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幼兒階段是受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幼兒階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三觀。幼兒園教師要基于幼兒的學習特點,將紅色文化滲透到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
【關鍵詞】紅色文化;幼兒園教育;區域活動;游戲
作者簡介:張健枝(1972—),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機關保育院。
為了讓紅色文化的種子根植于幼兒心中,讓紅色成為幼兒生命的底色,讓紅色文化一代代傳承,幼兒教師要將紅色文化元素滲透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讓幼兒感受紅色文化的滋養,體驗紅色文化的特色,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意識,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紅色根基。
一、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是給孩子打基礎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幼兒不僅開始學習生活技能、文化知識,也開始培養道德品質。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滲透紅色文化,讓幼兒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可以為幼兒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可以讓幼兒更加珍惜生活、熱愛生活。如今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且大多都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很少遇到重大挫折,有時會“身在福中不知?!薄S變簣@通過組織幼兒聽紅色故事、觀看紅色主題電影、參觀紅色藝術展、進行紅色角色表演等活動滲透紅色文化,可以讓幼兒了解革命歷史,感受紅色文化的內涵,意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從而珍惜現在的生活。
第二,可以培養幼兒頑強的意志力。幼兒時期是兒童各種品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幼兒教師將紅色文化滲透到幼兒園活動中,可以讓幼兒了解革命烈士鋼鐵般的意志,汲取革命烈士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從而養成堅韌不拔的品格,遇到困難不低頭、不放棄,努力達成目標。
第三,可以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教師通過紅色文化教育,給幼兒講解各種紅色故事,可以讓幼兒了解革命前輩的各種英雄事跡,從而產生欽佩、感動、自豪、憤怒、傷心等各種情感,漸漸地學會感同身受。
第四,可以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教師不僅可以給幼兒講解各種紅色故事,還可以讓幼兒體驗革命年代的生活。這樣幼兒能更好地學會遵守規則,按照幼兒園的規定認真吃飯,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學會控制情緒等,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將來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做好準備。
紅色文化教育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要實現優質教育,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要從幼兒園開始滲透紅色文化,讓幼兒從小就受到紅色文化的滋養。紅色文化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從幼兒師資隊伍開始,從幼兒園管理隊伍開始。因此,幼兒教師要找到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的有效途徑,激發幼兒的愛國意識,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二、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面臨的問題
(一)紅色文化滲透目標不夠具體
只有樹立明確具體的教育目標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但是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時,一些幼兒園并沒有明確具體的教育目標。因為有的幼兒教師本身對紅色文化認識不深,也不知道如何開發紅色資源,不知道如何將紅色文化教育與幼兒園豐富的活動結合起來,所以他們制訂的目標往往比較寬泛,比如幫助幼兒理解紅色文化精神,使幼兒產生文化自豪感等。這樣的目標過于寬泛,無法為方案的具體制訂提供方向,也就無法幫助幼兒明確具體的學習方向。
(二)紅色文化滲透主體單一
幼兒園所開展的區域活動必須有各方面的參與,才能確保紅色文化真正融入其中。但是目前紅色文化區域活動的設計主要由幼兒園負責,幼兒的家庭和當地社區的參與力度不夠。幼兒教師擔任教育引導的角色,在組織紅色文化區域活動方面有相對豐富的經驗,但是單靠教師的努力,紅色教育的開展會比較受限,效果也不夠好。
(三)沒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形式生硬呆板
紅色文化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遙遠、抽象、不易理解的,教師需要巧妙地在區域活動中滲透紅色文化,讓幼兒真正理解與接受。但有的幼兒教師為了完成紅色文化教育任務而盲目地滲透紅色文化,不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理解接受程度,直接將一些紅色文化生硬地加入幼兒的學習內容中,或直接開展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動,使得紅色文化滲透的形式生硬呆板,無法激起幼兒的學習欲望。
三、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的路徑
(一)創設紅色環境,培養幼兒的紅色情懷
為了使幼兒對紅色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教師可創設與紅色文化有關的環境,營造紅色文化氛圍。布置環境需要使用一定的材料,教師最好和幼兒一起動手制作與紅色主題相關的材料,如制作小紅旗,并把小紅旗整齊地插在教室里,或者制作各種與紅色文化有關的卡片,并把卡片貼在教室墻上等,從而加深幼兒對紅色文化的印象。讓幼兒用作品裝扮自己的活動空間和生活環境,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表現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審美能力,使幼兒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此外,教師還可以和幼兒一起設計、繪制具有紅色文化特色的主題墻,這樣既能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紅色文化,陶冶情操,還能激發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傊處熀陀變阂黄鸩贾眉t色文化環境,能使幼兒掌握各種技能,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
(二)開展區域活動,滲透紅色文化
1.在班級角色區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
