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玲 付金輝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第一,講授型,由教師來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課就行,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應用在數據庫基礎知識類的教學,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數據庫理論;第二,獨立完成型,學生在進行學習前,做好課前預習,在上課的時候根據老師講解的重難點,對此進行多次學習,充分掌握數據庫相關知識,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第三,小組合作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布置相關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進行任務分解、分工安排以及進度規劃。其主要目的是加深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第四,師生互動型,教師要進行轉換位置,將自己作為小組成員,與學生一起探討,進行探索式的互動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數據系統原理》是信息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構建線上教學系統的時候,要對其進行全面考慮。第一,構建《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網絡環境,為《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線上教學提供平臺;第二,豐富教學資源,在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豐富網絡教學資源,提供教學大綱、教學課件以及常用的系統軟件、先進的專業技術以及相關資源的查閱與下載;第三,利用網絡技術構建良好的線上學習環境,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規劃、自行選擇學習內容,把握自己的學習進度。除此之外,提供線上討論平臺,給學生以及教師提供便利的交流渠道。
《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內容很多,涵蓋面也廣泛,因此在進行考核的時候,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推行多種考核方式,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追蹤,除了卷面成績外,還要著重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在考核的過程中,要著重學生的能力考核,在數據庫設計與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機考的方式,讓信息類專業學生熟悉信息處理的各個環節,真正領會到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創新,并將其納入考核成績中去。
網絡課程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環境就是網絡教學支持環境。網絡課程是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教材,這就需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將其劃分為多個功能模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網絡課程主要構成如下圖1所示:

圖1 網絡課程主要構成示意圖
網絡課程在設計的時候,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采用單一的演示模型,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內容進行形象化的展示,重新設計問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積極思考,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網絡課程在設計的時候,要體現人性化、個性化、合作化。人性化設計可以避免人機交互時缺少交流的弊端,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要以人為本,體現人性化特點。設計新穎的交互方式,提供網上交流、答疑的論壇平臺。例如,可以將交互按鈕設計成動態樣式,界面友好,動靜結合。個性化是網絡課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讓學生選取自己的學習資料,提高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化時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網絡課程設計更能體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共同解決問題,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1]。
網絡課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程序,它可以存儲、傳遞教學信息與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自我測驗結果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側重地進行學習?!稊祿煜到y原理》是信息類大學生的必修課,線上教學課程也需要呈現教學內容主體,然而線上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線上教學應該是導航式的。利用樹狀結構搭建課程總體框架結構,在學習的時候,學生可以使用連接進行查找學習。網絡課程層次結構如下圖2所示:

圖2 網絡課程層次結構圖
《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開發的目的是服務于教學,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模塊:第一,教學內容的講授以及學習內容的擴展;第二,開放的網絡學習環境以及豐富的學習資料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以及協作學習的平臺;第三,練習板塊,設置相關的練習題以供學生進行自我測驗;第四,交互平臺,教師及時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學生可以利用交互平臺進行探討,具體如下圖3所示。

圖3 《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線上教學系統
第一,登錄/注冊模塊。這個模塊是學生、教師、管理員的身份認證和權限功能。新生通過注冊才可以獲得合法的賬號,注冊完成后由管理員審核后,確定學生身份,將其納入到學員表中;教職工在注冊完成后,同樣需要管理員審核,并將其納入到教職工表中。因此,數據庫至少有兩個表,一是學員表,二是教職工表。不同類型的用戶對應不同的系統權限。如果是學生,系統會自動保留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師來說,教師上傳的課程等信息也會被保留。
第二,學習模塊。該模塊包含兩個小模塊,即學習內容和檢索內容。學習內容就是《數據庫系統原理》的全部知識點,有教師劃出的重難點,以及與數據庫系統相關的知識。檢索模塊是一個導航條,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線上課程中檢索相關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學習內容在進行整理的時候,需要按照教材進行劃分,然后教師要根據當前先進的技術來對其進行擴充,保證了線上課程與教材的銜接,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技術的實用性。在每一節課程學習完結后,學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來進行自測,了解對當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更改教學方案,學生可以根據測試結果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有側重點地進行復習[2]。因此,學習模塊的主要功能要快速簡單地呈現教材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構建學科知識結構圖,學生可以利用課程中的相關術語進行快捷查詢,并能跳轉到任意位置上來進行學習。
第三,在線答疑。在線答疑是線上教學課程設計的關鍵,也是線上教學的優勢。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面對很多學生,學生多教師少,教師根本無法完全解答所有學生的問題;然而線上教學就可以完全彌補這種缺陷,學生可以將問題留言給教師,教師有時間就可以對其進行查看整理,對普遍性的問題將其納入到教案中去,對于個別問題,可以用信息進行回復[3]。此外,還可以采用在線輔導的教學方式,約定時間上線,在線答疑。教師和學生利用系統本身的聊天室進行交流,可以解決教師重復回答問題的煩惱,學生也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解決,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自我測驗。自我測驗是系統的設計難點,練習測驗題目的劃分要按照章節來,每個章節的測驗都需要有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和實驗項目,并且每一章節都要準備多套題目,考試的時候隨機從里面抽取試卷,還可以進行多次考核。這里需要用到三個技術,網頁與數據庫交互,隨機抽題算法和閱卷評分。網頁和數據庫的交互可以借助ActiveX中的ADO技術,它可以在網頁中進行SQL語句查詢,實現從Web端來操作數據庫;隨機抽題算法是將教師事先規定的試題以及按照試題分布原則進行整理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試卷。閱卷系統只能對判斷題和選擇題進行評分,閱卷完成后需要將其他試題的編號連同解答情況進行整理,一并反饋給教師。教師來進行評分,從而計算出總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提高評卷效率。
第五,學習資源模塊。這個模塊主要是對教材的補充,學生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肯定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強大的資料庫作為補充。在這個模塊里,教師與管理員需要及時擴充、更新數據庫技術的最新理論、最新技術以及研究動態等,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也可以在資料庫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閱讀、下載等。
《數據庫系統原理》線上教學系統的開發使用了當前最為流行的瀏覽器、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組成的體系結構。在開發的過程中使用DreamWeaver等開發軟件,來進行網頁的設計與制作,使用PS、Flash、PPT、FireWork等技術來進行素材的制作,服務端使用ASP技術。
學生登錄完成即可跳轉到首頁模塊,首頁上有課程學習、自我測驗、在線交流、資料庫等模塊,學生只需要點擊相關按鈕就會跳轉到對應的模塊。課程指導模塊可以幫助學生快速了解該學科的性質以及學習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從學習指導按鈕可以選取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學習完成后,點擊首頁就可以退出當前模塊,回到首頁界面。
自我測驗模塊是根據學習內容來設計的習題集,包含在課堂練習、綜合測驗兩個子模塊,題型也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課堂學習要與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對應。在進行答題的過程中,答案是采取隱藏的方式放在習題集中,學生答題完成后,就會出現正確答案;如果答錯了,還會有相應的解析,學生可以及時學習并糾正錯誤。線上交流是在線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數據庫系統原理》的協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線上交流模塊給教學提供了討論、答疑的平臺,解決了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問題。在首頁上點擊線上交流按鈕就可以跳轉到該模塊,如果不在線,也可以進行留言,等到對方上線就可以及時查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肯定學生好的觀點,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4]。
綜上所述,《數據庫系統原理》在線課程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在幫助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線上教學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