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鳳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長春 130000)
護理工作是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護理人員的素養與患者安全、護理工作質量關系緊密。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從學校走進臨床崗位的重要過渡階段,而且職業認同感、職業態度對護理工作積極性及工作質量均能夠發揮影響[1-2]。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其主要含義是護理學生對于從事護理職業的目標、職業社會價值等方面的看法,也是提升護理人員儲備的關鍵條件之一。職業態度是指護生對于護理職業的評價以及比較持久的心理傾向。本次研究以2019年8月~2020年6月某高專護理專業學生185例為研究對象,開展并分析問卷調查結果、資料,探究“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與職業態度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為研究時間段,以“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185例為研究對象;男15例,170例,年齡16-22歲,年齡平均(20.12±1.39)歲。所有護生均為某醫高專護理專業學生;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疾病;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
所有護生均接受問卷調查;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問卷調查包括一般資料、職業態度問卷調查、職業認同度問卷調查;職業態度問卷調查參考,陳祥麗、張樂華、楊昭寧于2007年刊登在《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中的《護士職業認同量表的編制》制定,該量表中共包括有認知評價、社交技能、社會支持、挫折應對、自我反思五個維度,共計評價條目有30個,會借助于Likert 5分制標準進行個條目計分,即自非常符合至非常不符合,以5-1分標準進行計分,總分為150分,分數越高,提示護士職業認同感越高,經評價此量表測試護士職業認同水平的效信度以及折半信度均較高,即,折半信度為0.88,Cronbach'sα系數為0.938。職業認同度問卷調查參照劉玲、郝玉芳及劉曉紅刊登在于2011年在《解放軍護理雜志》上的《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的研制》制定,該量表會以一條交涉的度量表來對負面情感至正面情感,或者是極力反對至極力贊成進行表示,將以該度量表處條目所在位置進行賦值,以0.95-8.28為不同位置賦予相應數值范圍,而后從30個條目中挑選出7-9個最為精準及客觀反映護士執業認同傾向的條目,將選擇條目數分值之和處于總條目數,即可得到此量表最終得分情況,分數越高,提示職業認同度越高。
觀察指標:1.不同資料護生職業態度評分差異,按照性別、年齡、擔任班干部、父母學歷、父母職業、戶口來源、獨生子女、對護理專業態度、興趣職業與護理是否一致、護理人員社會地位、父母是否支持未來從事護理職業、專業教師對專業態度、相識護士對護理專業態度、人生價值實現。2.職業認同度,按照認知評價、社交技能、社會支持、挫折應對、自我反思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職業認同度越高。3.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相關性。
185例護生不同性別、是否擔任班干部、對護理職業態度、護理專業是否為感興趣專業、認為護理人員社會地位、父母對未來護理工作態度、多數護理教師的護理專業態度的職業態度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年齡、父母學歷、父母職業等方面與護理職業態度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資料護生職業態度評分差異(分,±s)

表1 不同資料護生職業態度評分差異(分,±s)
項目 例數 職業態度評分 t/F P性別 2.6514 0.0087男15(8.11) 95.18±11.36女170(91.89) 101.52±8.64年齡 0.5305 0.5964 16-18歲 109(58.92) 100.29±9.28 19-22歲 76(41.08) 101.36±9.84擔任班干部 2.9671 0.0034是73(39.46) 102.23±7.45否 112(60.54) 98.67±8.30父母學歷 1.4752 0.3890≤小學 16(8.05) 99.41±5.35初中 98(52.97) 99.56±6.48高中/中專 62(33.51) 102.23±7.52大專及以上 9(4.86) 100.02±10.98父母職業 1.4671 0.2482農民 48(25.95) 102.19±10.15工人 49(26.92) 98.25±9.83公司職員 48(25.95) 98.40±10.45其他 40(21.62) 101.88±10.95戶口來源 0.2426 0.8806農村 126(68.11) 99.97±9.63

表1(續)
“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評分如下,認知評價、社交技能、社會支持、挫折應對、自我反思評分分別為(29.13±5.16)分、(22.26±2.92)分、(20.14±2.36)分、(22.19±3.10)分、(10.87±1.79)分。
“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之間經Pearson分析有一定相關性(P<0.05),詳見表2。

表2 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相關性分析
職業認同度屬于心理學概念,與個人對職業重要性、是否具備吸引力、是否具有價值、是否具有與其他職業相處的融洽有關,可分為個人認知、個人情感以及行為傾向,共三部分[3-4]。職業態度是個人對于職業的態度,而對于護生而言,是指護生對護理職業的心理傾向。良好的職業認同度與職業態度能夠提升其學習與工作的積極性[5-6]。“00后”是比較特殊的一代人,其比較容易接受新科技及新事物,對個性化生活與對話權的要求很高,而且年齡較輕,容易因受到外界影響而沖動。因此,需了解“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度與職業態度,并以此為基礎,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促使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認同度與職業態度。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00后”高專護生不同性別、是否擔任班干部、對護理職業態度、護理專業是否為感興趣專業、認為護理人員社會地位、父母對未來護理工作態度、多數護理教師的護理專業態度的職業態度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女性、擔任班干部、對護理專業具備積極態度、興趣職業與護理專業一致,認為護理是比較神圣的,父母對未來從事護理職業是積極的,護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是積極的,認為人生價值通過護理職業完全能實現的護生,其職業態度評分更高;而且“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之間經Pearson分析有一定相關性(P<0.05)。這表明,“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越高,職業態度越端正,二者之間有一定相關性。本次研究發現,“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評分相對較高,此類學生多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護理專業,護理專業具有就業率好、門檻低、家長樂意等優勢,隨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護,護理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得到了媒體及社會的較高的社會評價,這些正面的評價會給“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帶來積極的影響,可見這種激勵式評價可提高學生職業認同感。為此應積極利用班級群、智慧校園、學校宣傳欄等渠道對護理救死扶傷出現的先進護理事跡進行宣傳,同時,可邀請學長、學姐返校進行工作經驗分享,以替代性經驗及榜樣樹立的方式來激勵學生[7]。職業態度決定了“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護理工作質量,教師應使學生意識到,護理專業不應該是一種操作工,順從且被動工作,并告知其應努力提升自我,突破高專低學歷,以追求解決我國護理教育、臨床高級護師、科研人才匱乏問題為目標,以此端正職業態度[8]。同時,還需在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一味地進行批評,而是積極予以引導及鼓勵,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維護,以免打擊式教學影響其職業態度。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且只有提高職業認同感,方可提高職業態度,應在教學中以多種方式使學生發自內心認可護理職業,并可在今后實際學習及工作中端正職業態度。
綜上所述,“00后”高專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與職業態度間有一定相關性,可通過提高職業認同感,來同步提升職業態度,以確保高專護理隊伍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