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慶城縣鳳城初中 甘肅慶陽 745100)
由于應試教育所帶來的長期影響,因此當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更加重視文化課成績。這也就導致體育課程的地位始終處于被忽視的狀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養成了不愛運動的習慣,這也就對其身體發展產生了相應的消極影響。而當前新課改提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于教學方法以及思路的創新,從而使得教學活動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1]。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初中階段的體育老師通常情況下只關注學生對于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并未看到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所在,與此同時,部分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充分地調動課堂氣氛,這也就使得學生所接觸到的體育課十分乏味。在這樣的對抗情緒下,教師也會逐漸喪失信心,疏于教學管理。因而當前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之下,對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也有了全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人的培養目標為基礎來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進而通過新要求的全面落實,使得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當前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環節之中,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社會各界以及教師和學生本身對于體育課程都不是十分重視。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升學壓力較大,這也就使得其課業負擔較重,并且還會面對一定的精神壓力。所以這也就導致其認為體育活動會浪費學習時間,因此當體育老師組織學生自由活動時,會選擇回教室學習文化課知識。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為嚴重,因此其始終將成績提高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這一問題。而在實際情況下,學生由于不懂得適當放松,這也就導致企業學習壓力不斷提升,最后造成學習效率逐漸降低的局面。并且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雖然根據相關要求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體能測驗,但是部分學校并未因此重視學生體能的長期訓練。而是在臨近中考測驗時,才對學生進行強度較大的針對性訓練。這也就違背了體能測驗的初衷,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2]。
由于學生面臨升學,因此學生課業負擔相對較重。同時絕大多數課程都需要在教室開展,這也就導致學生必將會久坐于教室,長期如此會對學生的腰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能夠使得學生得以最大程度鍛煉。與此同時,還能夠極大程度地緩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使得其能夠以更好的心態參與到接下來的學習過程當中。而教師通過將科學的壓力緩解辦法滲透到教學環節當中,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同時也能夠對其生活、家庭方面的壓力進行一定程度的緩解,從而使得初中體育的積極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發揮。并且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體育課程的魅力所在。因此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進而使得自身的身體機能得到不斷強化,并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文化課學習之中[3]。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師能夠運用科學的體育訓練助力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組織等身體機能都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發展。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通過開展針對性較強的訓練,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左、右腦進行開發,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而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還可以設計相應教學活動助力于學生思維能力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應體育訓練技巧進行分析,引導企業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該技巧的優劣進行探討,進而使得其思維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鍛煉。而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落實,學生對于相應技巧的認識能夠得以不斷深化,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對該技巧進行訓練,學生對于技巧的掌握速度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并且這一環節當中,學生智力也能夠得到最大程度開發,綜合能力在也能夠得到極大程度提升。
長期以來,學校并不重視初中階段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并且在應試教育影響之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更加地注重文化課成績,這也就導致初中階段的體能測驗流于形式。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日益發達,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關注程度愈來愈高,學生的課余時間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被安排了相應補習活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邊緣化問題較為嚴重,甚至部分學校在排課過程中,對于學生體育課的開展時長嚴重不足。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鍛煉,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身體素質較低的問題。在面對繁重的學業負擔時,無法以積極的狀態進行應對。這也就導致學校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而學校并未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所在,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形成,致使初中階段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之中,由于學校并不重視體育教學,因此在對體育人才的發掘過程中呈現出消極態度。而這里就造成了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最終導致體育教育十分薄弱。并且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缺乏相應的自我提升意識,不能及時地對全新的教學方法以及訓練方法進行學習。這也就使得其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體育教學手段相對較為落后,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教學重點所在。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并不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這也就導致學生出現錯誤鍛煉時,教師不能及時地對其進行糾正。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學生出現肌肉拉傷等問題的概率,最終使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同時,師資力量的匱乏以及教師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得不到有效更新,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體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使得新課改當中的諸多要求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開展教學的活動類型較為豐富。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當前我國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教師仍舊運用單一的活動進行教學。并且針對球類體育運動以及田徑類體育運動,教師對于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也較為單一。這也就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了極大程度的影響,甚至會出現厭倦體育課程的局面,最終導致絕大多數學生都無法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并且由于教學環境的限制,使得部分學生在自由活動時間會選擇回教室自習。而造成這一問題的首要原因則是場地以及基礎設施的限制,部分學校體育器材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教師由于害怕學生對相應器材造成損壞,因此并不愿意將所有的器材發放給學生,通常情況下只會將乒乓球等常見的體育器材發放給學生使用。而這也就使得初中階段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單一的局面逐漸形成,最終使得體育課程開展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環境當中,由于受到長期以來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以及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都呈現出不重視的態度,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體育課程的邊緣化。而新課改則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能夠重視初中階段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不愛運動,這也就使得其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調動。同時部分學生由于過大的學習壓力,也較為抵觸體育活動量的增大。所以當前教師不能只是單純地通過引導來解決這些問題,還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強制手段,進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學??梢詫W生每周的運動量做出相應的規定,并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當中能夠將其落到實處。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要能夠明確提出,體育課沒有結束之前學生不得離開活動場地,進而有效避免學生回教室自習的情況。并且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上課之前首先要圍繞操場進行保護訓練。在完成該項目的基礎之上,還要對學生活動時間進行規定,進而使得學生必須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而在該制度落實之初,教師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心理疏導,使得其能夠更好地將這一制度落到實處。在一段時間之后,當該制度取得較好的效果之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會一定程度的提升。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為深遠,當前階段大多數學校并不重視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而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化,現階段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在這一過程中得以不斷提升。然而這也就對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大的考驗,并且部分學校由于前期不重視體育師資的補充,這也就使得現階段初中體育師資力量較為匱乏。所以當前學校要重視對于師資力量的加強,從而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較大程度提升,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好地培養。例如,學??梢约訌妼τ谠诼汅w育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培訓活動的開展使得在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較大程度提升。并且通過相應的學習,使得其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最大限度地改善。此外,針對教師人數配置不齊的問題,還要能夠加大對于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從而使得學校教育體系中能夠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使得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以不斷提升。最后,還要能夠對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師進行心理疏導,使得企業能夠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以及能力。而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的落實,則能夠使得初中體育師資力量得到極大程度加強,助力于初中階段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要對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的問題進行改善,進而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堂活動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能夠將新穎的體育運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環節當中,并通過該活動的落實使得學生受到良好的訓練。例如,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入“兩人三足”的游戲進行引入,而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需要依據自己的身高來選擇合作伙伴。在此基礎之上,學生還要能夠通過相應的訓練才能夠掌握動作的基本要領。通過這一活動的全面落實,學生的溝通協調以及合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的體能在這一環節也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并且將這一新穎的活動形式引入到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最終使得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能夠對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并致力于相應教學模式的構建,從而使得學生在這一環節當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而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同時還要能夠看到學生的整體發展。并且教師還要能夠做到全面分析學生實際情況,以此為依據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進而使得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身體素質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例如,初中階段體育教師在相關體育理論的講解過程中,要能夠充分運用多媒體設備對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的關系進行較為全面的闡釋。并且還要能夠列舉出學生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嚴重影響,使得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體育運動對個人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在這一環節中還可以播放相應的視頻,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形成正確的認識。并且教師還要能夠引導學生將這部分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4]。
綜合來看,想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初中階段體育教學思路以及方法進行創新,首先需要學校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同時還要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傳統教學觀念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并對相應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并且還要將新穎教學形式引入到課堂之中,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最終使得其身體素質得以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