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丹
在歌曲編配中,根據旋律的內容、風格、速度等元素設計并選擇適當的伴奏織體是即興伴奏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伴奏者應該掌握各種不同風格與情緒的伴奏織體,以此來提高與豐富歌曲音樂的表現力以及音樂的整體性。歌曲和聲編配是多聲部音樂中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和聲中和弦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聲方式是和聲思維具體化的體現,和聲思維則是建立在和弦編配的基礎上而構成的。在歌曲編配實踐中,和弦的位置分配、功能關系以及色彩決定了歌曲旋律的整體音樂效果,合理的和弦位置編配可以讓歌曲的整體音樂性更加穩定。和弦的連續進行形成了和弦之間的位置連接分配,并按照實踐發展中形成一定的原則和規律。和弦連接中,各聲部之間的形態要平衡,和弦連接的方式要具備合理性與穩定性,這是和弦連接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時還要了解和弦進行的意義與目的所在,這些條件都具備后才能正確運用和弦的連接規則與方式。
柱式和弦是以三個音為基礎的縱向排列為結構,并橫向發展的音樂和聲進行模式,且具有節奏短促輕盈、音樂表現沉穩堅定、氣勢磅礴,聲音飽滿豐厚、氣勢輝煌等多種不同的音樂特征。其和弦的色彩顧名思義就是彈奏和弦時根據所產生的音樂效果所想象出來的感覺,并非那種能直觀看到的顏色。其主要體現在柔和與強烈、明亮與暗淡、穩定與不穩定、和諧與不和諧等之間的關系。和弦的構成不同,營造出來的音樂氛圍也不同,進而色彩也不會相同。以柱式三和弦為例:
在和弦種類種,三和弦是所有和弦的基礎構建,和弦功能色彩獨立鮮明,在伴奏中分四類:第一種是以自然音級Ⅰ、Ⅳ、Ⅴ三個音級為正三和弦,其和弦色彩性體現在開闊明亮,清新陽光,十分的穩定和諧,積極向上的音樂效果。同時還具備節奏短促緊湊鮮明,帶有舞蹈性質的特點。第二種是以自然音級Ⅱ、Ⅲ、Ⅳ三個音級為副三和弦,其和弦色彩性與正三和弦不完全相同,相同之處在于其自身的穩定與和弦之處。但副三和弦的色彩性多體現在憂郁、暗淡、悲傷、凄美的音樂形象。與正三和弦相對形成對比。第三種是以自然音級Ⅶ為減三和弦,其和弦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和弦,色彩是比較偏向于副三和弦的音樂風格。但具有對大調主和弦或者小調主和弦以及小調屬和弦強烈的傾向性。第四種是以自然音級Ⅰ、Ⅳ、Ⅴ為基礎,五音升高半音式的增三和弦,其和弦色彩是擁有獨特聲音效果的和弦,以C大調主和弦為例,根音三音不變,五音升高半音。加劇了和弦的緊張感與突然性,極其不和諧,適合轉調,過度時使用。在歌曲旋律運用柱式和弦伴奏織體編配時,三和弦的色彩性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在調式調性內的和弦排列,分配位置上根據連接的不同方式,會呈現出不同的音響效果。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構成音樂之間的多種變化與對比。和弦之間的連接都是相輔相成的,是最根本的“穩定—不穩定—穩定”序進關系。這也是歌曲發展中所必需的條件。這幾種類型的和弦色彩在運用柱式和弦伴奏織體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柱式和弦伴奏織體自身的結構并不復雜,在其結構設置中分為縱向結構與橫向結構。它的縱向結構是整體化聲音模式,不體現依次性。彈奏方式要求整齊,各聲部音量要均衡,突出其整體性。或者根據音樂的特定要求在高音區進行突出音響效果的特殊處理。它的橫向結構是指和弦在和聲進行中的橫向發展,和弦之間的關系要合理,緊湊。其穩定性主要表現在每個和弦之間的位置分配,連接方式,進行方向等。
