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春,韓 雙,曲 藝,王 喆,聶明達,杜宏宇,胡 娜
(1.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111;2.北京艾絲碧西食品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現代學徒制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特征,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在技能人才培養中具有主導性地位[1]。現代學徒制的試行是為了彌合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不匹配的鴻溝,但在落地時頻頻出現“學校所在地沒有適合的合作企業,校熱企不熱”等難題,嚴重阻礙了現代學徒制的推行。為了深化產教融合,為學生搭建就業直通車,黑龍江職業學院食品藥品學院將合作半徑擴展到周邊省份,以企業需求為驅動,打破“校熱企冷”的局面,從“可提供空余工位、企業師傅數量與質量、企業原有培訓體系、可用于培訓的設備”等綜合考察企業合作能力,探索跨區域開展現代學徒新途徑,打破區域合作企業難尋的僵局。食品藥品學院經走訪考察優選北京艾絲碧西食品有限公司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企業,在食品加工技術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進行試點。烘焙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用人剛需成為雙方深入穩定合作的內驅力,合作5年來,雙方共同探索和嘗試,創建了“三雙(雙主體+雙身份+雙導師)一跨(跨地域)一服務(產業服務),兩段(在校學程+企業學程)一體(校內課程+企業課程+在線課程于一體)一平臺(現代學徒制系統平臺)”的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學生擁有雙重身份,接受校企雙主體共同培養,為企業貢獻所學,實現自我價值,打通職涯發展通道。
學院從企業的影響力、發展需求、自身吸引力、學徒培養能力、校企已有的合作基礎等方面綜合考察,從多個有合作意向的企業優選北京艾絲碧西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合作企業。該公司是食品連鎖集團SPC集團在北京投資興建的以食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外商獨資企業,旗下5個品牌之一的巴黎貝甜擁有70年的烘焙經驗,集團旗下店面數量全球第一,面包單品銷量全球第一,在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大連、南京成立法人公司,擁有300多家店鋪,綜合實力雄厚,不斷向國內大中城市擴展業務,開設新店,具備面向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烘焙技術學徒和職業經理人學徒培養能力。
學院成立了由行業、企業、院校三方組成的工作委員會,從專業建設、招生宣傳、人才方案及管理制度的制定、校企共育的組織與實施、監督與考評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及管理工作。專項資金投入改善校內實訓條件,拓展西點烘焙實訓項目與企業產品技術接軌,實現資源共享。
校企雙方不分主次,做到從招生、招工到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開發、教學實施、考核評估、質量保障等各個環節上的深入聯系,頻繁互動,建立順暢的合作機制。雙方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不分主次,校企精選優秀教師和員工擔任校內導師和企業師傅,并保證師徒比例不超過1:4,校企雙導師分別在學徒們學習、生活、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規劃、素質提升等各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充分體現了校企雙主體育人特征。
校企共同建立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對學生進行雙重教育與雙重管理,共同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開發“現代學徒制管理”在線平臺,協助解決跨地域雙重管理問題,實現在線學習、管理、考核、培訓一體化。學校、企業共同制定專門的學徒管理辦法,保證學徒基本權益;根據學徒培養工學交替的特點,實行彈性學制或學分制,校企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制定了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標準。同時精細學徒培養過程各項制度的建設,并嚴格執行,保證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有理可依,有據可依。
近6年來,校企雙方在實現共贏的前提下,突破地域限制,創建了“三雙一跨一服務,兩段一體一平臺”的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和“兩段遞進,統分并育”的特色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模式,不但拓寬了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新途徑,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培養了三屆畢業生共計154人,其中晉升為領班15人、店長21人、主管6人、區域經理2人,區域支援3人,領班技師17人,學生在企業內乃至行業內口碑良好,為企業成功申請北京市現代學徒制試點企業奠定了基礎。
校企合作伊始,明確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主體責任,落實學生和學徒的雙重身份,形成了利益相關方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的長效機制。成立由行業、企業、院校人員組成的工作委員會,負責專業設置、專業建設、招生宣傳、方案及管理制度的制定、校企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校企共育的組織與實施及其過程中的監督與考評工作。由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骨干教師與企業的技術骨干、管理精英共同組建一支“雙師型”專兼職教學團隊,負責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設與教育教學改革等相關工作。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和企業需求,確定了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同步進行(見圖1),采用筆試+面試,校企雙方考核的方式進行錄取招聘,學校、企業和學生(或家長)簽訂三方協議,明確界定三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學生雙重身份,構建雙主體育人平臺。

圖1 招生招工同步流程圖
按照“合作共贏、職責共擔”的原則,依據校、企跨區域性和烘焙類企業崗位特點,結合“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學理念[2],滿足學生應具備的溝通整合、學習創新、問題解決、專業技能、責任關懷和職業素養“六大核心能力”(以下簡稱“六力”),雙方共同設計“兩段遞進、統分并育”人才培養模式(見圖2)。“兩段遞進”,即在校學習階段和入企學習階段,廠中校實訓、企業崗位實訓的遞階訓練,從在校以專業課程學習及單項技能訓練,到在企綜合技能學習和管理能力的接力提升,實現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員工培訓有機銜接,克服因地域受限難以實現的工學交替模式;“統分并育”,即根據烘焙行業門面店分散等特點,在企業學程階段,將集中學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在公司總部學校導師定期組織學徒集中學習,在各門面點企業導師“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傳授技能,完成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二者結合達成學習目標。
具體來說,即第1學期,學生學習主體場所為校內,以學習公共素質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定期安排開展企業宣傳講座,了解企業生產過程,感受企業文化;第2~3學期,學生學習主體場所為校內,以專業課程為主,學習專業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能、專業單項技能與綜合技能的訓練,強化學生專業能力,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提高職業道德與素養,由專業教師團隊與企業兼職教師團隊共同負責指導,通過1+X職業資格考試考取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最終完成由學校向企業,由學生向學徒,由學習向生產的過渡;第4~6學期,學生學習場所為企業,第4~5學期,學生到企業進行學徒學習,完成從單項學習到綜合學習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并達到崗位標準要求。第6學期在企業頂崗實習。畢業時由企業根據學生能力,確定就業崗位。

