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亦美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福建 漳州 363105)
不同體裁的歌曲,在表現形式與風格類型及藝術特征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需要通過旋律與速度及曲式等方面,將其音樂特征充分體現出來。鋼琴伴奏是一種實踐藝術,尤其是各種歌曲的鋼琴即興伴奏,要求伴奏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扎實的理論基礎,確保歌曲音樂特征充分呈現。因此,需加強伴奏實踐訓練,盡快培養鋼琴伴奏應用型人才,促使鋼琴即興伴奏的作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鋼琴彈奏的正確方法與基本的應變能力,唯有進行長期訓練,才能鞏固與完善。鋼琴的技藝性較強,要想彈好歌曲鋼琴即興伴奏,正確的彈奏方法與有層次感的觸鍵方式和合理使用踏板,以及良好的和弦、琶音、八度、音階等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應當注重自身鋼琴基礎的夯實,并加強鍵盤和聲的練習,養成正確的和聲思維,熟悉各調性和聲的音響效果,從而能夠靈活應對各調性與調式的歌曲。
歌曲鋼琴即興伴奏需要在靈活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伴奏者拿到歌曲后,首先需及時通過視唱了解歌曲的結構與速度及風格和思想內容、調式調性等,在鋼琴彈奏前,應在腦海中能夠預先構思和聲的音響效果。拿到歌曲后,如果出現注重調性忽視調式的問題,比如利用宮調式配彈徵調式的歌曲,利用G 大調選配和弦彈奏E 小調的歌曲,會促使整體音響效果不盡理想。尤其是前段徵調式與后段宮調式交替的民歌,和弦的選配應當注意,不僅需看結束音,還需了解結束音與旋律中骨干音是否保持一致。因此,需在理論上明確各調式的和弦功能關系,客觀音響也是尤為重要的判斷依據。如《長江之歌》等抒情歌曲的和弦選配,不必選用較強的和聲力度,在調性穩定清晰的基礎上,合理使用副和弦與附屬和弦,促使和聲色彩更加豐富。
鋼琴為多聲部的樂器,音域寬廣且力度層次的變化細膩,不同伴奏音型的表現特色存在明顯的差異。歌曲通常包含多種音型的選擇,需根據歌曲的速度與風格及情緒等要素合理選擇音型。如柱式音型有肢體豐富與強有力等特征,適用于情緒激昂與節奏穩定的進行曲式歌曲。在選擇舞蹈性的歌曲時,盡可能選擇一些情緒展現相對較為熱烈并且旋律本身具有跳躍感的、節奏明快的歌曲。在分析舞蹈性音樂的跳躍音型時,發現其更加適用于全分解式或半分解式。而如果是抒情歌曲,由于抒情歌曲中情感是十分細膩的,并且旋律起伏相對較大,則需要選擇全分解式或半分解式的相對緩慢的柱式音型。在任何一首歌曲進行表達之前,其歌曲的伴奏都直接展現了歌曲本身的思想內涵以及情緒。為此,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夠掌握情感的實際內核,才能夠確保情感與歌曲風格及內容節奏相吻合,提高伴奏音型的整體表達效果。
由于在鋼琴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不同類型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常見的有在進行歌曲演奏時,出現了記錯反復記號、音響失控等等,這就需要伴奏者本身的反應能力十分良好,并且伴奏者應該具有非常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適應能力等,不會因為相對較小的紕漏直接影響到音樂表達的完整性。加強實踐經驗總結與教訓積累,克服演奏中的緊張感,不斷帶動歌曲鋼琴伴奏水平的提升。
進行曲式的歌曲,以2/4 或4/4 的節拍為主,有節奏鮮明與強弱拍規律交替及強調節拍重音和結構整齊對稱等特征。根據應用場合的不同,可將進行曲體裁細分為葬禮進行曲與音樂會進行曲及隊列進行曲等,伴奏特點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一是隊列進行曲: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等歌曲,該類曲式體裁的結構整齊對稱,節奏鏗鏘有力,旋律高亢明亮,情緒堅定激昂。二是葬禮進行曲:該類體裁有情緒悲壯與節奏平緩及旋律莊嚴肅穆等特征,如門德爾松《無詞歌》第27 首與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三樂章等樂曲。三是音樂會進行曲:音樂會進行曲具備進行曲的基礎風格特征,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等,雖然有著進行曲的名稱,采取了諧謔曲的寫法,但此曲不適用于隊列行進音樂。因此,作為音樂會演奏的曲目,通常不具備即興伴奏等問題。
