人,占52.63%。
九龍坡區自2016年開始推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多措并舉創新服務模式,為新婚夫婦提供便利。
一是政策保障,將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納入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新婚夫婦持“婚前醫學健康檢查卡”免費享受健康體檢。二是財政支持,區政府對新婚夫婦按照167元/對的標準對服務承擔機構區婦幼保健院予以補助。三是考核到位,將免費婚檢率納入政府對專業機構的考核內容,與獎勵性績效掛鉤。四是平臺暢通,為方便服務對象,衛生、民政部門配合在婚姻登記處開設婚前孕優健康檢查中心,搭建起新婚登記、婚前檢查、孕前優生一站式服務平臺。
一是專科陣地化,2017年新搬遷地200平方米,按照婚前保健服務要求規范設置了接診、女檢、男檢、B超、檢驗、咨詢等崗位,滿足功能需求。二是人才專業化,配備了婦科、男科、影像、檢驗、護理等專業技術人員8名,均通過國家衛生專業技術考試取得資格,開展繼教培訓和全區業務培訓16次2000余人次。三是管理規范化,制定婚前保健服務操作手冊,將咨詢、檢查、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等服務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化。四是服務人文化,精美環境、精品早餐、精致禮包、精心服務,讓新婚夫婦賓至如歸,提高婚前保健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信息管理支撐,率先建立婚前、孕前保健一體化信息系統,并與區域婦幼信息管理平臺對接,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二是智能設備支撐,配置身份證掃碼系統、血壓(身高)自動測量系統、電子書寫等設備,全程實現無紙化服務。三是網絡宣傳支撐,以“互聯網+”的思維,充分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健康專欄、新婚學校、婦幼熱線等專欄,構造起新婚健康、優生優育、婦兒保健的健康快車。
一是融合公共衛生服務,把出生缺陷防治關口前移,在婚檢孕優中心設立免費葉酸和母子健康手冊發放點,對計劃懷孕或正處于早孕的婦女免費發放葉酸及母子健康手冊。二是結合群體保健服務,利用微信平臺,建立“婚檢幸福群”“孕優健康群”,根據群成員現狀實施分群管理,定期推送國家惠民利民政策及優生優育知識,為已懷孕婦女提供院內轉介服務,促進了孕產及婦女保健等服務項目的開展。三是綜合反饋回訪服務,通過電話、短信、微信、QQ等途徑及時告知服務對象檢查結果,針對異常情況給予保健指導和就診建議,定期回訪治療效果,極大地防止了新婚夫婦間的疾病傳播和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有效促進了全區人口素質的整體提高。
“4433”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使婚檢率連續4年超過90%,有效將預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質的關口前置。通過數據搜集,九龍坡婚檢取得以下成效。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婚檢情況及與全市的對比如表1所示,4年間婚檢率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由表1可知,4年間,九龍坡區婚檢率均超出90.00%,波動幅度較小,表明九龍坡區婚檢率一直穩定地處于高位水平,且與全市相比,明顯遠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由圖1可知,九龍區婚檢率在2016年~2019年之間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其平均增長率為0.46%,且4年之間婚檢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72,P=0.0084)。
可見,九龍坡區“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實施后,居民婚檢率在2016年~2019年期間均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婚檢率在穩定上升。
因婚檢相關政策及財政等原因,“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針對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登記結婚男女雙方(即目標人群)遺傳病檢查情況只涉及地中海貧血的檢查,而傳染病檢查只涉及梅毒檢測。
目標人群地中海貧血參檢情況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4年間九龍坡區婚檢居民中均有相當比例(均超出90%)的居民接受了地中海貧血的檢查,表明目標人群對遺傳病的篩檢容易理解并接受。
目標人群2016年~2019年地中海貧血檢出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4年間,九龍坡區目標人群地中海貧血陽性檢出率逐年上升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這表明九龍坡區目標人群地中海貧血陽性篩出者增多,有利于對目標人群進行優生優育針對性指導服務,進而提高九龍坡出生人口素質,這也是婚檢服務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關于梅毒檢測,“一站式”服務模式經目標人群知曉后,本著尊重目標人群自愿原則進行,即參加婚檢的結婚男女同意接受梅毒篩檢后,先對其進行梅毒螺旋抗體篩檢,若抗體篩檢為陽性,再進行梅毒甲苯胺紅篩檢,最終梅毒螺旋抗體和梅毒甲苯胺紅篩檢均為陽性者則判斷為陽性。
目標人群梅毒參檢情況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4年間九龍坡區婚檢人群中自愿接受梅毒篩檢比例不高,其中2018年最高參檢比例也才6.85%,這表明“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應注重加強目標人群的宣傳教育,以期待提高結婚男女自愿接受梅毒篩檢比例。

