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同 仲 社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南京 210013)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和引導者,在整個大學階段,輔導員是日常與學生接觸最緊密、聯系最多的思政工作者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藝術院校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多藝術工作者都經過藝術院校專業學習,而且后面的比例會越來越大。習近平總書記曾殷殷囑托:“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藝術大師的培養和文藝高峰的出現與藝術院校學生有很大關系,藝術院校學生具有特殊性,藝術院校輔導員在培養學生藝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也有其特殊要求,需要去培養、塑造,用輔導員高尚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藝德,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藝術院校學生與普通院校學生相比,由于其學習內容、高考錄取方式、日常培養方式不同,具有自己的特點。專業強,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藝術院校學生一般從小就開始學習專業知識,很多專業需要“童子功”,而且經過一定范圍的統考或藝考單招才被錄取,一般來說,其專業基礎都很出色。由于從小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專業學習,所以在文化課上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其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這對輔導員平時做好教育管理服務和思想引導工作增加了難度。個性強,集體觀念相對薄弱。藝術院校學生由于專業等原因,一般來說其個性很強,從某種程度上說,藝術創作需要一定的個性,這有助于創作出個性化的藝術作品。但部分同學為個性而去追逐個性,而不是藝術創作中的個性自然彰顯,他們故意遠離集體,有時甚至不顧集體利益而與之對立,追逐私利而不顧公德,造成不好影響。思維活躍,實踐能力強,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藝術類院校學生由于學習、創作等多種因素,他們思維活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現象。一方面,這對于藝術學習和創作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活躍的思維,快速地接受新事物、新現象能獲得更多的藝術創作靈感,能取得更多的藝術成就。但另一方面,當今世界,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尤其是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各種思想、思潮相互交織,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也影響到藝術院校學生,由于藝術院校學生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個性強。同時藝術院校學生由于學習藝術的需要,他們一般較早地參加社會藝術實踐,和非藝術學生相比,與社會接觸較早,更容易受社會影響,很容易把一些錯誤的思想當成流行時尚去追求和傳播,存在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等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這些問題的出現增加了藝術院校輔導員的工作難度,對其自身師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體來說,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狀況是好的,為藝術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如下:師德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師德是由師德認知、師德情感和師德實踐等幾部分組成。良好的師德實踐需要有深入的師德認知,要清楚地知道師德內涵、師德底線以及哪些是應該提倡的、哪些是鼓勵的,哪些是禁止的紅線。只有掌握清晰的師德認知,才能有意識地進行師德情感體驗,進而去主動進行師德實踐,在師德實踐中獲得的豐富的情感體驗能進一步提升師德認知,從而促進更好地師德實踐,形成良性循環,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不能割裂開來。但在實際工作中,藝術院校由于部分輔導員本身也是學習藝術出身,師德理論知識學習動力不足。還有隨著學校的發展,輔導員的職能也在擴大,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獎學助貸補到宿舍管理、就業指導、國防教育、人際關系調節、藝術實踐、防疫抗疫宣傳和實踐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占據了輔導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工作職責泛化,弱化了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這影響了輔導員師德相關理論學習,也影響了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職業道德的定力不強。藝術院校具有特殊性,特別是一些表演或演藝相關專業,存在教師或學生突然爆紅、一夜成名等現象。作為藝術院校的輔導員,有的職業道德定力不強。看到自己的同事或學生很快名利雙收,很容易出現心態失衡,不能安心工作,坐不了冷板凳,耐不住寂寞,進而引起道德失范行為的發生。考核機制不健全。很多藝術院校輔導員考核沒有單列,跟專業教師或行政人員放在一起。因為工作性質等原因,在考核中往往不占優勢,又由于事務繁多,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進而影響輔導員隊伍師德建設。晉升發展渠道不通暢。輔導員一般有幾條晉升或發展渠道,一種情況是專業非常突出,可以轉做藝術專業教師,這在藝術院校由于專業要求的限制,比較困難,所占比例較小;一種情況是提拔為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或其他副處級職務,由于一般藝術院校規模限制,走這條渠道獲得晉升發展比例也有限;還有一種轉做其他行政崗,這種渠道比較常見,所以很多藝術院校輔導員把輔導員崗位作為一個跳板,沒有把輔導員這個崗位作為終生職業來看待,只是作為職業過渡,沒有心思去研究和踐行輔導員師德理念和實踐,影響了整個輔導員隊伍師德建設。
師德培養不是完全自發行為,師德建設需要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輔導員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是教師身份,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身份,需要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完善制度建設、營造校園文化、完善考核機制等途徑加強輔導員隊伍師德建設,更好地完成輔導員工作職責,更好地完成學校整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輔導員起著中堅力量。輔導員綜合素質能力是做好學生工作的關鍵所在。首先高校領導要重視輔導員隊伍,認識到輔導員隊伍的重要性。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輔導員隊伍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勝任輔導員工作要求。輔導員不僅需要一定的學歷要求,更需要有高尚的師德情操、很高的政治站位、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熱愛關心學生的情懷、處理應對學生事務的業務能力等素質。在藝術院校中,雖然不要求所有輔導員都能歌善舞,一定要具有藝術特長,但作為從事藝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輔導員還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或藝術理論知識,這樣才能與學生有一定的共同語言,如果完全是藝術教育的門外漢或對藝術毫無興趣,很不利于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的開展,也不可能把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在招聘藝術院校輔導員過程中,除國家關于輔導員相關規定中輔導員基本素質一個都不能少,同時要根據各個藝術院校的特點,增加額外的素質標準要求,要嚴格把握標準,尤其的道德素質標準,把好藝術院校輔導員入口關。源頭要緊要嚴,從源頭上提高藝術院校輔導員隊伍質量和整體水平,如果入口關把握不當,即使后期加大輔導員培訓力度,制定完善的制度,營造好的文化氛圍和完善考核制度,藝術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效果會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輔導員隊伍建設。
