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平
初中所學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所以結合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教師可以積極利用數學知識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但是目前此項教學活動并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因此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借助數學學科的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引導,這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要求,對促進學生的成長能夠發揮出積極促進作用。但在應用過程中,此項教學活動并沒有得到有效開展,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對德育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部分教師還在堅持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他們將重點放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教學上,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導致教學活動很難發揮出理想效果。即使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但是大多也僅僅局限于口頭上的簡單講述,并沒有發揮出理想效果,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錯誤的認為德育教育并不是數學教師的職責,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科的德育教育意義,由于個人對德育教育缺乏正確認知,所以導致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受到很大影響,也是目前初中數學德育教育不能得到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對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要有清醒認識,否則很難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也無法使課程教學發揮出德育教育價值。因此在目前的教育實踐中,要想實現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目標,就必須要首先改變初中數學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這是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忽視了這一點,教師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探索都無法發揮出理想價值。
在數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這是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對大多數教師而言都是一種陌生的教學方式,所以此項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借助完善的德育教育體系來推進,但一些學校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沒有形成完善的數學學科德育教育體系,這導致教師很難準確把控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而且目前數學學科開展德育教育,想要實現什么樣的教育目標也沒有非常明確的要求,這就導致教師面臨著有心無力的狀況,因為在目前的教學背景之下,初中階段學生還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壓力,這就導致教師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可能將過多時間和精力應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上,如果沒有詳細的數學德育教育體系,對教學活動加以規范,對教學任務繁重的初中數學教師而言,他們很難積極將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之中,這些問題是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這對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會形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學科德育是一種新的德育教育理論,在這種教育理論下,教師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都需要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的功效。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師對德育教育的相關理念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且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并沒有積極展開對德育教育相關理論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很難將德育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而且隨著目前升學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學生和家長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應付考試上,對教師開展學科德育教育也缺乏配合的默契度,這些都是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只有充分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更有效地開展立德樹人教育活動。但在目前,由于相關教育理論存在嚴重的缺失,所以教學活動很難發揮出理想效果,這迫切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教師的引導,借助積極開展教育理論培訓來改變目前的狀況。
借助數學教學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這是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對數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為了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對數學教材進行研究,在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從德育教育的角度對教材中的德育教學內涵進行深度挖掘,才能將德育教育與數學教學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對學生有針對性地引導。這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平時的時間對目前初中所使用的教材進行研究,結合每一個知識點背后可能蘊含的德育教育理念來展開教學探討,幫助學生從中感悟到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以初中學生在幾何學習過程中最早接觸的“對頂角”為例,其中就蘊含著德育教育的相關知識。數學學科非常注重推理的過程,如何才能驗證對頂角相等,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數學教學問題。教師就可以借助引導學生推理對頂角相等這一概念來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相關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測量或旋轉對比的方法來驗證,在引導學生推理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推理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推理活動活動盡管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在實踐中難度很大,只有拿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理論依據,才能推理出相關結果。在初中學生未來的成長之路上,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現實的問題,解決問題都要充分利用推理的方法,所以教師將推理的方法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開展課堂教學,就能取得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更好融入對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階段學生所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行的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學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而展開,所以教師對學生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應用來積極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能使教學活動發揮出理想效果。
以學習統計圖的相關知識為例,統計圖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借助統計圖,人們可以非常直觀地認識數學問題中所涉及的比例關系,對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數據分析以及輔助決策都能發揮出積極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借助統計圖相關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導。例如我國現行的人口政策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相關政策與學生接受教育也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統計圖的相關知識,結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全國各省人口數據來制作統計圖。借助對圖形的觀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各省人口存在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在學生分析的過程中,滲透我國現行的人口政策以及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目前人口問題的復雜性,使他們能在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國家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認識,這有助于課堂教學發揮出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大教學研究和反思力度,充分結合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選擇好切入點,組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更好提升初中數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借助參與課程教學提高德育水平,也能幫助教師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都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想要實現對學生有效的德育教育,對教師個人的言行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嚴格約束自己,他所開展的德育教育就很難發揮出引領作用,因為學生會借助自己的觀察來認識教師,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老師言行不一致時,教師所開展的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動都會失去開展的意義,這一點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在數學課程開展過程中,每一個教學細節都能與德育教育充分融合。因為數學學科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在解答問題或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出現一點細微失誤,就有可能導致問題解答出現錯誤,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自己的嚴格示范來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并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導。
例如在初中階段學習二次函數相關知識和圓與直線位置關系等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展開對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答,教師在教學時就要特別注意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規范操作,借助自己嚴謹的態度來提高學生對分析問題和作圖的重視,使學生被教師嚴謹的治學風格所感染,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認識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之后,他們就會嚴格按照標準的流程來繪制圖形展開分析,借助規范操作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熟練掌握了這種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未來工作過程中的工作態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將數學學科教學活動與學科育人教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為未來融入社會打下基礎,當學生具備了這種精神之后,他們在今后參加學習和工作過程中都會更快適應。
學生學習和以后的工作中,依靠單打獨斗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因為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需要每一個學生都具備非常強的協作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這一現狀有清醒的認識,要將德育教育充分滲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為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探究活動中提供便利條件,只有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選擇,強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才能更好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教學史,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能夠真正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實踐中得到有效應用,這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不斷強化的教學理念,也是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積極探索的一項教學內容。所以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來展開立德樹人教育,引導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的認知,并積極和其他同學配合完成教師所安排的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得到發揮,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的技巧,這對學生的成長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極大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
例如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是初中數學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普遍感覺難度較大的知識點,為了充分激發出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初中數學教師就可以結合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來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教師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基礎,為學生做好小組劃分,確保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名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帶領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展開對三角形知識的學習與探索。由于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能夠結合他們獨特的心理認知特點,做好對小組成員的幫助,共同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所以利用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每一個小組成員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都會積極融入團隊之中,為完成教師所安排的探究性教學任務而共同努力,只要教師能夠從德育教育的角度對學生做好引導,就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對此項教學活動進行研究,認真總結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素材,認真做好教學設計,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幫助他們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使個人的數學成績和德育水平都能得到大幅提升,掌握與他人友好相處和共同協作的方法,而且學生在掌握了這種方法之后,他們也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日常生活與學習,更加注重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其他同學互相配合,這有助于使課程教學活動發揮出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引領作用,也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到互助的力量。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校所開設的每一門學科都有非常強的教育意義,認真學習都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作為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一門應用性學科,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積極將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就能將課程的育人功效充分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初中數學課程能夠真正發揮出育人的功效,強化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應用,但是由于數學學科知識點學習難度較大,學習的過程過于枯燥,這導致一些初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學科普遍缺乏學習興趣,這對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借助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應用,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課程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能使學生正視數學學科的學習,并積極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這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之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科育人的相關教育理念缺乏正確認識,這導致教師的教學水平在短時間內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借助德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為了適應立德樹人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會不斷加大對最新教育理念的學習和探索力度,在應用相關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得到大幅提升,這有助于教師更加適應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學。
數學學科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所以教師要積極將數學知識與實踐活動密切結合起來,不斷加大對德育教育理念的學習和應用,改進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巧妙地將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實踐之中,實現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數學德育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