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等職業階段教育兼具高等性教育和職業性教育的雙重屬性,其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集中在創新技術型人才培養和實踐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向,因此,高職體育的課程體系創新建設必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滿足學生就業專業崗位的應用實踐能力需求。高職院校遵循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基本原則,著手構建創新課程體系切實符合高等職業教育階段體育學科人才培養的創新建設目標,能夠切實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指向性,實現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滿足就業要求,強化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對提升高職體育專業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模塊化教學理論
模塊化教學理論是高職體育基于職業需求開展課程體系創新建設的一項重要理論依據,思想理論來源于工業生產,最早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是國際勞工組織以技能培訓為核心、以現場教學為載體,研發出來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理論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學法上強調知行合一,教法上強調知能合一,這種以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教學理論與當前我國高職人才培養教育理念完美契合。高職院?;诼殬I需求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應用模塊化教學理論,就是以職業崗位需求能力為依據進行模塊劃分,對體育課程進行解構與重構,形成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價。
2.項群訓練理論
項群訓練理論是競技體育訓練中常用的理論依據,是一種介于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之間的訓練理論依據。該訓練理論根據不同體育項目之間的相似性特征以及異同點,將總結出具備相同訓練要求的運動項目組合在一起進行訓練,探究訓練項目的發展規律和共通特點,十分符合高職體育專業基于職業需求進行大類專業教學開展,是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課程體系創新設計的一項重要理論依據。
一方面,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體育創新課程體系建設需要契合我國教育部關于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滿足黨和國家開展“體育強國”戰略發展的總體目標,完成樹立全民健身意識、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核心目標,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必須充分結合《全國高等職業(??疲┰盒sw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試行)》的指導思想,在教學目標中深入融入職業性,在遵循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律以及職業特點的基礎上,制定推動學生形成良好職業綜合素養的總體教學目標。
另一方面,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體育創新課程體系建設需融合體育產業職業特點和職業發展需求,在充分考慮學生職業體育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要求的前提下,明確具體教學目標,即:以健康第一為指引,結合體育專業學生就業從事體育崗位的職業標準,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至少一項的具備職業實用性的體育技能或體育鍛煉方法,并了解常見職業性疾病和掌握相應的預防和康復手段,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促進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形成。
應用型復合人才是高職教育階段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目標,因此,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課程體系的創新建設就必須遵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課程體系結構設計和內容模塊設置都必須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和終身體育素養為宗旨,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課程體系必須包含:基本能力、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性等內容,同時,還要不斷培養學生形成良性的體育合作競爭意識以及正確的體育道德和職業素養,進而對接體育人才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實際。
顧名思義,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就必須面向體育產業的職業崗位需求,以體育生產、服務、建設一線崗位需求為標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技術能力以及非技術能力,嚴格遵循滿足職業崗位需求的基本原則,使高職體育的人才培養工作切實滿足體育人才市場需求和社會適應性發展需求,進而推動基于職業需求的創新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設置滿足學生掌握職業實用性體育鍛煉的方法和手段,進而幫助學生全面養成良好的職業綜合素養以及職業發展能力。
本文以模塊化教學理論和項群訓練理論為創新依據,針對職業需求導向下形成的高職體育全新教學目標,在體育課程體系設置上進行創新設計,形成以基本運動技能、職業體能素質、體育保健為基本的課程模塊框架,旨在增強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的職業實用性,滿足高職體育專業學生未來從業發展的職業能力需求。

圖1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模塊創新劃分
在模塊化教學理論和項群訓練理論的指導下,高職體育創新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依照學生體能素質培養的創新要求以及職業崗位需求特點,選擇和配置與之匹配的教學內容。譬如:對于未來從事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生,由于其工作崗位活動范圍小且精神高度集中,可以選擇技能主導命中類或評分類項群為佳。對于未來從事康復指導工作崗位的學生,可以選擇健身氣功、太極拳等偏向身體康復訓練的有氧運動方式。對于未來從事防衛保護崗位或處理應急突發防御事件的學生,可以采用格斗對抗型或隔網對抗型訓練方式,總而言之,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設置必須基于職業能力發展所需,才能夠實現針對性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
基于職業需求導向的高職體育基本運動技能模塊是學生獲取相應職業素養的重要基本前提,常見的基本運動技能包含:力量、速度、耐力、柔韌以及靈敏,高職體育教師可以依照需要訓練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的需求愛好,采用不同的課程內容,比如:羽毛球、足球、跑步、散打、乒乓球等,最為重要的是職業體育教師在基本運動技能模塊幫助學生依照自身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選擇針對性的體育項目,為學生的持續堅持以及未來職業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顧名思義,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課程模塊在職業體能素質模塊中以體育實際崗位要求為標準,培養學生形成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身體能力。目前職業體育可以被劃分成為伏案型、站立型、運動型以及服務型四種職業類型,除了需要訓練學生的肌肉力量、核心力量、四肢協調性以及基本活動能力外,還需要針對職業特殊體能需求,培養學生的生存、發展、抗挫折能力,并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意志品質。職業體能素質模塊需要高職體育教師系統性的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遞進計劃,有層次的不斷錘煉學生的職業能力。