每個獨立的和弦都是基礎原位與多個轉位的綜合體模式,同一級數屬性不同位置的和弦,產生的音響效果也不同。以C大調主三和弦為例,原位Ⅰ和弦do、mi、sol,第一轉位Ⅰ6,一級六和弦mi、sol、do,第二轉位Ⅰ46,一級四六和弦sol、do、mi。和弦原位及轉位的運用與連接決定著和聲進行的密切關系。在和聲進行中,和弦轉位可以使和弦連結更具備連接性。但相同位置的轉位和弦始終是跳躍方式的排列特點,依舊不具備連接性。為了讓和弦連接進行能夠產生真正的連接,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必須共同合理運用,從而使音樂的色彩更加豐富。在歌曲編配伴奏織體運用中,轉位和弦與原位和弦之間的連接關系促使聲部平穩,讓和聲功能進行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柱式和弦伴奏的指法也會因為出現轉位和弦的連接而具備了流暢性。
和弦的連接方式概括為從一個和弦到另一個和弦的功能進行。在和聲功能進行時,柱式和弦連接的基本原則表現在聲部之間的平穩性,它是和弦連接的基礎與核心。除了低音單旋律聲部外,其他的和弦音聲部之間都要穩定。除此之外,和弦連接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在連接時,多用于平行音保留與級進方式。避免跳躍性模式出現。在歌曲和聲編配中,柱式和弦之間的連接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如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和弦位置合理的分配,是決定歌曲整體音樂效果的關鍵所在。以C調三和弦Ⅰ—Ⅵ—Ⅳ—Ⅴ—Ⅰ和聲功能進行為例,來進行和弦連接種類的分析:
第一種為相同位置的和弦連接,這種和弦的連接方式體現在同時出現相同的原位和弦功能或者相同的轉位和弦功能方面:
A.Ⅰ—Ⅵ—Ⅳ—Ⅴ—Ⅰ
B.Ⅰ6—Ⅵ6—Ⅳ6—Ⅴ6—Ⅰ6
C.Ⅰ46—Ⅵ46—Ⅳ46—Ⅴ46—Ⅰ46
以上三種功能連接方式中的五個和弦均為相同位置的和弦,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就近位置連接或者以共同音符進行連接。和弦之間距離相對較遠。和弦連接特征均為不同和弦運用相同的和弦原位位置連接,這種相同位置的連接方式跳躍性強,缺少直線型的連接性質。和弦之間連接不緊密,會或多或少影響歌曲的穩定性。此和弦連接方式在歌曲織體編配運用中相對不適合。
第二種為不同位置的和弦連接,這種和弦連接方式體現在同時出現不同位置的原位和弦功能與轉位和弦功能方面:
A.Ⅰ—Ⅵ6—Ⅳ46—Ⅴ6—Ⅰ
B.Ⅰ6—Ⅵ46—Ⅳ—Ⅴ6—Ⅰ6
C.Ⅰ46—Ⅵ—Ⅳ6—Ⅴ—Ⅰ46
以上三種功能連接方式中的五個和弦均為不同位置的和弦,彼此之間具有明顯的就近位置連接或者以共同音符進行連接。和弦連接特征為不同和弦運用和弦原位與轉位同時出現的連接方式,它可以將和弦的位置分配相對連成一條直線,促使和弦之間連接得更加緊密,并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和聲連接進行。此和弦連接方式稱為和聲連接法,特點是和弦連接平衡和諧,位置跳動不明顯,易于彈奏,比較適合運用于歌曲伴奏織體編配中。
和聲編配進行中柱式和弦之間的連接關系與方式既然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同時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彼此之間的連接關系必須具備一定的規律性與原則性,而且和弦之間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關系也是推動和聲發展重要因素。
以柱式和弦為例,在前后兩個和弦如果彼此沒有共同和弦音的情況下,一定要運用就近位置的連接方式,例如:Ⅳ→Ⅴ,如果四級使用的是原位和弦的話,那么五級就要使用第二轉位,不可以直接使用原位。兩個原位和弦會體現出跳躍性。如果前后兩個和弦彼此之間具有共同和弦音的情況下,要共享前后兩個和弦的共同音,所謂的共同音還是要根據和弦之間連接的位置決定,會出現在上方音,中音與低音不同的位置。但一定要以共同音為基礎,將和弦固定在同一位置。例如:Ⅰ→Ⅵ,一級和弦如果是原位的話,六級和弦就要運用第一轉位。這樣根音和中音就形成了一條直線型的連接,促進和弦之間的連接。
