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唐桂英 宋健 杜娟娟
人有自然的生理需要,也有求知、成就、社交的社會需要。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可分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該理論把人的需要看作多層次的遞進系統,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后,較高層次才會出現。隨著社會發展,大學生需要層次也發生著變化,不同需求層次得不到滿足,會對個體產生不同影響。
在校園寢室小集體中,起初,寢室每位成員視小空間的室友為親密好友,但隨著時間推移,各自性格、習慣的坦然暴露,有室友認為身心安全受影響、不被他人尊重、因他人影響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時,會導致校園冷暴力案例。
(一)案例詳情。小甜同學,男,某職院大二學生。平時性格開朗,熱愛集體,樂于助人,專業成績較好。進入大學后,刻苦學習,勤于思考,善于鉆研,為實現個人規劃和專升本目標堅持不懈。經過一年努力,個人在學業成績、人際關系、實踐能力等各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在班級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同學、室友關系均很融洽。然而,在大二下學期,小甜同學在安排寢室衛生值班上,與寢室負責人意見不一致,發生爭吵,有辱罵和攻擊行為。事后,部分室友不想得罪寢室負責人,開始故意疏遠、孤立小甜。小甜明顯感覺到了室友變化、冷漠、排斥,身心安全受到了影響,原本安定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他無所適從,開始獨來獨往,沉默寡言,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學習和情緒。為了幫助小甜走出陰影和困境,緩解室友孤立對他的影響,輔導員分別與小甜及其室友溝通,在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進行寢室調整。希望他能在新環境里,調整個人情緒,重新振作起來。然而,在新寢室里,因為衛生大檢查,又與新室友產生分歧,大打出手,互相語言攻擊,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兩次事件后,小甜與班級、寢室同學關系進一步惡化,室友更加排斥和遠離他,小甜身心受到了更大的影響,安全需要沒有得到保障,他變得越發沉默,不再與人溝通,產生了異常行為。有同學發現小甜曾在寢室內放置違禁物品刀具,有自殺或他殺嫌疑;精神狀態極差,萌發休學、退學的想法。
(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冷暴力案例分析。冷暴力是由大學生學習上的好勝心,生活中人際關系處理不當、思想觀念存在偏差等問題所造成。由于大學生思想、心理不成熟,處理學習、生活中的矛盾時,不顧及別人的需要,不能用友善和氣的態度去解決,相互間容易產生分歧和極端行為。特別是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大多數大學生經濟條件優越,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后,更加注重高層次的需要,因此語言溝通和表達顯得十分重要。很多同學在平時人際關系的交往中,沒有把握用詞分寸。喜歡使用攻擊性和侮辱性的話語,表達十分不得體,損害了他人被尊重需要,導致人際關系惡化,易造成冷暴力。以小甜情況為例,可發現冷暴力產生的行為要素是通過孤立對方、疏遠關系等不作為手段表現,而心理精神要素是不同學生的各類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和保障而產生的一種軟暴力攻擊方式。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冷暴力”現象日益趨增,成為影響人際關系的“隱形殺手”,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小甜被冷暴力的現象,從不同層次需要展開分析。1.安全需要缺乏。大多數人有追求穩定、安全、保護、秩序和免于恐懼和焦慮的自由。小甜無法應對外部環境帶來不安全因素的威脅,在新寢室和新環境再次與他人發生沖突,對于好勝的他來說,帶來嚴重的挫敗感。他開始缺乏信心,迷失自我,拒絕交流,安全需要屬于低層次需要,這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對周圍其他事務產生抗拒和不安。2.愛和歸屬需要缺乏。小甜分別被兩個寢室室友排斥,不僅沒有與室友建立情感,更沒有在寢室享有地位,沒有被愛,更沒有去愛,缺乏歸屬感。3.尊重需要缺乏。它包括自尊和被他人尊重。兩次事件后,小甜感到后悔和自卑,覺得在公眾面前無法抬起頭來,無法正確面對別人的批評,感到壓力很大。認為其他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自己,害怕與學生、老師接觸,內心自尊心受挫。4.自我實現需要缺乏。自我實現需要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不斷地完善自己,實現理想,實現潛力,完美地滿足自身需要。小甜進入大學后,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內心有很強上進心和自信,想在任何事情上展現能力。并為此努力,兩次矛盾也是為了使寢室衛生達到優秀而與室友發生吵架,但他行事方式不對,認為只要氣勢強,聲音大,就能占上風,說服別人,這是盲目自信的表現。
