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決定著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趨勢,而教育技術則會影響教育的質量和效益。近些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結合實際,以校園信息化、網絡化環境建設、培養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主要工作目標,大力推進校園網絡環境建設數字化和數字資源庫建設,開展學科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實現了教育教學水平和學校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文章以防城港市高級中學依托的現代教育技術為例進行分析,探究如何以現代教育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育質量。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高效教學課堂
作者簡介:張傳升(1978—),男,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高級中學。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可以加快教育觀念的革新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革新教育教學的模式,還可以使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資源,并根據學習目標自主學習。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范性高中,該校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抓手,貫徹“人的現代化教育”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育教學水平和學校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筆者據此展開研究,探究如何以現代教育技術,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一、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現代教育技術的建設現狀
(一)硬件建設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的校園網于2001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擁有網絡中心、連接全校的光纖主干線、四間七十二個機位的網絡教室、三間理化生綜合現代化實驗室、六十間綜合多媒體教室以及多處電腦辦公終端。2008年8月份,該校的校園網二期(又稱“班班通”)工程開始建設,學校中的專職教師得以配備筆記本電腦。校園網二期工程建設完畢后,該校校園內的每一個教室都有了智能廣播、閉路電視、互聯網設備、監控系統,圖書館則有智能網絡管理系統,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具備了基本的硬件條件。
(二)軟件資源建設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開發了校園信息平臺,還以教研組為單位,搜集、整理和開發了教與學的資源庫,同時購買了K12教學資源庫、智學網教學資源庫、智慧課堂平臺、數字圖書館等資源,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支持。近幾年,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還建立了包含教學圖片、教學視頻片段的課件庫,該資源庫開放性強,具有可修改和可二次開發等特點,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目前,教師和學生在校園局域網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時調取這些資料用于課堂教學和自修。
(三)師資隊伍建設
硬件和軟件的建設只是給防城港市高級中學搭建了一個實施現代教育的平臺,要充分發揮好現有設備的作用,真正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為此,防城港市高級中學提出了“人的現代化教育”的教學理念,并從2000年起,對全體教師進行多媒體技術培訓。該培訓每年暑假舉辦一次,截至2022年8月,該培訓已舉辦了23期。此外,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還于2012年5月承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信息技術“十二五”規劃科研立項課題的子課題“廣西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研究”,2020年6月承擔了課題“高中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研究”。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還需要通過現代教學理論的傳播與討論[1],因此,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經常邀請著名教育專家來校講學,使全體教師都能接觸到全國各地的教育教學前沿信息,這極大提高了教師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目前,防城港市高級中學已經擁有一支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隊伍,現代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技術已滲透到所有學科的教學中。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和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可以集聲音、圖像、文字、視頻于一體,有利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2],特別是在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的教學中。如語文教師在教授《虞美人》一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組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虞美人》這首詞的意象十分豐富,多媒體課件可以展示落花流水、殘垣斷壁的圖景,配上鄧麗君柔美、悠揚的歌聲,此時教師進行聲情并茂的講解,詞中豐富的意象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學生自然也就很容易被李煜的遭遇和悲情
打動。
(二)展現豐富場景
多媒體技術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展現教師搜集到的各種信息,再現生活情景,把文章中的內容變成現實的場景展示出來,有利于學生對作品情節的了解、對風土人情的認識、對人物情思的感悟和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和接受。英語教師在教授“The World Around Us”一課時,可以在課件的開頭插入一段動畫短片,短片內容為:美麗的鹿在森林中生活,但是隨著筷子廠的增多,樹木越來越少,鹿生活的環境被破壞了,最后鹿竟無處可待。學生看了短片之后,會有更多的表達欲,接著教師就可以提問:“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此時,學生會紛紛舉手,想要回答這一問題。在教授該內容時,如果教師僅僅用語言講述,學生很可能覺得這樣的課很枯燥,配以故事場景后,學生會產生諸多感觸,進而產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愿望。
此外,過去語文教師在教《紅樓夢》選段《林黛玉進賈府》時,只能用語言強調文中描寫的封建大家族里的繁文縟節,如其中人物的服飾、廳堂的擺設等,但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因難以想象而無法意識到這些儀式的繁復。在能夠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當下,該課的教學就顯得輕松多了。教師可以截取電視劇《紅樓夢》中的幾個片段,以電視劇中人物鮮活的生活情景,拉近學生與這一作品的距離,讓學生能夠理解《紅樓夢》中蘊含的深意。
