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啟慧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規定學校要充分地利用課后服務的時間,更好地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拓展學習的機會,從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入手加強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展的重點多數為閱讀、社團活動、藝術、科普等。學校合理利用課后服務加入更具有新穎風格的英語課外閱讀,不僅能給課后服務增加具有豐富吸引力的可能,還能在“雙減”的背景下發展學生對閱讀的熱愛。
英語曾經是校外培訓機構比較熱門的學科之一,“雙減”政策推出以后沒有了社會的輔助,學校的教育任務就更加重要了,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課后服務中增加了很多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從多方面拓展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后服務中的興趣英語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不僅滿足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還優化了教育的主體結構。
“雙減”政策主要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對小學生的教育結構進行調整,在小學中減少了日常低效、單調且重復的知識點學習。所以,英語的課外閱讀要在英語課本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課本中的主題內容增加更多的優質課外閱讀資源,教師可以選擇和教材能夠對應的閱讀繪本,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中外經典繪本并且和學生一起誦讀。
想要實現學生接受英語,就要確保師生一起誦讀,對英語學習,教師的指導學習特別重要,所以師生誦讀需要結合核心素養的需要來完成,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能夠將師生共讀的活動有效開展。例如在教學譯林版本英語六年級第三單元的過去時態中,選擇相應的課外閱讀繪本,能夠讓學生根據繪本中的內容輔助對過去時態的了解。用已經學過的句型“What did you do?”來引出新的短語rode a bike, hurt my foot, went fishing, rode a horse, went camping。新的短語引導學生對過去時態的深入理解,在繪本中學生能夠通過語音遷移、語境語用、圖文解意、主題歸類等多種學習方法來學習課外閱讀。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和觀察,并針對學習的內容不斷地豐富自身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和學生進行共讀可以選擇在安靜的環境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并且進行激烈的討論和分享,不斷地開發學生學習的新思路。
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生學習英語時要更多地注重激情,并且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持續興趣。所以開展英語課外學習的時候要重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的課外閱讀要讓學生感興趣才能達到熱愛學習的效果。在師生共讀環節,教師要對學生的主要特點進行研究,在閱讀中多加入豐富有趣的活動,和學生共同實現對英語的閱讀,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很快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英語繪本“I like me”時,通過趣味編寫自我介紹激發學生利用英語進行創作,學生可以根據繪本閱讀進行有趣的自我介紹編寫,并且在班級中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在師生共讀的進行中,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能夠激發學生對課外英語的濃厚興趣。
“雙減”政策后學校開展了課后延時服務,學生在一起學習的時間增多了,學生在一起學習英語,對培養英語閱讀素養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閱讀,小組可以共讀一個主題或者一本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能夠更好地發展閱讀的品質,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分享。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通過學生英語閱讀的速度可以知道學生閱讀的能力,在課后延時服務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多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讀書的過程中要多運用課內學習的策略和技巧進行閱讀,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采用多種閱讀方式進行閱讀,例如限時閱讀或者合作閱讀等多種閱讀方式,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并且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指導。
同學在一起讀書的時候可以選擇精準閱讀也可以選擇廣泛閱讀方式。精準閱讀過程中,同學之間可以進行討論,能夠從討論中學習到更多的英語基礎語言知識。而廣泛閱讀中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的讀書過程,在進行讀書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對閱讀的材料進行了解,根據閱讀的材料特點進行問題設置和作業布置,能夠激發學生在閱讀時養成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的習慣,帶著問題或者任務進行學習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學習狀態。例如學生閱讀譯林版六年級下冊的“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進行課外閱讀拓展“A great country: China”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閱讀的具體內容和相關信息在思維導圖上完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不僅能夠提高閱讀速度和水平,還能養成日常的歸納整理的好習慣,閱讀品格能夠更好地發展。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大人和學生的視角是不同的,對閱讀情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學生是同伴讀書的主要參與人員,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閱讀經歷和認知發展水平都很相近,所以在“雙減”政策落實以后大力推廣課外英語閱讀繪本,同伴共讀有效地激發了同年齡的人對相關聯主題的認同呼應,能夠更好地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閱讀是需要具有溫度的。英語繪本已經成為小學階段的主要閱讀材料,繪本中包含了成年人容易忽視的小樂趣,只有同齡的學生才能從繪本閱讀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溫暖。
“雙減”政策落地以后校外培訓機構受到管控,學校開始注重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學校要重視和家長進行溝通,真正實現家校統一教學理念。通過親子閱讀能夠讓學生有展示的平臺,而對家長而言增加了親子陪伴的機會,教師要和家長進行多溝通,保持學校和家里的教學方式是一致的,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給予家長不同的教學方法,多鼓勵家長進行共讀陪伴。
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某個單詞不認識句子不理解等情況在閱讀中受到打擊,此時學生閱讀需要父母的陪伴,家長可以通過視聽資料進行親子閱讀,能夠更好地提升閱讀的效果。例如實施《牛津英語閱讀樹》系列閱讀時,學生可以根據家長提供的線上課程或者視聽材料完成繪本的聽說讀寫,并且在班級群中展示,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有家長輔助完成閱讀,學生能夠更好地提高閱讀水平。