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特點是利用和聲的功能色彩及節奏變化來表現音樂形象。柱式和弦伴奏織體在歌曲伴奏中應用是十分廣泛的,相對于分解和弦與琶音類伴奏織體音樂效果更為飽滿,堅固并有立體感。在歌曲伴奏中,當旋律進行時,柱式和弦除了其自身的音樂效果外,還充當了節奏的角色,并起到了穩定節拍、速度的作用。當旋律出現了長拍音符時,柱式和弦伴奏織體可以編配成以補充長音延長空位設置,和弦功能可以在同一個位置上重復彈奏。也可以加入轉位和弦的補充,與原位和弦相結合,進行上下,前后連接,再根據歌曲的需要進行強弱的處理,增強柱式和弦的起伏性。在編配抒情性旋律風格的歌曲時,柱式和弦彈奏要輕柔,舒緩。在編配歡快,熱情,激昂旋律風格的歌曲時,柱式和弦要彈得有力,飽滿,節奏鮮明。
以C大調Ⅰ原位和弦為例,四分之四拍子為節奏依據。常用柱式和弦伴奏織體的類型有以下分類:第一種是基礎類型伴奏織體。

譜例中第一小節中的柱式伴奏模式類型為重復式伴奏織體,具有明顯的節奏性,節拍節點分配明確,均勻,體現出一種平穩與行進步伐的特點。其伴奏音型常用于旋律與節奏相對比較簡易或者是進行曲風格的歌曲,速度為適中。例如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用不落》、《共產兒童團歌》等。如果在節奏密集,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彈奏重復柱式伴奏織體,會呈現出一種活潑,熱烈,興奮,激進的音樂效果。例如歌曲《小小少年》、《喀秋莎》、《瑪依拉》等。這種重復式伴奏織體運用單一的柱式和弦來搭配歌曲旋律的伴奏方式與作品風格本身形成了相互對應的音樂效果,起到了襯托情緒的作用。第二、第三小節中的柱式伴奏模式類型為帶低音的和弦伴奏織體,由一個單獨的低音加和弦模式轉換到八度的低音加和弦模式,跟音厚重突出,襯托聲部的和弦相對平穩稍弱。節奏變得松緊有弛,與歌曲的主旋律形成三個聲部的對比,具有明顯的層次性與聲部感。增強了伴奏織體的推進音樂情緒的表現力。其伴奏音型常用于歌頌抒情風格的歌曲,表現出舒緩、深情、憂郁的音樂情緒,如《故鄉的親人》、《三套車》等。還可以用于氣勢恢宏風格的歌曲,表現出堅定有力、莊嚴宏偉、飽滿激昂的音樂情緒,如《歌唱祖國》、《長江之歌》等。雖然低音聲部只有一個單音或者一對八度音,但對確定和聲的音響與功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低音聲部保持在和弦的根音時,上方的襯托聲部無論哪個位置的和弦,整個節拍的重音相對都是落在低音聲部上。這樣既有了柱式和弦的節奏感同樣使整個伴奏顯得更平穩。此種伴奏織體易于彈奏,也被廣泛使用在歌曲伴奏中。
第二種在基礎類型伴奏織體的基礎上進行節奏上的變化,首先是拍數上改變,在四分之三拍或者八分之三拍的節奏上中,低音突出一些,加入和弦進行后,讓音樂更具緊促性,并帶有強烈的不平衡感。此伴奏音型也具備明顯的舞曲風格。如肖邦的圓舞曲,如果重拍在第二拍或者第三拍上就是瑪祖卡風格的舞曲類型。在歌曲類型中運用得更加頻繁。速度稍快時表現出了向往、美好、抒情、優雅的音樂情緒。如《我和我的祖國》、《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愛祖國的藍天》等。速度稍慢時,表現出了舒緩、回憶、憂郁的音樂風格,如《山楂樹》、《雪絨花》。其次是在音符節奏長短變化上,會分數多種不同情緒、體裁、旋律的音樂風格。如:探戈、倫巴、桑巴、哈巴涅拉、波羅乃茲、恰恰、波薩諾瓦、迪斯科等。當然,除以上類型外,還可以根據歌曲旋律以及大小調式之需要,將伴奏織體進行變換。產生出更多,更適合的伴奏織體類型。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在和聲編配中對柱式和弦織體伴奏的分析研究,闡述探討,整理歸納出柱式和弦在即興伴奏編配中的基本運用連接模式與設置方式的應用,并運用實例來進行拋磚引玉,以此來表達和弦之間的連接關系與方式。當然,即興伴奏是綜合素質的反映,只有具備了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能,掌握了必要的和聲理論知識,以及具備了一定的音樂感受力、理解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并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的鍛煉,而獲得鋼琴即興伴奏的技能,才有助于即興伴奏能力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