在抒情性歌曲的伴奏中,要求對伴奏歌曲的段落結構與旋律等音樂構成要素有著明確的了解,圍繞歌曲的風格,合理選擇伴奏音型,將和聲效果分解在鋼琴織體的伴奏音型中。伴奏音型包括旋律性復調織體與琶音織體和分解和弦織體及柱式和弦織體等,需圍繞歌曲的風格,將不同的織體合理融入各節奏變化中。任何歌曲的即興伴奏,都會運用到多種音型織體,在歌曲的前奏與間奏及高潮或結尾等部分,都需要找到特定的伴奏音型,以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尤其是歌曲高潮部分的第一段與第二段,都需要選擇不同的即興伴奏音型。要求鋼琴伴奏者在伴奏前,加強對歌曲藝術特征的了解,根據歌曲的情緒特征與和聲風格和體裁及曲式等,合理選擇與搭配各類型的鋼琴伴奏音型織體。要想把握歌曲伴奏的結構,伴奏者需對各段落的伴奏音型進行醒目的伴奏功能標記,確保伴奏的規范合理性,以不斷提升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魅力。鋼琴伴奏者應當注重即興伴奏能力的提升,加強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譜的練習,了解與熟悉豐富的音型織體模式,以不斷提高各風格抒情歌曲的即興伴奏能力。
針對兒童歌曲的鋼琴即興伴奏,通常注重鋼琴節奏與音色的拓展,以增大鋼琴即興伴奏的表現空間。鋼琴低音區的伴奏,能夠表現出收縮性與沉重及緩慢的形體律動。形體律動狀態缺乏規則性,促使在歌曲鋼琴即興伴奏中,通常采取無調性的伴奏,或是采取音塊的伴奏手法,在節奏與節拍上的約束少,促使鋼琴成為具有復雜功能的打擊樂器,從而更適用于表達形體律動的力度與形體節奏。兒童歌曲有節奏旋律統一與篇幅短及音域窄等特征。在伴奏中需充分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因此,在兒歌鋼琴即興伴奏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相對于不帶旋律的伴奏,帶旋律的伴奏更利于引導兒童唱準曲調。當和聲清晰明確時,或是兒童對歌曲旋律非常熟悉時,可以不帶旋律。二是兒童演唱需根據實際音高升高八度記譜,在歌曲鋼琴即興伴奏中,旋律應提高一個八度或兩個八度,讓兒童能夠聽清,以拓展伴奏音型的活動范圍,避免出現壓得過于低沉等問題。當旋律音高不低時,可用同度。旋律可用單音或是雙音及和弦襯托。三是伴奏音型要與兒童的年齡特征相適應,不能過于復雜繁瑣,要求節奏清楚與音量控制得當,降低節奏組合的繁瑣程度,音量不能掩蓋歌唱聲部。四是和聲配置應當清晰簡潔,和聲節奏要求做到規范統一,合理利用協和和弦。根據歌曲的情緒內容等要素,合理進行兒歌鋼琴即興伴奏。抒情歌曲建議用分解和弦,歡快性歌曲建議用節奏跳躍。
首先,從爵士樂的節奏特色入手分析。在分析爵士樂時,其旋律動態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平直節奏與搖擺節奏。其次,從爵士樂的和聲特色入手分析,爵士樂鋼琴即興演奏不能主觀隨意,需在和聲框架內進行自由發揮。爵士樂的即興演奏特征,主要以各種七和弦為基礎,合理采用替代和弦,七和弦搭配延伸音,和弦以特色化的方式序進。
合唱歌曲的伴奏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案頭準備工作。加強對歌曲情緒與織體及風格特色的分析,充分把控歌曲的分段結構與高潮部位及烘托高潮氣氛的方法等伴奏技巧。二是標記小節數。指揮時常在中間部分提示在第幾小節停下來,以練習難點與糾正錯誤,再從第幾小節重新開始,在樂譜上做好小節數的標記,便于排練與表演。三是配置和弦。合唱曲不全用四部合唱的形式,采取兩聲部與三聲部及四聲部的交替方式,部分環節涉及齊唱。在選擇和弦時,應當與合唱曲本身的和弦關系一致,防止出現不合理的音響。盡量避免在強拍上出現不協和的音響,盡量在弱拍上安排不協和和弦。如果存在和弦不夠完整的情況,需要針對和弦和歌曲進行補充,確保在演奏過程中結構更加完整,可以確保風格的統一。四是伴奏音型設計。伴奏音型設計的要求較高,應嚴格地按照歌曲本身的結構層次以及聲部的變化進行伴奏的設計。在領唱部分應根據獨唱歌曲的形式進行音型的設計與要求,應與合唱部分的音型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在高潮處除了需要高度注意并且突出旋律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烘托,避免出現因過分突出某個聲部而直接忽視其他聲部等一些問題,要求杜絕不平衡聲部出現問題。在進行輪唱片段的演唱時,要求各聲部的旋律能夠做到相互獨立,同時也需要關注縱向和橫向的關系,做到統一且和諧。針對不能包含各聲部旋律音的和弦,要求和弦內涉及長時值音與拍點音和強拍音及小節多數音,合理簡化音型。
綜上所述,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即興伴奏是指演奏者根據歌曲的旋律,在鍵盤上進行即興彈奏,其目的是用琴聲去烘托表演的整體氛圍,使得演唱者的情緒能夠更加投入,完全融入歌曲本身所展現的情緒中,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塑造共同且鮮明的音樂形象,并且突出本次演奏過程中的即興性。這也是鋼琴在進行即興演奏過程中的主要特點,在沒有鋼琴伴奏譜的基礎之上,要求伴奏者主動分析并且理解歌曲中的旋律內涵,能夠在腦海中快速形成音體編配,使得彈奏者可以及時地對歌曲進行渲染與烘托等,也能夠讓演唱者更加投入。利用鋼琴進行伴奏,充分展現出作品本身的音樂形象,能夠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動,從而共同完成音樂作品的再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