閱讀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要和作者、文本、自身閱歷情況等進行關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希望多聽到鼓勵、被關注、被贊賞的話語,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讀書后把感受講給家長聽,將閱讀的內容通過語言表述的形式和家長進行分享,親子閱讀對家長來說是一個傾聽的過程,通過學生的表達,家長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也就是說親子閱讀成為親子關系搭建的平臺,在“雙減”政策的輔助下增強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家長需要多傾聽,教師需要給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方法,能夠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通過親子閱讀能夠實現朗朗的讀書聲,親子閱讀能夠更好的和學校的教育聯系在一起,開展親子閱讀能夠促使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來源于家庭的氛圍。在課后服務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邀請家長推薦更多有益于學生學習的書籍,也可以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進行溝通,并且請家長分享育兒經驗,不斷地將閱讀的習慣深入到每個家庭中,給學生推薦更多的優質書籍,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愛上閱讀。
要強化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首先要從英語教師開始改變,英語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分為單元的目標和單課的教學目標,只有教師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在此基礎上完成學生課外閱讀的任務。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制定教學目標,上課中要將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并且不斷地進行延伸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實現課外閱讀的延伸教學,能夠帶動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對下節課的學習充滿了期待,使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更加地人性化,更具有層次感。例如學習“We love animals”時,可以通過課后預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要求上課前對動物的單詞進行查找,并且把查找的單詞記錄下來,在下節英語課中進行比拼,整理得更全面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彰。
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在課堂上增強學生的閱讀練習,首先要對英語課文大概的進行泛讀,并且對課文中出現的陌生字詞進行圈畫,先根據自己理解的情況進行閱讀。其次,教師要針對學生圈畫的不懂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再進行二次閱讀,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對閱讀的感知力,這次閱讀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并且能夠找出英語課文中的重點以及中心思想。最后就是教師對通篇課文進行詳細講解,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再次閱讀,這次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為了能夠加大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出版社已經想盡一切辦法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機會,不單單在課本中有選讀課文,還有自讀課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閱讀。所以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學好課內閱讀還要鼓勵學生多學習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能夠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同時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教師對課堂的知識面進行不斷地拓寬,平時就要不斷的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需要注意不要講過于超綱的難點,主要針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深入講解,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優質的方法和技巧,能夠更加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不能對眾多閱讀題材進行閱讀,而部分課外閱讀存在不良思想引導也不建議閱讀,所以在給小學生選擇課外閱讀內容時要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繪本。小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時候要以課內學習過的內容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的讀本,促使小學英語閱讀能夠更加高效。
英語教師在為小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教材時,首先要制定教學目標,要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英語教材繪本,要與學生進行詳細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尋找適合學生閱讀的教材。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對課外閱讀內容充分了解,將課外閱讀內容進行反復推敲,并且能夠敘述出課文中的主要中心思想,再由教師進行輔助,將不明白的知識點進行標注,帶著詳細的問題進行閱讀能夠促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激發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熱愛。
對小學生而言,想要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就要進行高效的閱讀訓練,小學英語教師在小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習慣并且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由于小學教學內容偏少,課程講完以后剩余時間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書籍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準備好紙和筆將不懂的知識點以及語法和單詞在筆記本中進行記錄,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使學生將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室可以建立圖書角,在圖書角放入大量的課外書籍,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大部分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可以帶動其他學生一起進行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閱讀后同學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更好地對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內容多方位的了解,并且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閱讀習慣,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水平。小學教師需要輔助學生進行閱讀,多提供閱讀技巧和方法給予學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少走彎路,能夠將閱讀變得更加順暢。
“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英語在課內減少了學習任務量,并不是對英語的不重視,而是在小學期間為學生減輕課業負擔,但實際是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加強英語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課后服務時間增加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程,豐富的英語課外閱讀也加入課后服務中,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熱愛,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后期學習英語做好堅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