表4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梅毒參檢情況
接受梅毒篩檢的結婚男女中,其梅毒螺旋抗體陽性攜帶檢出情況如表5所示,可見目標人群4年間梅毒螺旋抗體檢出率均較低,2018年最高也才1.86%,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目標人群既往梅毒感染比例較低;而梅毒甲苯胺紅在4年間陽性檢出均為0,如表6所示,這表明目標人群當下梅毒感染為0,4年間目標人群傳染病方面健康良好,有利于其優生優育。

表5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梅毒螺旋抗體檢出情況

表6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梅毒甲苯胺紅檢出情況
綜上所述,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目標人群對遺傳病檢查的接受度較高,且目標人群地中海貧血遺傳病陽性檢出率逐年升高,有利于對目標人群提供針對性的優生優育服務,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素質,從一方面表現九龍坡區“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而對梅毒篩查自愿接受度較差,雖婚檢服務發現目標人群4年間梅毒感染率較低,可能是因為接受篩檢的人數較少造成的假象,故婚檢服務應采取相應對策(如廣泛宣傳教育)以期待目標人群對梅毒篩檢的接受程度,從而增加篩檢人口數,以發現目標人群梅毒感染的真實水平,為優生優育指導落到實處。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新生兒出生缺陷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一站式”婚檢服務從2016年實施后,次年及以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降低了,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2017年~2019年3年間新生兒出生缺陷平均下降25.05%。可見“一站式”婚檢服務實施后,九龍坡區新生兒出生質量取得顯著成效。

表7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出生缺陷情況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新生兒死亡情況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4年間嬰兒死亡率及新生兒死亡率均降低了,其嬰兒死亡率平均下降為21.60%,而新生兒死亡率平均下降49.31%,4年中嬰兒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九龍坡區嬰兒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均低于全市同期水平,如圖2和圖3所示。這些充分表明“一站式”婚檢服務實施后,在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表8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新生兒死亡情況

圖2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嬰兒死亡率(‰)及變化趨勢

圖3 九龍坡區2016年~2019年新生兒死亡率(‰)及變化趨勢
綜上所述,“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實施后,九龍坡區2016~2019年期間新生兒出去缺陷率降低了,且新生兒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降低率了,并低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表明“一站式”婚檢服務模式在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夠,還需進一步全市各區縣進行推廣
國家對于婚前檢查沒有支撐政策,更出臺了不強制婚檢的文件,導致群眾對婚前、孕前優生檢查表現出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不愿意接受檢查,九龍坡區采取一系列措施,2016~2019年的婚檢率均超出90.00%,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0%),但重慶有些區縣還未實現一站式婚檢服務平臺和免費婚檢,需要大力推廣,提高全市婚檢率。
2.婚檢項目有待優化,刪除或修改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婚檢項目
目前使用的婚檢項目目錄還是2002年的修訂方案,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的需求,隨著醫學的發展,大部分的遺傳病和傳染病的檢查項目沒有納入必檢項目。
3.“一站式”婚檢經費投入不足,影響婚檢項目開展
一方面,盡管區財政每年保障了人均167元的費用,但傳染病、遺傳病方面只能檢測部分種類,因經費不足無法做到重大傳染病、遺傳病的全覆蓋,實際影響了群眾的婚檢體驗感[2]。另一方面,專項設備投入、場地支持依然不夠,存在儀器設備不足或場地不夠無法安放設備的情況,導致一些常規的檢驗、影像等檢查無法實施,或者出現標本要送回醫院的情況,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便利性也大打折扣。
1.建議各區縣有關部門認識到婚前檢查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牽涉到很多家庭的幸福,各地區針對婚檢出臺相關的文件,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大一站式婚檢模式的推廣力度,提高全市的婚檢率。
2.建議政府優化婚檢項目,目前的婚檢項目中只有地中海貧血涉及遺傳病篩查,梅毒等涉及傳染病篩查,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組織專家對婚檢項目指標進行論證,保留、刪減或者增加一些新的項目指標,制定出一套可行性高、實用性強的婚檢項目指南,讓婚檢真正能夠起到降低新生兒缺陷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3.建議財政每年可要求婚檢機構做好預算,經審批后撥付??钣糜趫龅氐臄U建、儀器設備的購置和婚檢人員的培訓等,下撥經費做到專款專用,讓經費使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