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聰 周敏波 王自誠
【摘要】初中階段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必要且緊迫的任務。本文從明確生命價值觀的概念及其教育內涵、初中階段生命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形勢及班主任的責任、初中班主任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路徑等多個方面,論述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班主任 初中生 生命價值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5-0007-03
生命價值觀教育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心理健康,旨在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更加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教育部等五部門2021年8月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增強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自治區人民政府2021年10月印發的《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把加強新時代學校健康教育作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基本方向,要培養學生的健康觀念、知識和能力。”其中提到的“健康教育”“健康觀念”就包含生命價值觀的內容。在時代的發展中,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也伴隨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初中階段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必要且緊迫的任務。
一、明確生命價值觀的概念及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涵
(一)概念界定
馬克思認為,人的生命具有三重屬性,即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生命價值觀是個體對生命意義重要性的總體看法,是生命自我和生命社會屬性是否符合個體主觀愿望的一種態度體驗,是個體對生命和生命價值的基本態度。
(二)教育內涵
生命價值觀教育致力于使個體更關注生命的三重價值(自然、社會、精神),是一種根據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圍繞生命基本問題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具體到各學段,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各有差異,初中階段的生命價值觀教育主要是幫助初中生正確認識什么是生命價值、怎樣評判和創造生命價值,引導初中生關注社會中一切生命的價值,理解自然生命的價值,領悟更高層次的生命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二、初中階段生命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形勢及班主任的責任
(一)面臨的形勢
網絡時代極大地改變了初中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網絡中的思想、觀念、事件等對初中生的思想、心理、價值觀等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其中的虛假信息、網絡謠言、不當信息等容易使初中生產生認識偏差,導致出現漠視生命的行為傾向。與此同時,信息技術也給學校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提供了便利,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的創新。為此,初中班主任應當與時俱進、順應潮流,善于利用新技術、新思維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
(二)班主任的責任
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生命價值觀教育是初中階段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負責人”,肩負著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使命。初中階段是學生生命發展的重要階段,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不僅是當代初中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學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更是班主任做好本職工作的應有之義。初中班主任既要向學生傳播正確的人生理想、積極的生命觀念,又要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與樂觀的精神,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
三、初中班主任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路徑
(一)充分挖掘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素材
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需要多種素材的支撐,合適的素材能為生命價值觀教育帶來良好的效果。運用好相關素材,能為初中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提供豐富的養分。
1.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生命價值思想。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許多關于熱愛生命的思想,可以作為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良好素材。班主任在具體教育中,可以充分運用這些素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在運用這些素材時,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與時俱進,靈活取用。例如,班主任可以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討論《孝經·開宗明義》中提出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一論述中蘊含的生命價值思想,引導學生從親情、感恩、孝養等角度,重新進行自我認知,樹立“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的意識。再如,結合孟子提出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的思想,班主任可引導學生探討“珍愛自己的生命”與“因大義犧牲自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白“舍生取義”與“珍愛生命”二者之間并無矛盾,為了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社會正義而獻出生命,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生命價值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生命升華。通過以上討論與辨析,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生命價值觀能夠獲得正確的認知。
2.借鑒名人名言中關于生命價值的論述。名人名言貼近生活實際,便于記誦和傳播,為學生喜聞樂見,是開展主題教育的便利素材。放眼古今中外,關于熱愛生命的名人名言數不勝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從中挑選,靈活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布置教室時,可以在教室的墻上張貼關于生命價值觀的名人名言,如“經歷了人生煩惱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貴(美國·惠特曼)”“生命是一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德國·費爾巴哈)”“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捷克·伏契克)”“真正的圣者信條是善用生命,充分地利用生命(美國·赫伯特)”,等等。這些關于熱愛生命的格言警句,張貼在教室墻上,時刻伴隨學生左右,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3.關注時事熱點中的人與事。時事熱點具有新鮮感、時代感,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參與度,是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有利素材。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時事熱點中的人與事,適時對學生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疫情之下,出現了許多令人敬佩和感動的人物:有為了他人生命健康挺身而出的“最美白衣天使”,有因為疫情生活艱難仍“不拋棄、不放棄”生命的普通民眾,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抗疫志愿者。這些鮮活的素材,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抗擊疫情的時政熱點素材,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黨和國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政策,從中體悟生命的價值,讓學生更加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深入理解生命的意義。