(三)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干預措施。1.了解不同學生需要。不同同學有不同需要,小甜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的室友有很多需要因為小甜或其他因素沒有得到滿足。為此向小甜的室友了解具體情況,并與班委交流討論,分析小甜被冷暴力的根源。其次,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情況以及在家中的表現。2.針對不同需要因材施教。了解各種需要后,決定選擇寢室里的其他同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找出寢室內部矛盾、同學自身存在的焦點,要尊重人本性,學會去滿足小甜不同層次的需要,不能一味責怪別人,也引導他們關注自身更高層次需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寢室環境,積極學習,實現自我價值。同時,針對小甜,為其分析室友的特點和需要,要他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并教育他與人相處的方式。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摒棄內心沒有根據的想法。3.開展重點教育。在與小甜的交談中,肯定其優點和能力,通過談話分析其不同層次需要的特征及其優勢,增強自信心。其次,激發他的潛力,以他在大學第一學期未能進入專業前十名為例,說明努力和改變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好結果需要不懈努力。每個人意見不一定要別人理解,但必須用正確適當的方式表達。聰明人會總結經驗教訓,改變自己的缺點,做得越來越好。其次,指出他存在的缺點,告訴他,矛盾產生可能是因為自負,想表達自己,一味強迫別人尊重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敢承認自身的錯誤和缺點。提醒小甜要認清并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放下思想包袱,克服心理障礙。最后,同小甜討論人際關系的原則性和處理法。在特定環境中,要學會理解不同聲音,接納室友的需要,學會聽取好意見,才會有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和情緒保障。4.注重后期跟蹤教育。與學生談話后的跟蹤工作是心理干預見效的必要環節。首先,以寢室長為主要負責人,及時向老師匯報情況,仔細觀察小甜的日常行為和思想動態,耐心引導其參與寢室集體活動,要主動和同學交流。其次,定期與學生家長聯系,及時反饋在校情況,爭取家長配合,達到教師與家長協同管理。利用電話、QQ、微信或面談方式進行溝通,給予其生活上關心鼓勵。班委會也要以身作則,利用班會形式,引導和宣傳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和睦共處,讓小甜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溫暖,消除內心顧慮。經過持續的努力,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小甜和室友及同學的關系逐漸得到緩和,主動向輔導員坦露心聲,并向室友真誠道歉,成長成熟許多,懂得感恩和解決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發育還未達到成熟階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未趨成熟,表現出不冷靜、自暴自棄、情緒波動較大,感情受傷率較高,交往欲望強烈而易心理閉鎖,容易因一件事導致自身產生交往障礙從而引發心理危機。
輔導員應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對學生思想狀況全面了解。了解人的需要和動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礎,為此作為輔導員要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等心理理論的基礎學習和發展運用。不斷拓展和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學會轉變思維方式,創新工作思路,避免單一說教式,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及時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從而逐步消除校園中存在的冷暴力事件。
輔導員在工作中要經常性深入學生一線,深入寢室,走進班級,貼近學生內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信任,掌握學生真實需要,也才能從不同方面滿足不同學生需要,培養大學生分層次獲取需要的理念,并激勵學生向更高層次需要奮進,引導學生在完成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同時,發揮更大作用,為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奉獻青春力量,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輔導員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并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和應急處理方案,在日常工作和突發事件的處理過程中,既要扮演好“發現者”的角色,更要擔任“調解者”的角色,找準切入點,把握合適時機,進行有效干預。在干預過程中,還要借助多方力量,促進學校、社會、家庭等各個角色的相關性、協調性和制約性,不斷調整薄弱環節,以達到最優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