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陽 努爾艾力·阿迪力 王濮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阿克蘇 843000)
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升,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社會人才需求大大增強,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在落實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學生科學的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并且建立在自身意愿以及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地調整就業崗位和創業方向。因此本文建立的理論分析法以及文獻研究法的基礎上,依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學生職業價值觀培養進行分析定位其中的具體引導方式以及實踐方式,以此來增強大學生就業質量。
首先從理論角度上來講,職業價值觀主要指的是人生目標以及人生態度,在畢業生進行職業選擇過程中的主要體現,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在工作過程中對于職業的認知和追求[1]。簡單來講,一個人在工作期間產生的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觀將集中轉化成職業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與個人的身心條件以及教育狀況都有直接的關聯,而不同職業打造的職業價值觀也有一定的差異,結合當前的整體社會產業結構來看,職業價值觀是衡量職工以及高校畢業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也將決定個人在未來工作過程中的實際規劃以及發展水平。
從學術角度來講,個人的職業價值觀類型較為豐富,當前常見的職業價值觀涉及成就感、挑戰、健康、獨立性、審美追求、收入與財富、道德感、安全感、自我成長、社會交往權利歡樂等多種類型。總的來講是人在工作過程中以收入和財富為衡量依據,結合自身興趣特長,不斷滿足自身的工作需求,構建具備獨立性和客觀性的個人規劃,這種規劃與整體社會以及工作行業的認知都有一定關聯。
從當前的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角度來講,引導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核心教育目標,但是確保學生與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相適應,能夠借助自身的認知,在相應崗位上進行創新,則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這其中職業價值觀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在當前的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落實職業價值觀教育,對于院校以及學生來講,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首先落實職業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高校畢業生打造良好的個人生涯規劃。職業價值觀強調落實高校畢業生思想意識形態的塑造和引導,這其中大量的動態性因素將決定學生的具體行為,良好的職業價值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分析社會就業形勢,了解不同行業的發展狀態,建立在自身需求和企業需求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強化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創業質量。
其次,職業價值觀教育可以為社會人才體系改革奠定良好基礎。當前的社會調整導致人才需求不斷提升,對于人才的綜合質量也有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人才具備最基礎的工作技能,更要求人才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以及創新意識[2]。因此落實職業價值觀培養,能夠為當前的社會人才體系創新奠定根本保障,可以讓人才的綜合能力更高且具備科學的自我認知以及崗位認知,為整體社會發展打造一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
再次,實現職業價值觀塑造有助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傳統的就業理念導致部分大學生的就業意識較為保守,過于期待穩定的崗位以及較高的福利待遇;但是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必然面臨著社會競爭,依靠自身的能力,合理地抓住切入點以及創新機遇,積極地進行創業以及就業方向調整,這更可以強化企業本身的發展穩定性。確保大學生與企業的崗位需求相符,且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價值。同時也可以推動社會產業結構不斷創新,依賴大學生創業,進一步豐富產業結構類型,為社會的高質量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某院校針對2020年屆畢業生進行了職業價值觀問卷調查,并且結合其中的各項影響因素進行了評價。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絕大部分的高校畢業生職業價值觀主要以職業福利待遇、企業社會聲望、個人生涯規劃這三個動態性要素組成。與傳統的大學生價值觀念相比,當前的職業價值觀更具個性化特點,凸顯了學生自身的需求,同時也展現出了高校畢業生更為理性的社會崗位認知。尤其是在自我發展以及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學生往往能夠定位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并且將其作為目標,合理地調整就業方向以及就業實踐。其中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是影響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而對于整體社會乃至不同企業的管理模式,學生也有自身獨特的見解。這種具備獨特性以及多元性的個性化就業參考標準,成了新時期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塑造的核心內容。
從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角度來講,創業的形式多元化是主要的特點,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繁榮發展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借助當前新的市場結構,尋找人們未被滿足的軟需求以及硬需求,將其作為創業的主要對象。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畢業生在創業期間由于缺乏理念以及實踐經驗,雖然具備較強的創業積極性,但是極易遇到創新創業難題,這些難題將影響畢業生本身的意愿和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職業價值觀,則過多傾向學生的挑戰意識、利益、成就感、社會價值等要素[3]。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解決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多種問題,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可以從院校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撐,促使職業價值觀的形成,能夠有效督促學生進行創業實踐。
受到傳統就業觀念以及創業觀念的影響,當前部分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存在積極性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傳統觀念對于院校開展創業就業教育也會產生較大影響。例如當前部分院校在開展就業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將重點單純的放在了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方面,利用大量的理論教學以及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實際狀態,但是卻缺乏對學生思想認知的引導,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較為保守,認為創業風險較大,因此會選擇最基礎的就業,這雖然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出路,但是反向證明了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中缺乏勇于挑戰困難的意識。
