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


【摘要】自新課改以來,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眾多一線教師關注的話題.作業設計是初中數學教師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樣需要關注核心素養.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優化作業設計的方法,以助力初中生數學素養的生成.本文分析了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方案,結合案例作了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作業設計
1 設計策略
1.1 明確作業目標
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為后續的數學教學順利開展提供服務.作業目標的設計猶如旗桿,可以起到方向性的作用,為作業內容與形式的設計提供導向.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視角,需要教師在作業目標設計中關注數學抽象能力、數學推理、數學建模、發散思維以及數學價值的滲透,在以作業設計目標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容,有助于明確數學作業設計的目的性,為數學作業教學中的核心素養落實做好鋪墊.
1.2 豐富作業類型
眾所周知,傳統的數學作業都以書面形式為主,且作業內容設計形式單一,主要以選擇題、計算題和應用題為主,缺乏趣味性、實踐性與挑戰性,這樣的作業設計形式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形成[1].維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出,豐富多樣的學習形式、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攻克現階段的最近發展區,進入到下一個最近發展區,因此,教師可以在書面作業設計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一些動手操作型作業、開放型作業以及合作交流型作業.
例如 在旋轉的這一章節中設計剪紙體驗作業,利用剪紙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與數學抽象思維,又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之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作業:
(1)判斷下列方程根的情況,無需解答:
①3x2+3x-1=0,
②8x2+12=23x,
③3(2x2+3)-9x=0.
(2)當k為何值時,方程3x2-(2k+2)x+k2-1=0
①有兩根,且相等?
②有兩根,且不相等?
③無根
……
這樣開放性的作業設計,可以起到發散數學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方向探索數學問題的作用,引領學生在不斷的探索與分析中,鍛煉數學推理能力,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1.3 優化評改方式
波利亞解題理論對學生的作業學習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其認為學生的數學習題解答不能為了解題而解題,這樣所收獲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為了達到更加高效、高質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處理作業評改方式,如,巧妙地在作業設計中體現問題表征,引導學生學會一舉反三地解答問題,找出解題規律,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改進作業評價的主體以及實施多維度的獎品方式,如,同桌互評、小組評改等方式,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改應采取符號評改形式以及等級評改制度,能夠在數學作業的講評中滲透解題思想,引領學生在主動地反思中實現自我的逐步完善,對于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形成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2].
2 案例呈現
想要實現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需要教師分析傳統數學作業設計得不足,并立足于核心素養培育的視角,對數學作業設計做出優化與改進,從而讓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更加符合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需求,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供助力[3].
常規案例呈現
以《概率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為例,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有“確定事件與隨機事件”、“可能性的大小”、“頻率與概率”,常規作業設計內容為:
(1)判斷下列的這些事件中,哪些屬于不可能事件,哪些屬于隨機事件,哪些又屬于必然事件,請學生們將其分類:
①海枯石爛
② 不期而至
③ 塞翁失馬
④太陽西升東落
⑤百米賽跑耗時1秒
⑥期末考百分
(2)請學生們回憶不可能概率的概念解釋,并討論以下兩種說法,哪一種是錯誤的,為什么?
①概率為零的事件一定是不可能事件;
②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一定為零
(3)如圖1所示,有兩個轉盤,分別請兩名學生上臺轉動轉盤,若是轉出紅色和藍色,那么這兩種顏色就可以配成紫色,即為此次活動取得勝利,那么,同學們認為獲勝的概率有多大呢?
常規作業分析 在本次作業的回收中,發現有將近14的學生沒有完成作業,說明學生對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不感興趣,在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概率這一單元的概念理解與記憶模糊,分辨不清,對生活現象理解不透徹,幾乎沒有學生能夠提出比較新穎的想法,問題分析能力、空間現象能力等數學素養有待提升.
優化案例呈現
(1)判斷下列中的事件屬于哪種事件?
①當我們走到斑馬線的時候,正好是綠燈;
②最近天氣轉冷,早上查看天氣預報,顯示今日氣溫最低將達到-150℃;
③ 隨手拋出一枚骰子,朝上的點數不小于1.
(2)假設一個轉盤,被分成了六個等份,要求你在轉盤上圖上黃色和紫色,當轉盤轉動的時候,指針指向黃色的概率要為12,指向紫色的概率為14,請學生們按照要求在圖2的轉盤上涂上相應的顏色.
(3)彤彤和洋洋兩人想去海洋館,但是工作人員表示只有一張電影票了,請你設計方案,解決這個問題,設計的工具與設計的結果不做要求.
(4)任意拋出一枚小立方體方塊,方塊的六個面分別標記了從1~6的數字,那么請同學們計算數字5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奇數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優化案例分析 第一個作業的設計指向生活,目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問題的解答中關注生活,從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感受現實生活中的概率問題,感受到數學的用處,體會到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發現數學的魅力;第二個作業的設計意圖從已知的概率出發,鼓勵學生們動手實踐概率問題,提升數學作業設計的實踐性,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欲,在問題推理中鍛煉數學抽象思維;第三個習題的設計較為開放,將問題解決的主動權完全地交給了學生,鼓勵學生發散數學思維,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第四個習題的設計,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推理之后,利用概率計算公式計算出結果,可以鍛煉學生的數據分析與數學計算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作業設計的優化,借助數學作業設計與實施,助力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生成.同時,教師應充分地認識到常規作業設計中的不足,堅持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優化作業設計的形式與內容,讓學生在數學作業完成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素養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黃苑華.淺談初中數學周末分層作業設計[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3):32-33.
[2]劉偉.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現狀的思考與探究[J].中學數學,2021(16):80-81.
[3]傅登榮.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校本作業設計的探究[J].現代教學,2021(S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