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婷 鄧晨玥
(新疆師范大學預科教育學院,烏魯木齊 830017)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教師承擔著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塑造正確人生觀的職責。高校教師要圍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落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想實現“三全育人”,就必須重視教師的專業素養、職業素養、政治素養、人格素養的一體化發展,讓教師做到教學與科研兼顧、教書與育人兼顧、信道與傳道兼顧、立己德與樹人德兼顧,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高校教師黨支部是基層黨組織,是聯系廣大師生的橋梁,是凝聚高校教師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高校教師黨支部應充分利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育人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帶動黨員教師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支持者和推動者,積極承擔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在課程中播下思政教育的種子,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黨員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格的引導與正確價值觀的塑造。黨員教師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開展好課程思政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教師群體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教師黨支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作用發揮得不充分、不明顯,黨支部的組織效果不佳,領導力不足,黨組織的戰斗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黨支部沒能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載體,沒能把黨員教師們發動凝聚起來,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沒能發揮引領作用。其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教師黨支部開展的工作與課程思政建設兩者之間的融合度不高。
教師黨支部對于課程思政建設重視程度不高,帶領黨員教師在學習課程思政建設的文件方面做得不夠扎實,導致黨員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模糊不清,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效運用課程思政存在一定的困難。黨支部關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活動較少,沒能夠給黨員教師提供一個好的平臺進行交流討論,沒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課程思政氛圍,使得有些黨員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打開思路,在踐行課程思政的路上被束縛,無法有效地進行思政教學,限制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
第二,教師黨支部在加強黨員教師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增強使命擔當意識方面不夠深入。
黨員教師的政治思想意識和擔當奉獻精神都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有很大的影響,黨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其他非黨員教師都發揮著表率和引領的作用。但是在現實中,部分黨員教師先鋒意識淡化,做事先看自己的利益,缺乏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的精神,導致組織缺乏凝聚力與創造力。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不能發揮引領的作用,因此在全體教師群體中很難營造濃厚的課程思政氛圍,不能夠影響帶動非黨員教師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建設。
第三,教師黨支部的組織力有待提升。教師黨支部沒有將思政課教師充實到支部中來,沒有利用黨支部的組織優勢打造一支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團隊。思政課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力量,能夠更好地探索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并對思政理論進行深入解讀。因此,為了有效開展課程思政建設,需要一支由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合作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意識薄弱,政治站位不高,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不突出,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課程思政建設的效果,使得立德樹人的成效不顯著。其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黨員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不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發揮良好的作用。
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的建設中應起到中堅力量的作用,但由于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意識薄弱,在備課中沒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重要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更多關注專業知識內容的傳授,提升學生的專業化能力,這樣的教學僅僅完成了教書的職責,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育人職責,因此沒有實現知識傳授中的價值引領作用。
第二,黨員教師缺乏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對課程思政的認知不夠深入。
黨員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觀念的理解程度,對于課程思政的建設與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師認為,課程思政就是在專業課中簡單地加入思政點;有些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應該是思政課教師或者文史課教師的職責;還有些理工課教師對于將課程思政引入教學顯得束手無策。這些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存在偏差,使得思政教育并沒有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學生。
第三,黨員教師缺乏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應用能力,尋找不到專業課與課程思政的切合點。
課程思政需要緊緊抓住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在專業課的教學中更好地激發興趣、引發共鳴,實現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的無縫融合。但專業課教學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難度較大,在課程思政中尋找結合點成為許多教師的難題。這說明黨員教師政治素養不高,對思政教育素材積累不夠,對人文社科類的信息關注不多,因此無法將自己所教的專業課的知識與思政元素進行有效結合,找不到課程思政的有效引入點。
第四,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缺乏溝通,各學科之間沒有形成協同育人的效果。課程思政建設是需要各個學科的教師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的工作。但是在現實中,各學科的教師都在閉門造車,簡單地將課程思政嵌入專業課程中,就算是完成了任務,各學科教師之間交流溝通很少,導致各學科之間良性互動不夠,沒有形成協同聯動的效應。雖然,在不同學科中發掘出的育人元素各有側重,但是在整體性上各學科應該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課程思政建設。
