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召
摘 要:課程改革成功撬動了育人方式的變革,對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以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并科學編寫導學案,針對性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將真正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樂趣,更快完善認知體系。基于導學案,構建全新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整體改進教學質量,是物理教師的重要職責。因此,本文特意從幾個方面出發,進行了相關策略的探討分析,希望能為其他的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導學案;構建對策
引言
教育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決定著科技創新能否走向更大的成功,更直接影響著國民素質。教育事業的協調發展,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研究多種教學模式,應用有效方法和策略,培育大批高素質人才,不斷為社會輸送新鮮的血液,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導學案是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由學生自己做主,積極探究相關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并努力提升成績水平,逐步實現自我的價值。
1、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意義
高中時期,因為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較大,所以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普遍存在的,教師構建導學案教學模式,可以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積極思考復雜問題,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及時找到正確發展目標,而在接下來的課堂活動當中有著出色表現,盡顯主體創造力[1]。此外,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也將消減學生的畏難情緒,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確保每一名同學都可以在“導學案”的正向指引下,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探究充滿興趣,熟練掌握知識技能,成功凸顯學習自主性,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
2、高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的設計原則
2.1主體性原則
教師設計導學案時要堅持“主體性”原則,需提前了解全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實際學情、發展需求等,整合大量的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們樂于參與的課堂活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較強,不再是課堂活動的被動參與者,慢慢走向成熟,才能真正意義上突破自我,善于發現身邊的物理問題,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
2.2層次性原則
教師應及時分析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然后堅持“層次性”原則,分層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發現不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2]。實際教學中,教師足夠尊重學生們的個體化差異,科學設計了導學案,增強了學生自學的信心和積極性,更多學生可以保持著濃厚興趣,繼續探索全新的學習方式,融合大量新知識以及新方法,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個性化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2.3導學性原則
教師應用導學案為學生們指明發展方向,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并自行發現導學案的導學功能,慢慢適應自學過程,獨立思考物理問題,認識到物理課程的魅力所在。在導學案中,教師要不斷列舉實用的學習方法,也要不斷總結解題技巧,及時引入典型案例,直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記憶,使他們盡快掌握物理知識的學習規律。學生牢記重要知識點,多多接觸典型案例,才能全面總結要點、難點、關鍵點,向著專業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高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
3.1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應用導學案科學的設置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3]。課前預習不是簡單的記憶知識點,而是需要學生們標注出重點難點,以便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有目標的加強記憶,并把相關知識更好地串聯起來。教師可以詢問不同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的看法,然后傳授學生科學的、有效的、多樣的預習方法,預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產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成功的預習,高效化完成單元知識的學習任務。比如,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章內容的課前預習環節,筆者所設計的導學案,就將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實驗很好地融入其中,鼓勵學生實驗探究加速度,進行相關數據的整理分析,從不同角度出發探索速度變化快慢的影響因素。此外,筆者也向班級學生講解了加速度相關的課外知識,并且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加速度例子,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確保學生的課前預習真實而有效,之后的學習探究積極而主動。
3.2引導學生課堂討論
高中物理知識是非常復雜的,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成績水平的提升就會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會落后于其他學生,導致學困現象很嚴重[4]。此時,教師就可以應用導學案強化培養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就可以借助導學案調整學生們的聽課狀態,也可以通過導學案積極引導學生們展開相關問題的激烈討論,從中發現新的問題,不斷總結知識要點,快速提升認知水平和物理思維的靈活性。導學案的教學功能絕不僅限于,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也有了精彩的教學過程,學生們的聽課步伐保持一致,相信,他們的合作探究愈發高漲,針對不同問題的討論,均可以取得理想化的效果。比如,在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相關內容的教學環節,筆者會在導學案中設置了這一疑問:“A同學打了B同學,B同學疼A同學不同。”,引發了班級學生的分組討論,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感受力的相互作用,充分理解本章節的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意義。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隨之提升,受到了導學案的啟發和引導,物理實驗的探究能力明顯提高,不用老師多加督促,也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積累知識經驗,期間感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3引導學生自學總結
首先,物理教師應用導學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強化高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包括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其次,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設計趣味性強的教學場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針對性訓練學生的深入學習能力。最后,物理教師需要聯合導學案發散學生的思維,并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免學生存在明顯的認知問題,沒有改進相關問題,接下來的學習活動毫無意義[5]。比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必修一“力學單位制”的時候,為加強班級學生對力學單位制的理解,可以在導學案中詳細介紹力學單位制在物理計算中的作用,也需要說明單位換算的正確方法,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進行物理計算步驟的直觀演示。這樣一來,導學案內容十分豐富,重要知識點相當突出,學生對于力學單位制的實際應用展開深層次且多角度的自主學習,全面總結要點難點,形成足夠深刻的理解記憶,導學案的應用價值將體現的淋漓盡致。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穩步提升學生的成績水平,確保更多的學生找準發展方向,順利達成個性化的發展目標以及成熟化發展目標。因此,物理教師應繼續研究導學案的應用方式,探索導學案的有效應用路徑,全面改進課堂教學質量,培育大批高素質人才,真正滿足整個社會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胡廣興.利用“導學案”提高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1(23):125-126.
[2]張克忠.高中物理教學中學案導學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16):23-24.
[3]謝榮輝.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思考[J].名師在線,2021(30):26-27.
[4]段煉.對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分析[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21(07):35-36.
[5]楊波.高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開展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1(09)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