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怡 王卓 浙江師范大學
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我國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冰雪運動迅速蓬勃發展。國民對于冰雪運動的熱情也迅速高漲,涌現出一大批冰雪運動愛好者,同時,我國冬季項目的發展也需要更多優秀的后備人才,因此冰雪運動進高校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激勵冰雪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國家體育總局相繼頒布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關于以 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等文件。大力推動了冰雪運動的發展。但由于冰雪運動的項目局限性以及受重視程度較低,許多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
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但大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因此大部分地區氣候不能滿足冰雪運動的需求,冰雪資源大多分布在我國北方以及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分布較少,冰雪運動的發展會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地域特征。我國北方地區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且時間漫長,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山脈地區有著多年不化的積雪,呈現出一定的自然條件優勢,為冰雪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和有力保障。冰雪項目有著較高的場地要求,冰雪運動要求在冰面上及雪面上進行,同時還要求具有嚴格的配套裝備要求。室外冰場的澆筑需要較大的占地面積,一些學校由于操場面積較小,難以滿足一個標準的冰場場地面積的需求。冰雪項目有著嚴格的氣候要求。由于其項目的獨特性,冰雪運動要求室外溫度保持在零下,且我國僅北方幾個省份的高校能夠滿足該條件。而南方地區由于氣候較溫暖,澆筑人工冰場難上加難,冰雪運動難以進行。冰雪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冰雪運動技術難度高,動作復雜,因此練習者常常會出現摔倒、受傷等情況導致后續訓練無法進行或進行效果不佳,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這些都是影響冰雪運動進高校的重要因素。冰雪運動想要在高校開展,首先就要解決場地問題,只有安全且符合條件的場地才能保證冰雪運動順利進行。
冰雪體育文化是通過長期的冰雪實踐活動和多元化的發展,形成的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產物,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冰雪運動進校園起步于新中國成立初期,雖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但由于當時科學技術條件欠佳、經濟不發達導致場地設施不足,人才力量薄弱等許多困境導致冰雪運動在校園中開展進度較為緩慢。制約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有著多重的因素,第一,我國僅有少部分地區符合冰雪運動發展的自然環境要求,因此校園冰雪運動在一般條件下只能在北方地區的學校開展。第二,學生和家長層面對冰雪運動的認識比較片面,缺乏關注度和重視度,并且對冰雪器物文化認識也不足。第三,校園冰雪沒有建立相關的管理組織,校方領導的重視程度欠缺,校在校園文化的傳播下,缺少對冰雪運動文化的宣傳。在一些已經把冰雪運動項目納入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學校,由于經費和場地設施的限制,有相當一部分的學校學生僅僅接觸到冰雪運動的相關理論知識。由此可見,我國的校園冰雪發展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
學校冰雪運動隊是展示校園冰雪運動文化的窗口,是增加學校凝聚力、帶動師生積極參與冰雪運動和增進師生對冰雪運動文化認同的精神動力。學校冰雪運動隊將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相結合,是推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文化的融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運用冰雪運動隊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成績和正面效應形成學生群體間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這種榜樣示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產生文化認同感,更好地踐行優秀冰雪文化美德。
冰雪運動項目進校園,以校園為載體,自然離不開體育教師的教學,體育教師是學生冰雪運動學習的指導者、引領者和合作者,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傳授學生運動技能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能夠教授冰雪的體育教師少之又少,難以滿足學校冰雪課程對于專項老師的需求。中國教育報報道,北京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王軍表明,北京市近一萬名體育教師,其中將近95%人未接觸過冰雪運動。由于某些學校的教學需求,很多非冰雪項目的體育教師轉為冰雪項目的教學,以維持正常的教學需求。這些教師缺乏扎實的基本功和運動經歷,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但對于學生的進一步提高和訓練會有一定的阻礙。專業的冰雪體育教師缺口非常之大。擁有優越教育資源的北京市尚且如此,其他省市的情況更是堪憂。除此之外,由于教師沒有系統的接受過冰雪運動項目的培訓和訓練,因此表現出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對冰雪運動的認識比較片面,不能很好地整合學校的冰雪文化資源,學生在進行冰雪運動時有安全隱患。
由于冰雪運動項目的自身特點,只有在室外溫度較低時才能進行相關訓練課,而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無法進行室外的訓練課,于是相關課程就只能止步于此了。程文廣在對冰雪運動進校園的研究中發現,近一半學校未將冰雪項目課程納入學校體育教學大綱,一半的學校沒有安排冰雪相關教材,教學內容大部分只是針對于冰雪運動技能的教學,對冰雪文化的教學涉及甚少。學生對冰雪項目學習的熱情度不高,認知不夠,并且存在在不同的水平階段教學內容重復且單一。這種只注重技能方面的教學而忽視理論層面的教學必然會導致學生對冰雪項目認知的缺失。同時,止步于夏季的冰雪運動課更是會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下降,難以滿足學生對技能訓練的需求,導致教學內容的脫節,影響訓練效果。