(三)提升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的表現力強、節奏快、手段多、信息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常常碰到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抽象理論知識,如DNA的雙螺旋結構、堿基配對、DNA的轉錄和翻譯、神經興奮傳導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等。這些微觀層面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難以接觸到,因此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這些細微結構、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等。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微細結構局部放大或利用動畫模擬復雜變化過程等,使抽象問題直觀化,靜態圖形動態化,變無聲為有聲;或者演示生命活動的發展過程,更準確地展示生命現象和規律,將教材中復雜的生物問題具體化、層次化。
而數學教師在講正、余弦函數周期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正、余弦函數的圖像,引導學生觀察圖像的性質,從圖像中發現正、余弦函數值的規律,明確周期函數的定義,得出正弦、余弦函數的周期,再據此進行進一步的推導。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地展示空間圖形,或者利用幾何畫板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復雜的點線面關系,這對培養學生的圖形識別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很有幫助。
(四)應用于實驗教學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教學,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物理、化學學科中,有部分實驗較危險,難以在常規中學的實驗室中充分展現;還有部分實驗的現象不明顯,或者是實驗過程發生得太快,不便于觀察。面對上述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實驗的動畫,讓學生能夠充分觀察實驗現象,促進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也可以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實驗,并放大實驗現象、控制實驗速度,讓學生能夠方便地觀察到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現象、尋找實驗規律。
三、師生共筑網絡空間
(一)構建學科網站,挖掘學生潛能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的教師還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構建各學科網站。這個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網頁制作的要點,然后確定主頁的設計;二是學生分頭搜集材料(包括學科材料),制作個人網頁;三是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發布到站點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搜集學習資料(包括上網搜索)和親手制作,實際上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并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增強了對各學科的學習興趣。另外,師生共建網站,不僅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能力得到發揮,個性得到發展,還能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及合作精神。
(二)妙用電子信箱,擴展課堂輔導
電子信箱能突破時空的限制,為師生的交流提供平臺,使個別輔導變得更加方便。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部分學科教師與學生在空閑時間通過電子郵件交流,這樣,教師可以及時解答學生學習時出現的疑難問題,有利于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
(三)通過QQ、微信群,加強課堂交流
QQ和微信群能夠讓學生和教師有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可以作為教師和學生課后的交流平臺。學生可以通過QQ和微信群隨時向教師請教,向教師說明自己在上課時沒有聽懂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而教師則可以通過QQ和微信群及時掌握自己在教學中遺漏的問題,并隨即對學生進行在線輔導,解決他們的困惑。此外,教師還可以讓QQ、微信群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平臺,鼓勵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建自己的QQ群,一起來研究和探討問題,這樣做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交往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3]。
四、重視師資建設
(一)加強現代化師資隊伍建設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讓教師群體相互聯系,并凝聚成一個有著共同追求的教師共同體,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證。防城港市高級中學在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時,十分注重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打造“學習型”學校;另一方面,該校也十分注重讓教師形成學習的共同體,形成良好的教研文化。
(二)探索高效的新型教學模式
為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防城港市高級中學每年會舉行一次“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開放周教學大比武活動。這一活動整合了學校各個方面的資源,集中了教師的力量。在這個活動中,教師不斷呈現新的課堂模式和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展示了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與此同時,該校也鼓勵教師參與有關現代教育技術、學科教學的論文大賽、課件制作大賽。
(三)著重培養師生的創新能力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還十分注重培養師生的創新能力,不斷鼓勵教師和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力求調動教師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如舉辦多媒體課件創新比賽等,讓師生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完成創新活動。此外,該校還讓學生和教師一同承擔了學校網站的相關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師生開展各種拓展能力和提升素質的活動,以全面提高師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總之,防城港市高級中學在要求教師掌握新技術、新理論的同時,還明確了教師應當樹立相應的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能為增強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性提供條件,教師需要改變過去“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的單一狀況,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打造高效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12):19-23.
[2]何克抗.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形成與發展[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11(03):8-31,189.
[3]王柏成.新課改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