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社會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社會發展需要人才助力,因此,我國對人才提出了高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學校在探索新型教學路徑,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于聲樂教學而言,內容抽象,實踐單調,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為了培養優秀的聲樂人才,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將聲樂知識有效內化。在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教師需要把握聲樂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契合點,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調整、優化,并結合聲樂教學特點,探尋教學策略,用此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聲樂教學;現代信息技術;融合
在教育改革工作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各學校正在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工作,教學改革工作可以適時調整各專業的教學模式,使各專業教學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從而培養時代所需人才。在新時代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聲樂教學也將迎來新挑戰、新機遇,為了提高聲樂教學質量,培養時代所需的聲樂人才,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諸多優勢,可以完善聲樂教學體系,而且可以豐富聲樂教學內容,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聲樂學習當中,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鞏固聲樂知識,以此來提高聲樂學習質量。現階段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聲樂教學難以滿足時代發展要求,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教育人員需要探索聲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并在引入創新思維的基礎之上,完善聲樂教學體系,使學生在聲樂學習當中有所突破,從而形成較高的藝術素養。
一、聲樂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意義
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在各個領域,并且發揮著積極作用,在教育領域中亦是如此。在教育領域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改變授課方式,而且可以豐富授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傳授學生要充分利用信息時代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技術與聲樂教學有機融合,需要明確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其優勢探索聲樂教學的改革方案。在這過程當中,教育人員需要明確現代信息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第一,有助于創設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彰顯聲樂特色。于聲樂教學而言,學生在演唱時需要融入自身情感,這樣才能在表現聲樂藝術的過程當中增添魅力,使聲樂更好地傳遞思想感情,因此,在聲樂學習方面,教師側重于引導學生掌握聲樂知識,提高學生的氣息訓練、語言訓練、發聲訓練等效果,這對于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而言較為枯燥,在日常的學習中很難掌握重點知識,對于這類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聲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良好氛圍的感染之下,仔細品味聲樂作品,了解聲樂作品中傳遞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身臨其境,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聲樂知識的重點,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學會藝術表達方式。
第二,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聲樂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側重于通過講解或者是分析聲樂作品等方式開展教學,教學不能用單一的方式,這樣會讓學生不能及時汲取聲樂中的精華和內在情感,因此,課堂教學將呈現出教師教、學生學的這種狀態,這對于學生充分理解聲樂知識,感悟聲樂的魅力較為不利。對于這點,教師應該多引用現代化信息教學技術,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聲樂知識以視聽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不僅可以帶給學生新型聲樂學習體驗,而且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及記憶,使學生在學習中轉變態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此同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聲樂教學,可以將聲樂的沖擊力以及震撼的表現力,利用視頻或者聲音的方式直接傳遞給學生,這種沖擊力對于學生而言更是一種感染力,使學生深入探索聲樂本質,了解聲樂對個體發展以及素養提升產生的積極作用。
第三,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對于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而言,基礎較差,能力較弱,在學習聲樂知識時難免存在諸多問題,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入不同的教學方案,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元功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聲樂知識,并對聲樂作品進行有效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得。如在賞析聲樂作品的過程當中,由于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限,理解作品時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給予伴奏或者播放錄像,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深入理解聲樂作品蘊含的思想以及情感特色,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進行演唱,可以提高演唱質量,使學生在演唱的同時,呈現出作品中的文化、思想以及情感等內容。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調整演出狀態,掌握聲樂在作品中的要點,才能更好地展現出自己更好的聲樂作品。
第四,有助于降低聲樂教學難度,對于聲樂教學而言,理論課程的占比相對較高,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充分掌握理論知識,才能確保學生在演唱時,將聲樂作品的思想以及精神呈現給觀眾。在學習調節共鳴腔體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凝練,在講解知識的同時,應用計算機播放共鳴腔體運用視頻,在播放視頻的同時引導學生充分學習視頻中的運用技巧,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喉腔、口腔等共鳴器官的調節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演唱信心。
二、聲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現存問題
在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開設聲樂課程,可以陶冶情操,培養藝術修養。在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的背景之下,聲樂教學將為學校培養綜合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聲樂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
第一,教師對聲樂教學缺乏有效認識,認為聲樂教學意在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聲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在課堂中重點講解聲樂知識,并針對聲樂作品進行欣賞,這種被動式接收的模式,讓學生接受起來比較被動,在學習時學生常常昏昏欲睡,對于學生深入把握聲樂知識較為不利,也難以引導學生在聲樂學習當中擁有良好的情感體驗。
第二,在聲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只是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利用其播放視頻或者制作PPT等,難以將聲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因此現代信息技術并未充分發揮作用。第三,在聲樂課堂教學中,老師會展示不同的聲樂知識,引導學生更深入的分析作品,在這之前并未引入聲樂作品的知識背景以及作者的自身情況等,在課堂中缺乏有效的知識鋪墊,因此,學生在學習時難以深入了解創作背景,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時也存在局限性,在此基礎之上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
三、聲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路徑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
于聲樂教學而言,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學生在聲樂中使學生在聲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審美情操,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聲樂教學可以給予學生精神上的滿足,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共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放飛自我,感受聲樂作品的魅力,從而在聲樂中了解文化的本質,感悟文化的魅力。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聲樂教師,應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理念,可以借助網絡總結聲樂教學經驗,提高聲樂教學能力,以此來使聲樂教學邁入新的征程。在優化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完善教學模式,結合聲樂教學特點創設多元化的聲樂教學活動,通過開展具有趣味性、感染力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分析聲樂作品、感悟聲樂情感的基礎之上,真正將聲樂知識內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聲樂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在教學講解中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呈現出聲樂作品的真實場景,從而更能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深入體會作品、從而分析作品所蘊藏的情感,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演唱,在演唱的同時投入自身情感,從而彰顯出聲樂作品的魅力。