學習是一個人進步的階梯,藝術院校輔導員隊伍的特殊性更加需要輔導員加大學習培訓力度。首先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培訓。教師師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是核心價值觀的在教師隊伍的體現和具體化。作為教師隊伍中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藝術院校輔導員要學習師德中的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內涵以及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具體的師德規定制度,尤其是要與時俱進,對一些新的師德要求和規范要及時學習掌握,內化于心。如果不知道這些師德內涵,不清楚其中的理念或具體規定,很難達到師德意識的自覺,師德行為的示范和師德行為結果影響的深遠性。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明確要求:“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由于藝術院校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這更需要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引導者去組織、實施和引導,輔導員要提高師德理論水平,用高尚的師德去引導學生藝德的培養。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對于藝術院校輔導員也同樣具有啟示意義,藝術院校學生思維活躍,更容易受不良思想影響,輔導員要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使輔導員知德明理,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刻彰顯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魅力,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文鑄魂,提高育人效果。
孟子曾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制度在管理育人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的制度能使壞人無法肆意妄為,有缺陷的制度使好人無法充分做事,小到一個組織、團體或機構,大到一個國家要想長遠良性發展,更重要的要靠制度,不能單純依靠人治,需要靠不斷完善的制度構成長效化機制。完善的制度會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的培養離不開完善的制度。雖然國家相關文件中有關于輔導員師德的詳細描述和要求,但藝術院校學生有其特殊性,其培養目標是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能成為德藝雙馨的未來藝術家或藝術工作者,藝術院校輔導員對學生藝德培養上有其特殊使命,其自身師德上也有特殊要求。所以除了國家層面上對輔導員的師德有規定和要求外,藝術院校也要制定和完善輔導員師德規定,這個規定要涵蓋從輔導員入職到日常培養學習、監督考核各項環節,不能完全用針對全校的師德規范來代替輔導員的師德規范,需要制定一套專門針對輔導員的管理制度,當然,這種制度的完善,不能全部是約束性的,還要有獎勵性制度,對德藝雙馨的輔導員要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培養和監督有規可依,有章可循。要完善和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失去執行的制度等于一紙空文,而且會降低制度的權威。張居正曾說:“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對于道德失范的輔導員要依規處理,在制度執行上要保持威懾力和警示性,以達到制定制度的初衷。要從制度上為輔導員營造一種充滿豐富師德情感體驗的氛圍,激發他們主動進行道德實踐行為。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積淀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和,它既有物質的一面,但更多地體現在精神文化層面,是學校師生共同活動中形成的非明文規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最能體現校園文化的是校園風氣和校園精神。在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中,要逐步形成尊重、重視輔導員的文化氛圍。由于藝術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他們除了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外,還負責藝創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獎學金、助學金、貸款等多項工作。在一些學校,很多領導或專業教師認為輔導員是專門做一些雜事、可有可無的角色,存在忽視輔導員、“不待見”輔導員的一種不成文的校園文化,極大地挫傷了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中自豪感和獲得感較低,不利于輔導員師德培養。學校可以進一步宣傳優化輔導員的角色、分工和學生教育培養的重要性,加大優秀輔導員師德標兵宣傳,尤其要重視新媒體宣傳作用,強化宣傳力度和靈活的宣傳方式,強化宣傳效果。還要通過開展一些如“導員有約”、輔導員之家建設等系列活動,提高活動宣傳力度,體現其重要性。輔導員自身也要努力,加強自身品德修養,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師德標桿行動,在師德建設中走在前列,使輔導員隊伍成為受人尊敬的師德標桿和楷模,成為學習的榜樣,營造良好師德氛圍,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在整個高校教師隊伍中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進而提高師德養成的自覺,促進輔導員師德建設成效。
對藝術院校輔導員加強師德考核力度,把師德作為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資源。很多藝術院校輔導員師德考核是和專業教師考核一起進行,由于藝術院校學生思維活躍,專業實踐性強,藝術院校輔導員工作具有特殊性,可以由學生工作部門和二級學院進行單列考核,細化指標,可以加入學生及家長進行評教,體現考核的綜合性和全面性。同時加大考核結果的運用,對于德才兼備的輔導員加大獎勵力度,對于有師德失范苗頭的進行及時警示和引導教育,對于存在師德失范的輔導員,“一票否決”,堅決處理,除給予相應的處分外,及時清理出輔導員隊伍。如果考核成果不能成為激發考核輔導員成長進步的動力,那么考核成效會大打折扣,把考核成果和職務晉升、職稱評審相掛鉤,使之成為藝術院校輔導員隊伍師德養成的外在動力。在加大考核的同時,對輔導員要進行分類培養,用人所長、避人所短,人盡其才、各盡所能,暢通晉升培養渠道,推進輔導員工作職業化建設,增強廣大藝術院校輔導員的獲得感。“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建設是輔導員師德建設的重要推力,為輔導員師德建設提供了專業框架內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導向。”通過藝術院校輔導員分類培養,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同時還要形成良好順暢公平公正的輔導員內部競爭機制,只有一定的競爭機制,才能激發內部動力,除了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外,在職稱評審、推優提拔等方面形成良好競爭氛圍,進而激發工作積極主動性和自身修養的提升,促進藝術院校輔導員隊伍整體師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