角色區是幼兒扮演各種繪本、影視、現實中的角色,進而體驗角色的情感和思想的區域。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與紅色文化有關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比如引入小兵張嘎的故事。教師可以先給幼兒講述這個故事,幫幼兒梳理這個故事涉及的主要人物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然后讓幼兒選定角色,如果有條件,教師最好請幼兒家長一起參與。教師還要給幼兒準備相關的服裝,幫幼兒裝扮成特定的角色,讓幼兒更有代入感。在幼兒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表演的情況,做好幼兒表演的支持者、傾聽者和合作者,根據幼兒表演的情況,適當給幼兒講解一些紅色精神。
2.在班級美術區讓幼兒動手制作
幼兒對寫寫畫畫或制作手工作品往往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制作表演紅色故事所需的道具,從而實現與其他區域活動的聯動。教師可以在此區域投入畫紙、超輕粘土、膠水、小木棍、紙筒、布條等工具,引導幼兒動手制作望遠鏡、潛水鏡、小手槍、沖鋒槍、綁帶、止血藥等在角色區表演紅色故事所需要的物品,更大程度地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自由發揮,正確使用各種工具,學會與同伴合作,從而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3.在班級美食區讓幼兒品嘗特制食物
如今的幼兒比較難以理解革命時期生活的艱辛,教師可以在美食區投放一些由粗糧做成的食物,如紅薯干、南瓜粥、玉米餅等,讓幼兒品嘗,并說出自己的感覺。幼兒可能覺得這些食物沒有平時吃的零食和飯菜好吃,教師可以告訴幼兒,革命年代的先輩們吃的東西可能都沒有這些食物好吃,甚至時常吃不上東西,但他們還是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革命的勝利,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和平。教師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革命生活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惜生活,并養成珍惜食物的習慣,使紅色文化發揮極大的育人作用[1]。
(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培養幼兒的紅色素養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將紅色文化滲入其中,設計一些紅色主題活動,讓幼兒進一步體驗紅色文化。
1.模擬“軍事防御”活動
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八路軍英勇作戰”為主題的活動,開展模擬“軍事防御”活動。首先給幼兒準備一個空間較大的區域,放置沙土、積木等,讓幼兒在規定的區域里修建城墻、挖土路、搭戰壕等。然后組織幼兒進行演練,指導幼兒分組行動,讓幼兒自行設計戰斗方案,并讓幼兒穿上作戰服,拿起武器,沉浸在演練中。在演練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體驗爬雪山、走獨木橋、沖出戰區、躲避槍林彈雨等項目,突破重重困難,最終取得勝利,體驗到英勇作戰的自豪感與獲得勝利的成就感。
2.模擬“長征”活動
教師除了利用幼兒園的空間組織主題活動,還可以組織一些戶外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長征的歷史。此外,戶外活動還能鍛煉兒童的身體素質和團結協作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戶外主題活動,活動方案可以讓幼兒自己討論、制訂和執行。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先做好預設,提醒幼兒,如說道:“我們都知道,紅軍要翻越雪山、穿過叢林、穿越鐵橋等,我們要如何利用幼兒園外的街道模擬他們長征的場景呢?”這時,幼兒可能會說可以把一些高樓當作雪山,把森林公園當作一片叢林,把石橋當作鐵橋等,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討論完善路線。接著,教師可以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長征”路上應該怎么做,如“遇到路障該怎么辦?”“隊友掉隊了該怎么辦?”等。方案得到完善以后,帶領幼兒走出去,設定一個目的地,以街道為主要的模擬長征路線,開始戶外的健步走活動。走到目的地后,教師要給幼兒上一場紅色文化課,讓幼兒感受革命戰士頑強拼搏的精神,加深幼兒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增強幼兒的意志力[2]。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每周開展的升國旗活動中讓幼兒輪流擔任小小護旗手,感受保護國旗的責任感與自豪感;或者可以結合國慶節等節日組織一些紅色主題歌曲演唱比賽,選擇《五星紅旗》《祖國,祖國,我愛你》《歌唱祖國》等紅色歌曲,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愛。
(四)結合本地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活動
幼兒教師除了要利用整合幼兒園資源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還要開發利用本地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讓幼兒親身體驗身邊的紅色文化。教師可以與幼兒家長共同合作,尋找當地可利用的紅色文化資源,然后合理設計相關的特色活動,并鼓勵幼兒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紅色文化。
比如,幼兒教師通過家園合作,組織幼兒參觀紅色研學基地,讓幼兒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深刻體會紅色文化的魅力。然后,教師可以據此設計具有特色的拼搭游戲,即讓幼兒用積木、拼圖等道具搭建出自己所看到的紅色建筑。具體而言,在參觀的時候,教師要給幼兒講解建筑的構成、外觀、顏色、樣式等,讓幼兒盡可能記住建筑的特征?;氐接變簣@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平鋪、壘搭的方式進行搭建。為了滿足幼兒對空間的需求,教師可以將教室劃分為基礎積木區、插件積木區、輔助制作區、作品展示區等,引導幼兒有序地到相應的區域進行搭建。此外,教師還要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任務,比如,面對小班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使用色彩鮮艷、體積大、較輕的木質連接件進行搭建;針對中班幼兒,教師可以給他們提供雪花片、樂高、管子、益智插頭等玩具,指導他們進行搭建;而在大班中,教師可以放置微型主題接插、小素材接插、拼圖等,引導和鼓勵幼兒進行創意創作。最后,教師還要一步步引導幼兒在動手搭建紅色建筑的過程中了解革命先輩的事跡,將革命先輩作為學習的榜樣[3]。
結語
綜上所述,紅色文化教育對幼兒的發展很重要,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紅色教育資源開展文化活動,讓幼兒了解紅色文化,感受紅色文化,培養紅色精神。將紅色文化滲透進幼兒園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有利于培養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 楊娜,王佳,張瑞連,等. 傳承紅色文化,領略民族精神: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紅色文化的滲透[J]. 文淵(高中版),2021(05):152.
[2]王小麗.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民族地區幼兒園教育的方法探究[J].求知導刊,2021(45):8-10.
[3] 魏蕓.解讀紅色文化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挖掘與傳承[J]. 文淵(中學版),2019(0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