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靜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的逐漸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于是我國展開了素質教育的改革,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此我國教育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不再單純追求考核科目的成績。音樂教學就是其中之一,音樂可以幫助學生環節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水平,本篇文字就針對初中音樂的有效性進行研究,首先分析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其次針對如何提升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性
引文:在當今社會,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興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學校、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學音樂雖非主科,但它能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減輕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使他們的音樂興趣得到了提高,藝術修養得到了提高,對生命的喜愛,對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文化和藝術的內涵。因此,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素質教育改革中明確的提出音樂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一、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
我國初中音樂課堂當前受到升學壓力的沖擊,從而空有其表卻無實際,因為高考作為最公平的考試之一,對于學生未來的前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家長、老師將一個重點高中名額視為學生踏入重點高中的半只腳,于是出現了諸多奇怪的現象:第一,很多學校將重點高中的升學率作為相互比較的數字,從而導致學校內仍舊是文化課最為重要,音樂、體育等教學淪為人們口中的副科,得不到學校的重視,這些課程被主課老師隨意的占用。第二,迫于上述背景,很多學校將音樂作為副科,被主課老師隨意的占用,但是在面對上級檢查時,卻有提前花費一節課的時間教導學生如何成為展示課的“傀儡”,這不僅僅沒有發揮出音樂課程對學生的放松作用,甚至還為學生增添大量負擔。第三,正是因為學校、家長的不重視很多音樂老師也是身兼數職,對音樂課堂不抱有激情,所選用的題材都是一些老舊歌曲,造成初中音樂課堂的單調乏味,甚至部分老師不再追求音樂的質量性,不管內容是什么樣的,只要內容簡單、節奏容易就被老師加入課堂之中。
二、優化音樂教材,加強學生與學生的交流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教師要認識到傳統的教材內容已過時,必須對其進行優化,通過互聯網等資源,對中學音樂教材進行改進和完善,使教學內容更加合理,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大部分的中學生都是喜愛流行音樂的,其中不乏一些積極的歌曲,可以彌補他們的音樂教學。例如當下較為火熱的歌曲《生來倔強》、《迎著風》、《孤勇者》等等,借助這些即流行有充滿活力的歌曲來幫助學生放松內心的壓力,借助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歌曲,還可以更好的豐富教師教學的資源。老師也可以就以此為一個切入點加強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如讓每位同學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在這一個學期內將班里每個同學習慣的歌曲都傳授一遍,這樣也加深了師生情誼。
三、通過音樂對比教學,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在中學音樂教育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欣賞音樂,還要綜合運用背景、故事等相關的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分析音樂時,通常采用對比法。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從抽象的、虛幻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增強對音樂的曲式、節奏、旋律等各方面的知識,從而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和記憶,從而達到積累優秀作品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通過對比和分析,使學生能很自然地把握音樂的主題意象,從而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獲得了音樂之美,同時也獲得了思想上的教育。
四、充分利用傳媒資源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途徑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將圖像、圖像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音樂鑒賞,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加深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拓寬和拓展學生的視野。在課堂上,利用圖片、文字、視頻、聲音等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能夠創設與課堂內容相符的意境,有利于揭示音樂作品的內涵,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環境氛圍之中,使學生在音樂課中發現美,發現美,欣賞美,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五、創設音樂情景,使學生在音樂中體會
針對初中生而言,情感經驗不足,思維創新能力不足,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與音樂內容相符的情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氛圍中,讓同學們在優美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拍中,聯想起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與敵人作戰的場景。通過聽、唱,讓同學們體會到歌曲激昂、激昂、感人至深的特色,并能讓他們被音樂所影響和影響。然后,通過介紹國歌的創作背景,加深學生對《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所造成的巨大沖擊,從而喚起學生對革命前輩的愛國情懷,并在欣賞中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教學要以明確的目的,運用最優美的方法,多樣的手段,引導學生從歌曲本身的藝術本質入手,發掘其內在的意義,逐步解決關鍵的難點,最終使歌曲的形象得到比較全面的呈現。
六、科學、合理地評估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
評價是中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在評價學生時,要把握好時間,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使其在中學音樂課上的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要發現并挖掘他們的優點,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他們鼓勵的評價,使他們感到被贊賞的美麗,使他們更加自信和有興趣地學習音樂。
七、強化教師團隊建設
教師團隊建設直接聯系到教育質量的高低,就以教學材料的準備為例,互聯網中符合要求的一抓一大把,但老師要注意其質量的劃分,不能僅僅追求輕快且易記,更應該注意音樂的文學性與其內容的好壞。教師是學前教育的主體,應該時刻進行學習,吸納社會進步的氣息,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對教學質量進行優化,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總結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時學生在繁重的學習生活的一片綠洲,作為音樂老師應當明白這一道理,不斷汲取素質教育改革中的優秀內容對音樂課堂進行改革,從而改變音樂課堂枯燥、單調的教學現狀,讓音樂伴隨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更好的放松那根緊繃著的弦,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指向情感體驗的初中音樂唱歌教學設計——以七年級下冊《陽關三疊》為例[J]. 李蓓蓓.? 山東教育. 2021(24)
[2]淺談初中音樂課唱歌教學[J]. 歐靜萍.? 江西教育. 2005(24)
[3]論唱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張婷.? 中國校外教育. 2014(29)
[4]初中音樂學科唱歌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裔春華.? 新課程導學. 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