高校要想發揮教師黨支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積極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要將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師黨支部建設進行有機融合,相互促進,構建“三全育人”的格局。教師黨支部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也為黨員教師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了新的平臺。因此,提升高校教師黨支部和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作用發揮顯得尤為重要。其具體途徑如下。
第一,教師黨支部應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習,通過課程思政專項培訓,提升黨員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強化黨員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
教師黨支部應組織黨員教師全面系統地學習《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精神,要求每位黨員教師深刻體會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和價值,認真學習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內容。通過學習,使黨員教師準確把握課程思政的理念和價值,掌握課程思政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學習,將課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所有課程都應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教師都應履行育人職責的課程思政共識。
第二,教師黨支部應開展課程思政經驗分享交流會,讓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大黨員教師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教師黨支部要求每名黨員教師都要將自己的課程思政教學的經驗進行總結梳理,并通過微黨課的形式分享給其他教師,這樣既能激發每名黨員教師帶頭創新的動力,同時也發揮了其先鋒帶頭作用。應注重發現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先進典型和優秀成果,通過網絡宣傳、微信推送,多形式、多渠道地宣傳和推廣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涌現出的優秀教師、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發揮好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應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大賽,營造課程思政教學互相學習經驗、主動探討交流的良好氛圍。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專業課教師加入課程思政建設中,使所有教師都能積極地展開課程思政的探索,營造課程思政的濃厚交流研討氛圍,在交流中更好地挖掘新穎、有特色的教學案例,共同為課程思政建設奉獻出更多的智慧與力量,讓課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所有課程都應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教師都應履行育人職責的課程思政共識。
第三,教師黨支部要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團隊建設,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實際效果。
黨支部應將思政課教師充實到教學團隊中,讓思政課教師強化對專業課教師的政治思想引領,在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的工作中提供正確的指導,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提供有力幫助。由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合力形成教學團隊,共同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可以打破學科的界限,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大膽創新,根據不同課程特點,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各個方面,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有機融入價值塑造要素。要想開展好課程思政建設,必須遵循思政與專業相融合的原則,找準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契合點,厘清思政元素與專業內容之間的關系,做到有效融合。因此,專業課教師應深入研究每門課程的特點,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來優化課程思政內容,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進行整體把握,探索新方法。
第四,黨員教師要加強育人的意識,在教學設計中要滲透課程思政的內容。
首先,教學設計要突出愛黨、愛社會主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牢把握知識為誰所用、為誰服務的方向。其次,要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要加強基礎道德和法制教育,以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誠信教育、遵紀守法教育,以及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既向學生傳授知識,又幫學生啟迪思想,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要求黨員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將課程思政的素材編入教學設計,將專業課知識作為思政的載體,力求這些融入課程思政的元素能夠實現育人的效果,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第五,黨員教師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學會反思,為課程思政的建設持續不斷地提供新思路。
課程思政的建設需要教師在平日里多互相聽課、互相學習。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課程思政的方法與模式各有千秋,多聽課能夠促進自身對課程思政的更進一步的學習與研究,提升對課程思政的深層理解。因此,黨員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多去觀摩學習,學會反思,彼此之間互通課程思政的經驗,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最終使得價值觀的塑造、專業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三者發揮協同作用,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履行高校黨員教師教書與育人的雙重責任。
高校教師黨支部的建設應該與課程思政建設深度融合,要努力營造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的政治引領。高校教師黨支部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激發調動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各門課程中蘊含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教育元素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讓價值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潤物無聲,構筑育人大格局。面向新時代,要發揮好黨員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的引領作用。高校的黨員教師既是教師又是黨員,他們在高校教學中承擔著教學科研的重要工作,是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推動者。需要率先實現黨員教師在課堂中的價值引領,進而通過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向全體教師輻射,提升育人成效,不斷創新載體平臺,增強凝聚力、親和力、感染力,努力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高校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導大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奮斗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