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理解是中考題型的“重頭戲”,也是學生取得高分的關鍵題型。文章通過采取切實有效的解題教學策略來探析如何提高中考閱讀理解的實戰能力,以此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解題能力和得分率。
關鍵詞:閱讀理解;問題分析;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羅志彩,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大湖初級中學。
閱讀理解是中考題型“重頭戲”,也是學生取得高分的關鍵題型。它既能體現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又是考查學生分析、歸納、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分值為45分,所占分數比例高,素有“得閱讀者,得英語天下”的說法。中考閱讀語篇內容豐富多樣,涉及面廣泛,所選語篇均是以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為主,與學生的認知和經驗相匹配,體現健全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裁大多分為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適合中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英語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采用直接講解、間接滲透、學生互相交流等方式,向學生介紹和示范不同的英語學習策略,創設有利于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語言實踐活動。因此,教師應該聚焦閱讀解題教學策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閱讀解題能力,進而提高閱讀理解的得分率。
一、“厲兵秣馬”做好閱讀理解前的準備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理解亦如此,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除了具備豐富的認知經驗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分析、歸納、判斷和推理等思維能力。因此,做好閱讀理解各項準備工作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條件。為此,教師需教導學生做好以下工作:
(一)備好充足的詞匯量
詞匯是構成英語語言的基本單位,充足的詞匯是閱讀理解必備的條件。教師在閱讀理解前,應要求學生儲備大量的詞匯,考前抓好詞匯的背誦和記憶,最好能夠結合語境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詞匯。此外,平時也應該進行詞匯測試,多次重復,防止遺忘。單詞背誦最好能歸類背誦,這樣有助于加深印象和記憶,比如,衣服(clothes)類、月份(month)、星期(week)、情緒(mood)等,也可以按詞性進行歸納,即: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歸納。
(二)積累各種句式結構,夯實基礎
句子是構成段落和語篇的元素,在閱讀語篇時候,教師應教導學生認真整合各種句式,比如,6種基本簡單句型、各種復合句、并列句以及特殊結構的句型。因為這些句式和句型都有可能出現在語篇當中。
(三)熟悉各種語篇體裁,針對性訓練
中考所選的語篇體裁大多是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懂得各種體裁的特點,比如,記敘文關注的是: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和結果,以時間或空間為線索,按事情發生的順序開展故事;說明文則以說明對象為主,通過各種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征、用途以及意義等;議論文則包含論點、論據、論證為三大要素,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論證論點。
二、“優化策略”聚焦閱讀解題的方法
英語新課標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對于提高學習效果十分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優化復習策略,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的幾種能力: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獲取語篇信息進行的簡單推理和判斷、梳理語篇基本結構和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度。在解題時,良好的解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定位閱讀方向,提升閱讀解題實效。為此,教師在閱讀解題時可按如下策略教學:
(一)抓題干,速解題
題干是閱讀理解的風向標,也是題眼,是閱讀理解解題的看點。首先,閱讀題干,抓住關鍵詞。然后,以此為線索,用泛讀和查讀的方法快速找到與此相關的語句、段落,準確指出關聯的相關信息。最后,針對性地閱讀對等的語句和段落,確保閱讀有實效。比如,對于廣告、銷售、航班時間表等圖表的題目特別適用。
(二)定主題,懂大意
主題是閱讀的主旨大意,定下主題有助于理清文章脈絡,懂得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題均是對全文進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可直接從主題句提取。如果有的文章沒有主題句,則需要考生根據文章大意自主歸納。
(三)猜詞義,提速度
考生在閱讀文章時,常碰到一些生詞,考生可以通過構詞法、聯系上下文、常識、定義等已知經驗確定詞義,順藤摸瓜理解詞義。而不能因為生詞望而生畏,固步不前,影響閱讀。
(四)養習慣、結碩果
教師平時應該注重閱讀訓練,養成默讀的良好習慣,切記避免出現唇讀、指讀、回視等不良習慣,以免分散注意力,導致閱讀速度放慢和獲取信息的完整性。
三、“有的放矢”提高閱讀解題的能力
針對不同的題型,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樣。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熟悉中考閱讀各種題型的類型和特點,以便有的放矢,強化實踐,熟能生巧。以下按不同題型采取不同的復習指導:
1.細節理解題。針對細節理解題型,應該先看題目,帶著問題去讀文章,找答案,特別當問題中出現wh-的疑問詞:what(什么)、where(在哪里)、when(何時)、why(為什么)、who(誰)、How(如何)等時,應關注,后迅速在語篇中尋找答案。比如,2020年福建中考題51題,“After knowing the project was still in need of money, Claire_____. A. raised $25,000. B.asked for more help. C. sold old newspapers. D. donated half the cost.”本題就是細節理解題,根據題干中的“still in need of money”查讀原文,可以知道有效信息出現在第二段,原因是學校董事會只提供了五分之一的費用,所以短缺了一些,根據文中語段Claire組織一群孩子和成年人去籌集剩下的費用,可知,他去尋求更多的幫助,故選B。細節題理解必須在文章中找到依據,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2.主旨大意題。語篇都有主旨大意,即指中心思想。在考查這類型題目時,考試應該把握全文大意,突顯文章主要講解什么。方法如下:(1)抓主題句。很多語篇的主題句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段落也有子主題句,抓住了主題句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高頻詞。經常發現文章的主題詞反復出現,它就是高頻詞,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意義。比如,2021年福建中考題第60題:“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Will Robots Become Creative B. Should Humans Trust Robots C. Will Robots Do Harm to Humans? D. Should Humans Do Things Themselves?”本題就是屬于標題歸納。通讀全文,知曉本文主要討論了機器人是否給人類造成威脅,人類是否繼續相信機器人。因此,正確答案應該選B.
