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仁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二中學,甘肅 甘南)
我國現代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對各級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語文教學需要不斷創新,以提升教學效果。由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他們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習效率和實現教學目標非常重要。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在課堂上的應用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助,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初中階段屬于學生學習的重要過渡階段,此階段學生接觸的語文知識較之小學階段難度明顯增加,學生接觸的語文知識量也明顯增加,此階段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助于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學習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水平。該模式利用了學生自主組成若干個小組,通過團體協作解決問題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合理地調整課程結構內容,提出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重點關注以下要點:(1)重視教學成長。新課程評價目標要求教師在推進教學工作中,需要沿著助力自身成長的方向發展,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診斷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訂調整教師發展目標,促進教師自身發展。(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理念十分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要求教學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知識,掌握相關邏輯,還需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3)努力實現多個教學目標。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實現以下目標:提升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能力,教學環節與方法的改進以及情感和價值觀樹立。(4)以學定教。新課程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核心,通過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強調從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等方面全方位評價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指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探討,對分析學習內容,或分析與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合作學習中教師主要充當策劃人、主持人以及學科專家等角色,教師及時轉變以往自身在課堂中的主體角色,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可使教學效果大大提升。作為高效學習模式的合作學習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在小組中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會有明確的分工,通過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完成相關語文內容的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將以往學生個人單打獨斗的學習局面轉化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學習競爭,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通過合理的競爭,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團隊協作的能力,樹立并加強他們對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團隊和集體的意識不斷加強,通過小組與小組的競爭,也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產生更清晰的認識。團隊合作過程中,每一個團隊成員承擔的責任不同,經過組員長時間的合作,逐漸認識到自身在團隊中主要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意義,不斷調整自身以適應團隊需求,與其他團隊成員為了共同團隊目標而努力。這個過程中,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也在一次次成功之后肯定了自身的價值,增加了學習初中語文的信心。學生需要學會同團隊中其他成員溝通與交流,使學生社交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學習效率是影響初中語文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學習成績的提高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主動性密切相關。首先,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傳統的灌輸式和“躲貓貓”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被動的局面有所改變,學生在學習時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其次,合作學習方式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提高基本的語言素養。在中學的合作語言課堂上,學習者有相同的學習目標,通過合作、探討和討論,取得學習成果,學生會有很高的滿足感,從而提高他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并能有效促進學習者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思考能力是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初中生必須具有的基礎能力之一,思考能力對初中學生的智力發展、腦力開發、思維發展等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合作學習模式應用過程中,學生需要參與到團隊合作中,針對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談論。通過激烈的討論,學生的思維會發生碰撞,從而開闊思維,有效提升思考能力。而每一次的團隊合作能夠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聽取不同意見,并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去深入分析,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思考能力。
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教學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升語文教學效果。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可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學情況、教材情況等。以下為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通過發揮該模式的積極作用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不同學生個體之間有著明顯差異,因此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和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然后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確保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首先,根據學生能力分組并制訂相應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近半年的語文成績、語文課堂表現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將學生分為A組、B組、C組。A組學生整體語文學習成績較高,平時能夠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B組學生語文學習成績一般,課堂參與較積極;C組學生語文成績稍差,存在極個別學困生。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后,針對A組、B組、C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具體可參考下述《藤野先生》案例。教師根據不同組別的學生制訂學習目標,便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在學習目標引導下積極探索相關內容,促進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其次,根據學習情況設定階段性學習目標。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讓合作學習小組可以完成不同階段性目標,也使各個小組的整體學習水平穩步提升。例如,學期開始前,教師設置的學習目標可在圍繞教材相關內容的同時要求學生小組內部成員構建關系融洽的學習小組。學期過半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小組獨立完成相關學習計劃的制訂與實施。通過學習目標階段性的改變,不斷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小組中關于相關語文知識的討論,促進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案例:《藤野先生》。
教材分析:本篇為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魯迅在文中回憶了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的留學生活,對自己老師藤野先生誨人不倦的精神和嚴謹治學的作風給予了高度稱贊,尤其是藤野先生對待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著重刻畫,表現出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考慮到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較復雜,教師在課前準備相應的歷史背景資料,以視頻或圖片的方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
學生分組:A組、B組、C組。
學習目標:C組學習目標為可以通讀全文。B組學習目標為可以通讀全文,兩組學生可對文中內容進一步理解,對作者在其中傳達的情感進行分析、總結,然后分析導致作者產生此種情感的影響因素。A組學習目標需要在B組學習目標基礎上,增加學生需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分析愛國精神對當代初中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可以采用作文、繪畫、視頻等方式進行描述。
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作為引導者,不能對課堂學習放任不管,而是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積極幫助學生小組探究問題的答案,促進學生思考、探究能力的提升,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白楊禮贊》這一課教學中,這篇文章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在1941年所寫的一篇散文,通過文中所描述的白楊樹的堅韌形象,對民族解放斗爭中廣大人民群眾堅強、樸實和努力上進的精神進行了歌頌。本篇散文主要采用象征性手法進行描寫,所以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學生對作者通過“白楊”這一形象采用的象征性描寫手法理解不夠充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白楊與民眾之間存在的關系是什么?”“白楊形象中含有的優秀品質如何與農民建立聯系?”等。教師引導學生小組通過課文反復閱讀體會、網絡上相關材料搜集、文章撰寫背景分析等,使小組成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幫助學生逐漸解開不理解的“白楊與民眾之間存在的關系是什么?”等問題。同時在學生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合理地維持小組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面對語文問題不畏懼、積極動腦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明顯提升。
教學評價可以較客觀地分析某階段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學生語文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便于教師全面了解當前語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具體情況,及時根據存在的問題制訂相應解決策略,持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針對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可以定期進行評價,針對學生獲得的收獲給予充分肯定與鼓勵,針對自身教學存在的不足充分分析制訂、改進策略,全面提升語文教學實效性。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個體層面來看,教師要對各個合作小組的成員在合作期間的態度和見解等進行合理的評估,針對學生獲得的進步給予肯定。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要內容為魯迅先生關于童年的回憶。文章中透露出魯迅先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但是表達方式比較含蓄、隱晦,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有一定的困難,為了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教師還應當對各個小組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論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字詞含義的簡單分析,還是對文章思想的進階分析,都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中定期總結經驗與不足。教師可以每月或者每2個月對教學成果、自身教學中獲得經驗與不足進行記錄,并采用查閱相關文獻、同其他教師交流等手段,制訂相關不足的解決方案,并將制訂的方案應用于之后的教學中,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所以在應用該模式時,教師需要注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確保學生能夠經過合作思考、充分探究與分析后得到相應的答案。例如,在《羚羊飛渡》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的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動物身上所折射的高貴品質,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理,可以將羚羊在飛渡過程中的細節以視頻的方式呈現,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的智慧、勇氣以及自我犧牲精神。教師帶領和引導合作小組探討其他動物身上具有的優秀品格,并由動物聯想到自身,從而分析人與動物存在的共同點與差異,討論動物身上有哪些值得人類學習的優點,從而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開闊學生思維,延伸教學內容的深度。學生在經過合作討論后,能夠得到更有意義的答案,從而促進教學目標實現。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助力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可以充分利用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強化合作學習引導、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答案、注重合作學習評價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等策略,使語文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