(二)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
課堂中的有效互動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推動教學的有效抓手,對于學生后續學習起著積極作用,因此,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引導教師、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有所成長。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如若教師滔滔不絕,主要以自己講解為主,并未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不僅難以活躍氛圍,而且將限制學生的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彌補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不足,并通過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互動當中開拓思路。如在學習聲樂作品之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習任務,由學生在課下搜集課堂所需資料,首先需要查閱聲樂作品相關的創作背景,其次需要查閱歌曲中的聲樂技巧等。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搜索資料,為了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教師可以推薦正規網站,引導學生在網站中查詢聲樂理論知識以及歌曲背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網絡中掌握信息處理能力,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堂講解之前,教師提前制作CAI課件,在課件中詳細分析聲樂作品的相關知識,但是預留聲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相關信息等,在課堂教學時,由學生進行補充,再補充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個人發展情況、創作背景與歌曲之間的聯系,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學生明確歌曲創作背景,了解作者想要通過作品傳遞的思想感情,不僅可以使學生將課程知識進行內化,而且可以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使學生在聲樂的后續學習中輕松自如。
(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教育強國的背景下,教育人員在不斷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專業教學的融合方式,并不斷總結經驗,調整教學方案,這對于社會全面發展起著積極作用,于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而言亦是如此。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意在培養能力較強、專業性較高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側重于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以便使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這過程當中,教學工作難免存在諸多問題。就聲樂教學而言,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在教學中以講解知識或者是引導學生跟隨演唱等方式為主,這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而言,學習上很難跟上老師的節奏,所以學習質量不高?;诖耍處熆梢詰矛F代信息技術,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多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多元體驗的基礎之上真正深入理解聲樂作品表達的豐富情感以及聲樂作品傳遞的文化內涵。比如,在學習草原人的歌曲時,在教學前,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草原人民歌曲中傳遞的豪邁性格,教師可以搜集草原人民的生活視頻,在課堂教學當中播放視頻,通過視頻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以及豪邁性格產生的背景,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表演聲樂作品時,將作品中的情感呈現得淋漓盡致。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總結重難點,將微課放在公眾平臺當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觀看微課視頻,并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鞏固知識,而且可以理清課堂學習思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聲樂作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真切感受到歌曲中的文化意境,這對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有積極的作用。
(四)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應轉變職能,轉化教學理念,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別具特色、趣味的教學情境,通過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與此同時,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在情境中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學習知識,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獲得真正成長,提高智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快樂,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聲樂教學的專業性較強,知識較為豐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難免存在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有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的引領之下主動學習,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走入聲樂世界,了解聲樂傳遞的文化內涵。如在學習民族類聲樂作品時,這類聲樂作品可以體現出各民族的生活特點、文化特點,可以真實的反映各民族的文化發展,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這類聲樂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聲樂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各民族間的文化,對于學生拓寬眼界起著積極作用。針對這類課程,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購買民族服裝,在課堂教學當中由學生挑選相應的民族服裝,并佩戴相應的民族配飾,在穿著整齊之后,教師可以利用音頻播放所學聲樂曲目,在播放的過程當中創設活躍的教學情境,教師引領學生在情境中翩翩起舞,并結合曲目中的內容自由創作,在學生舞蹈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聲樂作品體現的人文特點以及民族類聲樂作品中傳遞的美好期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自然環境中欣賞聲樂曲目,在欣賞曲目的同時結合所學知識以及技能進行表演,在表演的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表演優勢以及不足給予相應的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日后學習中彌補不足,提高能力,使自己的聲樂技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結束語
聲樂教學在培養學生音樂造詣、提高文化修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然而,高職中專聲樂教學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局限性,這與學校的培養特色、學生的自身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針對聲樂現存問題,教師應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調整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藝術素養,并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因材施教,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聲樂學習質量得到了提高。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網絡交流平臺,在平臺中推薦優秀的聲樂作品,引導學生在閑暇之余分析作品,并相互交流感受。與此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搜集聲樂作品的背景資料,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聲樂學習,并在聲樂學習的同時真正將知識以及技能內化。
作者單位:李丹? ?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黃惠琳,江林龍.提高聲樂課程教學時效性——關于聲樂教學改革的構想[J]. 藝術評鑒, 2017(24):97-99.
[2]新時期高校聲樂教學的理論構建與發展趨勢——評《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途徑與發展趨勢研究》[J]. 哈里丹.? 社會科學家,2021(05):7.
[3] 吳極巧.新時代背景下邊疆師范大學聲樂教學改革的創新研究[J].? 當代音樂,2020(10):46-48.
[4]張曉娜,劉華.基于職業需求的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研究[J].大眾文藝,2021(2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