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民勤 733399)
在中職學校財經專業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需要融入建構主義提倡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呈現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讓中職生成為財經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習對象,通過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自主式學習、情境式學習,讓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鍛煉專業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為之后參與專業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在中職學校財政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獨立統一,改變以往單方面信息傳輸的方式,而是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師生、生生互動中促進中職生的個性化成長。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是影響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核心因素。很多中職生是由于中考失利、缺乏學習興趣等原因選擇中職學校就讀的,同時部分教師認為中職生的文化知識基礎比較差,平時的文化課、專業課教育活動只要維持課堂教學秩序、端正中職生的學習態度,就能夠提高專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這種教育理念根本無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在中職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上課前缺乏對于備課的重視,會直接向學生講解課本知識、專業技能,沒有圍繞中職生的基礎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合理制定專業教學方案與目標,這些都成為影響中職學校有效課堂教學的因素。除此之外,中職學校是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而且中職生在結束學業生涯之后會直接投入到社會實踐工作中,但是在實際的專業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缺乏關注國家、社會發展動態的意識,自身的知識儲備無法實現更新換代,導致書本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活動無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缺乏科學的統籌規劃,這些都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經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在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意識較差成為影響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成長階段,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與分辨能力,很容易受到他人思想、行為的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中職生很容易放低對自己的要求,缺乏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影響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在中職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展示出建構主義理論知識的優勢和作用,課堂教學無法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之中,對于自己的學習、未來的工作以及人生缺乏科學的規劃,不利于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
在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專業課程,保證公共基礎課與專業技能課比例的協調性,但是在實際的中職課堂教學活動中,專業課程建設不夠系統化。由于校內實訓場地較為有限,中職生缺乏充足的實踐時間,不利于提高中職生的實踐能力,導致他們無法靈活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建構主義視域下的中職學校課堂教學需要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但是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中職學校的產教融合度、校企合作認可度有待提升。這些都不利于提升中職生的職業能力與道德修養。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能夠為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提供先進的教學觀點與理念,改變以往灌輸式的專業教學形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來講解專業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我國課程改革工作的重要理論基礎,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建構主義基于“批判死板教學”的立場,提出了一些新型、科學的教學理念,無論是教學條件、教學方法還是教學主體、教學目的方面都展開了全面化的詮釋,較為注重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自主性、能動性,對學科知識展開“意義建構”,讓學生成為一個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實踐者與學習者。同時,建構主義較為重視把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對象,對課程知識進行建構、探究,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要成為一位指導、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教育者,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生動的問題學習情境,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探索、思考,促使生生、師生間的互動。另外,建構主義較為提倡主體性原則、活動性原則、建構性原則,不再采用單一化的教學評價形式而是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獲得綜合化發展。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能夠為課堂教學改革指明道路,鼓勵教師創新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在師生互動模式下建構豐富且生動的課堂,以此來展現學生的建構學習過程,展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思想。同時,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于教學主體、教學評價、教學模式、教學環境展開了詳細化的闡述,較為關注促使學生個性發展、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努力與學習的具體方向,讓學生有目的性地探索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把“賦予教學與學習的發展性、工具性”作為發展方向,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之下展開學習,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處于一種動態發展的狀態之中,不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引導學生系統、自主地構建知識體系,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模式,注重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展開個性化學習,在體現學生學習地位的同時引導他們更為扎實、全面地掌握課程知識,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除此之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更為關注實踐教學,通過為學生設定情境、組織活動、展開多元評價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拓展課內知識,進而豐富學生的課程知識結構,培育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利用提問引導學生建構思維模型和知識模型,促使學生獲得成長與發展。
在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一定要注重提升中職教師的綜合素養,使他們能夠了解當前最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育方案。這樣教師才能夠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人生道路中的榜樣人物,實現師生之間的共同發展與進步。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自身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所以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和道德修養,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生活中都要積極做到影響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體現出建構主義理論的優勢與作用。中職教師需要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其中信息化教育、面向全體、以人為本、民主教育、終身教育理念都是建構主義理論知識的范疇。教師只有充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夠提高中職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教法”,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法”,這樣才能夠實現教與學的相互融合,構建高效化課堂教學活動。同時,中職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我知識儲備,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講解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還要了解社會發展趨勢,為專業課堂教學活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新鮮血液,豐富自身的個人情感與素養,這樣才能夠提升中職教師的能力素養、知識素養、觀念素養、職業素養,促進中職生順利學習與成長。
建構主義視域下,學校需要不斷完善課堂教學體系,讓文化課活動、專業課活動更加有針對性、目的性,增強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明確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目標,即中職學校的教育職責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的勞動人才,促進中職生的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增強綜合職業素質。只有在完善的教學體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中職生才能更加輕松地投入到職業生涯中,為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由此,教師一定要在設定教育目標時設立能力目標、職業目標、實踐目標,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增強中職生與時俱進的能力,提升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促使他們從中掌握更多的新方法與新理論。同時,教師需要選擇最佳的課堂教育模式,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注重課堂教學用語、課后反思,引導學生在探究、交互、合作中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使他們積累更多的知識經驗、學習經驗、實踐經驗,將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樂于探究、積極合作、自主參與,增強中職生的競爭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從中掌握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與方法。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課堂教學活動更加注重互動性、交互性、探究性、合作性,在日常課堂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和學生多互動、多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在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活動的情境性、合作性,讓學生圍繞真實的工作情境、標準、要求,全面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將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升中職生的職業素養與道德修養。同時,在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觀點開放、教育民主,要注重自身的神態、語氣、語調,增強對于中職生的鼓勵與支持,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自信心與積極性,使其自主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這樣才能夠展示出建構主義的優勢與作用,實現教育活動情感方面的交互性,建構融洽、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展現出中職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增強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思考和辨析問題的能力,充分提高他們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從而使師生之間共同建構高效化的課堂學習活動。
在中職學校財經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強化中職生的自我管理,讓中職生能夠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這樣才能夠展示出建構主義的優勢與作用。中職生在結束學業生活之后,會從“學校人”轉變為“社會人”,所以教師要讓他們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成為一個有使命感、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要明確自己所需、所學,學會自我總結與反饋,鍛煉中職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且教師要幫助中職生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念,學會重新審視自己,對自己有全面、準確的認知,對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不足進行調整與改正,以便掌握更多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將來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另外,要想提高中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校、教師要為中職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強化硬件、軟件環境建設,設立完整的規章制度,定期組織一些專業技能比賽活動,營造一種競爭型、學習型的學校氛圍,調動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將自主、積極學習看作一種日常習慣,真正落實建構主義理論知識,提升中職生的道德修養,這對于中職生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建構主義視域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校、教師需要為學生科學設定專業教育方案和策略,實現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活動的進一步融合,同時圍繞中職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職業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教育理念與授課方向,讓中職生在掌握文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同時鍛煉自己的職業能力、道德修養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身的綜合化發展,以便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勝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