體育教師的冰雪運動等級和運動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教學水平,我國的冰雪運動起步較晚,加上我國的地理條件的限制,適合開展冰雪運動的省份不多等因素都很大程度阻礙了相關人才的發展。從而導致我國的冰雪項目的教師極度匱乏,由于某些學校的教學需求,很多非冰雪項目的體育教師轉為冰雪項目的教學,以維持正常的教學需求。這些教師缺乏扎實的基本功和運動經歷,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但對于學生的進一步提高和訓練會有一定的阻礙。
體育教師在學校從事日常的體育教學外,還承擔著繁瑣的其他工作。體育教師每年去參加職后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少之又少,學校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體育教師外出學習的專項經費不足,沒有形成一個良性職后的再學習和再培訓的體系,以及再學習和再培訓之后的正向轉化,如何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輸出給學生。現狀是體育教師的輸入得不到保障,體育教師的輸出就是天方夜譚。
影響冰雪運動在校園的發展最大的因素就是場地問題。只有解決了場地問題,才能保證冰雪課程能夠正常進行。為了應對許多高校場地不足等問題,學校應該加大對冰雪運動場地的資金投入并采用多種方式解決場地問題??梢岳谜徺I,或與冰雪俱樂部進行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冰雪運動教學的合作模式無疑是一創新之舉,學校和企業之間可以進行一系列全方位的合作來實現優勢互補,共促冰雪項目的快速發展。例如上海三林體育中心和浦東新區11所特色冰雪學校進行合作,為其提供訓練和教學場地和高水平的教練。吉林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免費向學生提供冰雪運動的課程。學生平時可以在俱樂部進行學習和訓練,也可以參加地方體育和教育部門主辦、俱樂部承辦的相關賽事,既保障了學校的冰雪教學需求,也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為俱樂部帶來了盈利,形成一種良性發展。
冰雪運動的發展和提升離不開相關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認知深度對其冰雪運動的參與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體育部門應積極舉辦冰雪運動會、冰雪嘉年華、冰雪旅游節、冰雪冬令營等戶外冰雪拓展等活動。并通過新媒體宣傳的手段,宣傳青少年冰雪運動賽事的各類素材,以此來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冰雪運動中來。教育部門利用放假時間積極組織師生進行專業訓練,通過多種活動形式為冰雪運動吸納更多參與人群。學校教學除了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之外,也應該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加強學生對于冰雪文化的認識:如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冰雪相關小故事、開發多樣的課堂形式、運動多媒體手段開發冰雪相關游戲等加深學生對冰雪運動的了解。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利用節假日帶學生參觀冰雪文化博物館,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優秀冰雪文化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生對該項目的興趣以及參與積極性。在旱季可以開發旱地滑冰,通過旱冰的學習與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滑冰的基本技術,也能夠提高在真冰上的技術能力。同時,運用此方法也能緩解由于季節帶來的局限性阻礙冰雪課程的進程,保證冰雪課程的持續性和完整性。在學校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學習冰雪運動的相關理論知識,了解冰雪運動的發展史和其中的運動魅力;通過冰雪運動的陸上模仿練習和其他模仿練習,再逐漸過渡到真冰上練習,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冰雪項目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冰雪項目運動技能水平。
學生學習達到良好效果首先要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要想在政策層面上引導教師科學地組織冰雪運動項目教學,首先政府要先制定冰雪運動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編寫冰雪運動項目的相關教材和配套資料。我國目前冰雪項目的體育教師缺口極大,為了滿足學校的教學需要,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人才吸引政策招收冰雪項目體育教師,并且要鼓勵有條件地高校開設冰雪運動地相關專業,培養出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高水平的技能和教學水平的冰雪項目體育教師。從而吸收更多的冰雪運動體育教師以滿足學校冰雪課程的需求;此外,基層冰雪教練員薪資待遇水平不高,導致許多優秀教練員流失,因此,必須提高冰雪教練員的待遇水平。要進一步明確高水平冰雪運動人才的培養目標,健全和完善后備力量的培養模式和管理模式。冰雪項目的師資培訓要量體裁衣,有效規劃,一切圍繞奧運去開展特色項目和優勢項目,并且構建多層級網絡的青少年訓練體系,使其相互促進、相互銜接、良性循環。體育作為一門術科,擁有高水平的運動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的體育教師才可以有效保證教學質量。首先,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學校應該采取積極采取措施來吸引高水平冰雪運動項目的體育教師。其次,各地的政府機構,教體部門,學校領導都要出臺相應扶持政策,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冰雪課程,完成冰雪的基礎教學和專項教學,有效培養我國的冰雪運動項目的后備人才。最后,學校和地方要采取一定的人才引進政策,來快速的高冰雪教師隊伍的總體運動水平和教學水平。
當前,冰雪運動進校園面臨著冰雪場地以及配套設施缺乏,現有的冰雪設施不足以支撐冰雪教學;學校冰雪師資力量薄弱,缺乏規范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指導;課程模式單一,缺乏多樣化教學;冰雪文化傳播力度不夠,缺乏理論方面的教學。校園冰雪文化氛圍和冰雪競賽機制亟待完善。建議通過加強校企合作的方式緩解教學對冰雪場地的需求;采用多樣化的課程方式傳播冰雪文化,積極開展相關冰雪賽事,豐富校園冰雪文化氛圍;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冰雪運動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素養,同時也應該適當擴大冰雪運動教師隊伍來緩解專任教師的缺口問題,并滿足相關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