另一方面院校在開展就業創業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引導,單純地認為理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指明就業創業方向,卻未認識到學生的主觀意識才是影響其實踐行為的重點因素;另外對于職業價值觀的認識也缺乏合理性,工匠精神以及新時期創業思想的融合不夠緊密,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內容不夠豐富,無法及時應對整體社會發展帶來的各項問題。
當前部分高校在開展創業就業教育,以及學生價值觀塑造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針對性了解,也就導致了大部分畢業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存在“想當然”的情況。尤其是在新時期學生的就業方向以及就業意識出現變化的情況下,院校的職業價值觀塑造依舊局限在原有的以福利待遇以及穩定性為基礎的模式下,強調就業創業的標準化建設,而這種標準化脫離社會實踐存在較強的局限性以及形式化問題。學生的個人能力水平不夠,缺乏實踐機會以及實踐經驗,職業價值觀的塑造也僅是教師的理論傳授,缺乏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轉變,難以實現價值觀的內化。
價值觀的教育 并不是單純的思想上的教育,而是要從理論實踐中總結經驗,將經驗轉化成學生的內在思想,并且利用實踐來驗證這一內在思想是否具有可行性,這樣的職業價值觀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未來個人生涯規劃,也可以為企業的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縱觀當前的部分高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狀態來看,缺乏心理輔導、崗位認知教育、創業平臺建設、創業實踐分析等綜合性內容。這也就導致了高校畢業生在參與社會實踐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疏漏,而整體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形式,局限在傳統的社會實習方面,但是缺乏外界輔助因素的社會實習具有一定形式化問題,學生實習過程以及實習報告作假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并不利于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養,甚至會養成投機取巧等不良習慣。
在傳統的高校就業創業教育過程中,往往將重點放置在學生的就業率方面,但是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下,高校落實就業創業教育,需要將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同時也要結合整體社會的發展現狀,打造就業創業大局觀。當前畢業生慢就業的現象十分普遍,而大部分學生存在著就業創業積極性不足以及不上進等情況,這些現象是學生思想意識決定的,因此落實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培育,需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并且養成大局教育意識。
重視學生的個人能力,強調以個人特點為依托,打造具有針對性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方法,考慮學生在畢業之后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且給予學生不同的肯定和幫助;建立在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分析不同專業的未來發展現狀,綜合學生的個人意識以及需求進行引導。這樣能夠有效強化高校畢業生的大局意識,重新認識自身能力,了解整體社會發展狀態,分析行業的具體人才需求,以這些因素作為依據打造的職業價值觀才更符合社會發展現狀。
院校導師以及就業指導部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打造個人簡歷,利用這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個人特點以及未來就業選擇,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就業輔導,引導學生認識到就業創業和自身發展之間的聯系。利用這種以人為本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認知,也可以有效解決就業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要本著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及時為學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以及現實價值的生涯規劃方案。可以在學生畢業階段便落實個人檔案建設,其中綜合學生的就職需求、創業意識、興趣愛好、行業發展、實習結果等各項因素進行專業分析。并且為學生打造持續性的就業創業監督體系以及服務體系,積極邀請學生回校參與反饋和講座。利用這種方式能夠了解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態度以及就業質量,將其作為職業價值觀培育的主要因素,可以進一步強化職業價值觀的多樣性,豐富內容,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
科學有效的就業創業教育體系,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參考依據,可以全面增強教學質量,尤其是強化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有效性。而想要達成這樣的目的,需要建立在原有就業創業的基礎上,落實教育體系完善,豐富內容,提供多元化途徑。
首先打造完善的職業價值觀塑造資源庫,需要通過搜集、整理、分析當前大量的大學生就業創業項目,給畢業生的創業觀帶來一些正向的指引。同時分析不同就業創業案例中學生的核心思想以及發展目標,從中提煉與職業價值觀相關的內容。這種方式可以真正從實踐中總結理論和經驗,將其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認知,從而實現理論內化,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創業價值觀,合理的結合自身需求以及社會發展,選擇項目進行創新。
就業創業教育中的創業教育是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將直接影響社會行業發展質量。因此落實創業教育必須要通過實踐來強化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例如某院校在為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的過程中,打造了立體化的創業實踐活動平臺,借助了創業平臺、線上模擬創業精英、校企合作項目孵化、創業大賽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空間,并且在院校內部建立了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其中設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就業指導、社會調研等相關小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及時了解創業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打造模擬實踐,嘗試進行挑戰。這期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空間,按照自身想法進行嘗試和調整,其個性化的就業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這也是一個讓學生好好審視自身職業價值觀的機會。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教育過程中,為了有效緩解慢就業現象,全面加強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只好從學生個人角度出發,為其打造具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平臺,這樣能夠實現個人思想意識和就業創業實踐的融合,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另外需要從整體社會大局角度出發,借助社會案例為學生展現就業創業的相關重點,并且提煉各個崗位的實際發展需求,以此來實現價值觀的塑造。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強化高校就業創業教育質量,更可以為社會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