(二)建設一支協同合作的教育隊伍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日常工作中不能僅靠個人力量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還應善于借助學科教師、家長、班干部等群體的力量,構建一支協同育人隊伍,助力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
1.發揮學科教師的力量。在開展初中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各學科教師的支持與配合,讓生命價值觀走進各科課堂,融入各科教學。例如:生物教師講解人體的構造及功能,讓學生理解生命及其發展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對學生傳遞社會正能量,促進學生思想健康發展;心理健康教師加強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體育教師塑造學生的形體美,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班主任要善于發揮各學科教師的力量,團結協作、齊心協力,為生命價值觀教育提質增效。
2.匯聚家長及社區的力量。生命價值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共同配合。家庭是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起點,家長對孩子生命價值觀的塑造至關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建立健全家校聯動機制,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積極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依據學生的特點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校周邊社區(如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救助站等)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班主任可以與上述機構協作,組織學生靈活開展守護健康、服務社會、熱愛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實踐活動,給班級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注入更為豐富的內涵。
3.借助優秀學生的力量。初中班級中的優秀共青團員、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群體,往往學業優秀、熱愛學習與生活,是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為此,班主任要努力培養更多思想先進、行為端正、團結同學的優秀學生,鼓勵他們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宣傳和踐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唱響校園中生命向上的主旋律,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帶動身邊的同學樂觀面對人生,在班級中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與其他育人活動相結合
生命價值觀教育不是一項單純的育人工作,應滲透在學校育人活動的方方面面,體現在師生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為此,初中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應將生命價值觀教育與其他各項育人活動相結合,拓展該項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1.將勞動教育與生命價值觀教育相結合。勞動教育帶給個體豐富的生命體驗和實踐經驗,促進個體對生命主體行為的反思,使得個體具有更為豐富的生命認知,這與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班主任可在日常班級勞動如打掃教室、宿舍等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勞動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前,不少學校都建立了校內或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并以班級為單位劃分了勞動實踐“責任田”,班主任可抓住這一有利的教育契機,組織本班學生深入參與勞動,讓學生體驗植物播種、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全過程,從中感悟自然生命的意義。
2.將思想品德教育與生命價值觀教育相結合。高尚的道德是生命的高層次追求。道德既依附生命存在,又能超然于生命之外,是生命另一層意義的體現與升華。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命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水平,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具體實踐中,初中班主任應當努力建設團結協作的班集體,倡導助人為樂的班級精神,鼓勵互相幫助的同學行為,讓學生從班集體中感受到友愛、團結與包容,獲得對生命的良好體驗。
3.將法治教育與生命價值觀教育相結合。許多違法現象表明,一些人不遵守規則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對他人生命的漠視。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經常開展法治教育,將生命價值觀教育與法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初中生關心和善待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例如,班主任可組織學生觀看普法視頻、召開法治主題班會、舉辦模擬法庭等班級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法律與生命的關聯性,提高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質量。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感知與領悟。為此,初中班主任應把實踐活動作為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路徑,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教育實踐活動。
1.開展校內班級主題實踐活動。初中班主任可以圍繞生命價值觀教育組織開展相關主題實踐活動,將專題演講、趣味游戲、體驗活動等與生命價值觀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受教育、在實踐中成長。例如:班主任可以與語文老師、美術老師合作,開展“熱愛生命”主題征文和繪畫比賽,鼓勵學生借助圖文抒發對生命的贊美與熱愛;可以召開“珍愛生命、善待他人”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從身邊人、身邊事中發現人性之美,提高對生命價值的認識。
2.開展多樣化的校外實踐活動。初中班主任可以組織本班學生圍繞“生命的力量”“奮斗人生”等主題,觀察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中努力奮斗的人物榜樣,了解社會中生命奮斗的過程,學會欣賞他人的生活,樹立起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組織學生在周末或寒暑假去福利院、養老院參加愛心活動,從幫助老人或孤兒中培養對生命的正確認知。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文化基地等,讓學生感悟敢為人先、不懼困難的革命精神。還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積極參與動植物保護實踐活動,從中體驗大自然中生命的神奇與美好。
總之,初中生正確生命價值觀的形成,關乎其健康成長,關乎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初中班主任要肩負起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責任,通過多種可行途徑,切實將生命價值觀教育貫穿在班級管理與日常教學中,幫助初中生樹立熱愛生命的意識,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并外化為追求生命意義的自覺行為,為日后的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凝,呂梁山.基于新時代輔導員視角的大學生生命教育路徑探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1(5):105-110.
[2]高敏,吳紅.后疫情背景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路徑反思[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2,31(1):102-108.
[3]馮建軍.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35(6):33-40.
作者簡介:羅遠聰(1990— ),廣西南寧人,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管理、學生德育等;周敏波(1992— ),湖南郴州人,二級教師,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王自誠(1998— ),廣西百色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