圖2 “兩段遞進,統分并育”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企業崗位標準和職業素質要求,以滿足企業需求為目標、以掌握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以實踐性教學為主線,圍繞企業核心崗位知識和能力要求,通過崗位能力分析,結合成果導向教學改革理念,校企聯合開發了“校內課程+企業課程+在線課程”于一體的“六力”均衡發展的課程體系(見圖3)。校內課程以理論和理、實一體教學為主,企業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校企雙元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等教學資源,優選骨干教師承擔相應課程。在校學習階段,企業優秀教師深入學校進行相關課程授課,在企學習階段,學校選派優秀教師全程跟蹤評價學徒的學習情況,并開發了現代學徒管理平臺,并以此平臺為支撐,開發了6門線上課程,解決了學徒時期分店代訓無法統一上課時間的問題,課程由校企雙導師負責。資源內容包括課程標準、教案、教學課件、特色教材、教學錄像、試題庫等,滿足學生企業課程理論學習的需要。課程的開課形式以過關形式,平臺會詳細統計學徒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滿足了邊學習邊實踐的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規律。

圖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課程體系
校企共同制定了《指導教師職責》、《企業師傅職責和聘用標準》等教學管理制度文件,保證雙導師制度有效實施。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雙身份的角色,學院委任具有多年學生輔導員經驗的優秀輔導員擔任學徒班輔導員;在教師中遴選具有多年教學、學生管理經驗,師風師德優秀的教師作為學生的校內導師,企業遴選了技術能力強,品德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生的企業導師。同時,學校與企業制定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對教師和師傅進行考核。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學校和企業雙重管理。
通過舉行拜師儀式,明確師徒關系。校內導師從知識、技能、素質、職業生涯規劃、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多個角度幫助學生成長,使學生盡快擺脫掉初入校園的不適感,解決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上的困惑、煩惱;企業導師全程負責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線上課程學習以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學生在企業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通過線上平臺學習理論知識,通過企業導師的傳幫帶熟練崗位技能,積累成長過程中所需的經驗,在學習、工作的同時,感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學會感恩、敬業和奉獻。
校企共同構建了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的知識和技能考核評價體系。突出雙主體,雙導師考核,綜合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和工作業績。在成果導向理念下,結合專業特點及合作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制定的學校、分院和各專業核心能力,在課程規劃、課程大綱和教學單元設計、教學活動中得到落實,六力合計權重為100%。實行教師評價和師傅評價相結合[3]。在校課程采用紙筆測驗、實作評量、口語評量和檔案評量等評價方式,在企課程采用理論考核、實作評量、工作表現及工作績效等評價方式。考核比例由任課教師或企業師傅根據課程特點設計。學習成績以在校學習階段的理論和實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為依據,考查學生是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在校學業成績達到規定的學分。在企學習階段的在線學習課程和龍知網在線公選課程,做到學生(學徒)在校課程和入企課程互通互融,學生應達到規定的學分。工作業績以在企學習階段的學徒任務完成情況為依據,考查學生是否按計劃完成學徒任務,工作中自覺履行崗位職責,積極主動地完成工作任務,技術熟練,操作規范。企業師傅評定達到規定學分。結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巴黎貝甜職業經理人現代學徒制班主要服務面向消費人群的特點,在工作業績中增加顧客評價,通過增加顧客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消費者購物體驗、店面管理績效等元素綜合評價學徒期表現并作為學生畢業后崗位履職的分配和薪資依據,完善評價機制。
落實學校和企業的主體責任,校企雙向介入,按照學校學歷教育和企業學徒的要求,共同制定了《指導教師職責》等13個教學管理制度文件,共同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的教學組織與運行管理,校企共同建立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對學生進行雙重教育與雙重管理,共同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開發“現代學徒制管理”在線平臺,協助解決跨地域雙重管理問題,實現在線學習、管理、考核、培訓一體化。學校、企業共同制定專門的學徒管理辦法,保證學徒基本權益;根據學徒培養工學交替的特點,實行彈性學制或學分制,校企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制定了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標準。同時精細學徒培養過程各項制度的建設,并嚴格執行,保證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有理可依,有據可依,建立了教學組織運行管理與評價的長效機制。
現代學徒制是實現校企雙元育人的最佳的教育形態,其實施和運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4]。學院探索和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在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生在全國在校生創意西點大賽中成績逐年提升,到2021年實現突破性成績,獲得了大賽金獎。“兩段遞進、統分并育”人才培養模式適用于高職院校與連鎖門店經營類企業合作建設現代學徒制,經實踐證明此模式可突破校企區域限制,擴展了現代學徒制實施路徑。
由于行業的不斷發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也需要不斷轉型升級,可將1+X證書制度融入現代學徒人才培養[5],探索學分銀行,實施彈性學分制,合理優化使用企業崗位資源,嘗試建立學分積累與轉化制度,探索學分互認,從而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