3.推理判斷題。推理判斷題是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必須依據已有的經驗和背景知識,充分調動積極的思維能力去分析、判斷、推理出正確的答案。此類題型主要按以下方法:(1)推斷文章內容。學生不僅要懂得理解語篇字面意思,而且還要理解潛在的含義,根據文章的提示,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2)利用排除法。推理判斷有時不一定按原有思路去思考,可以運用相反的思維方法來合理推測,可以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與文章不可能的選項,最終選出可能性最大的答案。此類題目難度較大,推理時切記不摻雜個人觀點,避免與原作者意圖相背離。比如,福建中考2021年閱讀理解50題,本題題干是:作者列舉應用軟件是為了____.本題為寫作目的題,需要根據文章進行推理判斷才能得出答案。“A. show a result. B. have a discussion. C. give some reason. D. provide some example.”,根據語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Now take a look at the apps for inspiration! ”,句意是我們看這些軟件是為了我們能找到一些靈感,因此,判斷此句應該提高一些例子作參考。故選D。
4.文章結構題。近年來,對梳理文章結構已然成為中考閱讀理解的熱門題型。這既考查了學生能梳理文章脈絡關系,又考查了學生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判斷。針對這種題型,應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之上,找對全文主題句與段落子主題句或關鍵詞進行比對,梳理清楚各個段落的邏輯關系。一般文章結構為總—分—總或總—分或分—總,多見在議論文體裁當中,學生需要對語篇框架結構統一梳理、比對、歸納,最后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5.代詞指代題。代詞指代就是在題干中常出現“it”或“them”指代什么內容,通常答案就在距離改詞最近的上下文中,目標信息通常為名詞或名詞短語等。但值得一提的是,所指代的內容是人還是物為重點分析對象。比如,2020年福建中考52題: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A. Solar panels? B. Second-hand books C. Shoes? D. Donations.
首先,判斷所畫線詞所指的內容為物,然后從代詞的前后查找信息,所指代的內容為前面一句“They sold their second-hand books, put on talent shows and asked for donations.”從句子可以得出的答案為捐贈。因此,答案為D。
6.圖文轉換題。此題型重在考查學生讀圖與原文相匹配的能力。
首先,學生應認真看題干的4幅圖以及所要求的讀圖目的,認真讀圖,理解圖片所描述的內容,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其次,再讀原文,查找和圖片相關的信息,即所查找的圖片信息與原文哪段落、句子有關聯。最后,將文中信息與圖畫信息相結合,得出正確答案。比如,2020福建中考英語閱讀53題“Which picture shows the change of the electricity cost after the use of solar panels? ”(圖形省略)。本圖主要描述的是根據坐標說明電費(cost)支出變化圖。通過讀圖可以看出,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電費支出的變化情況,查找到原文的關鍵信息是在第三段“the group paid for the solar panels. which now provide one-fourth of the school's electricity needs—saving the neighborhood thousands of dollars”。可知,學校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后,用電成本隨之降低了。因此,正確答案選C.
7.閱讀還原題。福建中考還有一種題型就是閱讀還原題(五選五),這種題目的特點就是:選項可分為主題句、過渡性句子和注釋性句子。主要考查學生對主題內容、文章結構和上下邏輯關系的判讀。首先,指導學生應該先讀懂5個選項的意思。然后,通讀全文了解大意,對空缺的內容先不搭理,跳過略讀。接著,試一試代入所填寫的答案,最好能找出最有可能性的答案先固定下來,先易后難,逐步代入,直到全部完成。最后,回讀文章,再次確認,看意思是否符合上下文的意思。總之,既要關注關鍵詞,也要關注過渡詞法和邏輯推理。
四、“把握方向”選好閱讀理解的語篇
縱觀近幾年福建的中考閱讀理解題,所選的語篇內容均是以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為主線,試題內容充滿了時代特征和生活氣息,語篇材料新穎,耳目一新。因此,教師在平時練習閱讀理解語篇時,應定位語篇內容的方向為:
1.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關注社會熱點與生活實際,貼近時代脈搏。
3.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比如,2020年福建中考英語閱讀的D篇以介紹嫦娥四號又一次成功以及搭載空氣、水、土壤和植物的實驗,向世人展示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驕人成績,使得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
綜上所述,中考閱讀理解是考驗學生能力的重要題型,是學生取得高分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探索有效而實用的閱讀理解策略來提高學生解題實效;作為學生,應該在指導的基礎上,夯實基礎,強化訓練,提高實戰能力,做到師生的和諧統一,中考閱讀理解的得分率將迅速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