體育保健模塊是高職體育基于職業需求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一項新增的模塊內容,也是學生形成完整職業素養的關鍵一環。高職體育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具備相應的體育保健知識,獲取職業保健能力和運動保健素養,能夠具備預防運動損傷、進行運動損傷處理以及運動健身的能力,并熟練掌握身體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和運動損傷康復知識,使學生獲得職業崗位所需的體育文化素養。同時,高職體育教師還需要在體育保健模塊設立心理調控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教學內容,以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高職體育基于職業需求導向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必須要針對全新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執行流程形成針對性的考核評價體系,制定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標準,構建全面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案?;诼殬I需求導向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能夠對職業需求視角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成果形成科學的反饋,及時發現問題,進而對現行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與調整,推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創新課程體系建設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通過將上述設計的課程模塊設計進行有機的串聯,打造成一個系統性的教學板塊,進而形成整體性的職業人才培養推進過程。一方面,高職體育教師需要針對當前體育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和基本知識掌握能力,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保障基于職業需求的三個課程內容模塊能夠實現有序銜接和遞進培養,確保教學過程推進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另一方面,高職教師還需要對體育創新課程體系中的三個基本模塊框架進行細分,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愛好發展,進行職業能力培養的細分教育。譬如:在職業體能素質模塊中,可以劃分成為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訓練,并針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設置針對性的身體轉型體能強化教學,進而滿足學生職業能力的差異化需求。
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在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計劃以及細分課程模塊之后,就必須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深入貫徹落實全新的課程體系內容。首先,高職體育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以職業需求為切入點,轉變主觀觀念,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動探尋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和挖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其次,高職體育教師需重視實訓教學環節,結合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方式開展職業能力培養課程,幫助學生切實獲取將理論和專業技能轉化成為應用實踐的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體育專業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教學內容是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課程體系得到全面落實的核心部分,因此,高職體育教師必須基于不同職業大類的不同職業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體育課程設置。
首先,以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目標的內容課程設置應當遵循體育職業技能型人才高素質、綜合性以及復合型的應用要求,依照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流動變姿類、工場操作姿態類、特殊崗位姿態類五大職業類型開展針對性的力量、速度、耐力、關節強度以及心肺功能等訓練。譬如:靜態坐姿類的體育職業對體能的需求相對不高,但對肩頸、腰背等肌肉的力量要求相對較高,這就需要高職體育教師通過設置廣播體操、核心力量訓練以及肩頸訓練內容來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針對性培養。
其次,以推進學生職業發展目標的內容課程設置應當以項群訓練理論為指導,總結和規劃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所需的集成化需求特點,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譬如:針對靜態站姿類和流動變姿的體育職業,由于兩者均具有勞動強度大且對下肢力量要求較高的特點,高職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下肢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以及健身跑等方式來開展兩種大類職業所需的學生體育課程,提升模塊教學資源的整合,提升課程體系的教學效率。
體育教師是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體育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因此,高職體育教學要想切實發揮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型課程體系價值就必須不斷強化體育教師團隊的專業素質建設,不斷提升師資團隊的整體素質,強化高職體育教師將職業需求納入課堂教學內容當中的能力,提升高職體育教師理論轉化實踐的能力,進而為以職業修為導向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現階段體育產業的不斷擴大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給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職體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課程體系創新建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高職體育教師要以正確的理論為依據,在滿足相應基本原則的要求下,對高職體育課程體系進行創新設計,以學生職業能力需求和職業發展需求為切入點,創新課程模塊,革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內容,進而為提升高職體育學生社會適應性和職業發展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