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江蘇常州 213000)
小古文校本課程對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是十分新穎的,這種前所未有的學習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小學高段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認知性,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小古文校本課程對于小學高段學生來說是十分簡單容易的,所以高段語文教師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如何選取教材與校本課程的融合點,堅持興趣第一、內容簡單、思想積極三個原則,在經典文言文中,民國老課本中,現代人編輯的文言文讀本中,或者是研究成果集中,選取合適的文言文,對選中的文言文加以自己的思考與理解。
每一位老師都知道學生才是課堂上學習的主體,但是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卻是寥寥無幾。首先,本文將對于如何在課程開發上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詳細地解說。就學生認知層面來說,課程開發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思維方式及認知程度進行全方位總結研究,認真地聽取其他在小學高段小古文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已有研究的人意見,同時充分地聽取學生的意見,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研究與實施。
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對文言文及相關古文認知的理解,加強學生對古文和文言文的認識,在講述一篇古文時,盡可能多地引申出其他古文,同時精確到古文中的每一個字眼,盡量使學生的認知更為縝密,如此一來,對教師及學生來說,學習小古文都是十分有幫助的。而且,文言文形式眾多,表達甚廣,在每方面都存有所記錄內容。因此,要求教師在開發與實施之前對學生進行相關調查了解,通過調查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小古文校本課程的認識程度和是否想要學習學習興趣性方面的調查。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調查,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想要在哪方面著重學習。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小古文《禮》的教學時由于這篇小古文篇幅很短,小學生難以讀懂古文所表達的意思,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播放《孔融讓梨》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對文章大體內容有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閱讀和翻譯,比如“父問故”這一句中“故”翻譯作“原因”,與當前用法不太一樣,小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詞匯量與交流經驗,教師引導其逐字逐句翻譯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以這篇古文為例引申出更多類似文章如“王泰推棗”,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經過閱讀你們能告訴我這篇文章講了什么事嗎?你還知道那些類似的小故事呢?”,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學生主動調查學習更多文言文的興趣,提高小古文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一個好的老師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巨大的。就教師教學層面來說,教師要認真學習小古文校本相關課程內容,在給同學講授之前認真了解其中內涵與關鍵,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爭取做到在課堂上對于古文的講解得心應手,對于同學們的提問能夠游刃有余。教師只有認真學習相關內容,這樣才能帶動學生更好地理解,帶動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一篇古文。
其次,在小古文校本課程中,需要教師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嘗試各種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情況下采取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模式,采用現代化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而并不過度強調學習成果性,通過對小古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目的是在增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能夠引起同學對于小古文的興趣,通過學習古文了解到更多有趣的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因此,教師需要認識自己的使命與任務,積極研究相關對策,使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讓教師達到最終的目的。
由于文言文的內容比較短,寫作手法和作者思想邏輯相對于白話文對小學生來說都比較復雜,與現代的文學有很大的區別,所以這樣的課文讓學生學著感覺到十分枯燥,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學習熱情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對于這個問題,教師要在給小學生選取小古文時注重小古文的內容,選擇正確適宜的古文文本,實現更有效的教學,充分考慮學生的接收能力,為學生選擇一些可以理解的文章。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平時成績,學習習慣和學習的思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學習思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教學和考察,不斷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多拿一些邏輯性比較強的文章讓學生學習閱讀,以此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認知水平。之后教師要認識到小古文的學習是對課堂內容的拓展,并不是死記硬背的東西和固定的課程,所以在選擇內容時要科學合理。
比如在四年級上冊《蟋蟀的住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習內容的整合,把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材料準備出來,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蟋蟀住宅的地方,做簡單的了解,搜集的方法不僅可以利用上網,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讓學生親身體驗,也讓學生更加了解小古文校本課程親身尋找蟋蟀的住宅,之后將蟋蟀住宅與人類的房子做出比較,然后把不同點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出來,鼓勵學生踴躍發言。通過這些方式來讓學生仔細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在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平時注重類似的實際情況,即對于微視角物體相關內容進行了解,把實際結合到課程內容中,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蟋蟀住宅,從而更好地體會課本內容主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同時這種科學選取教材內容的方式不僅適用于平時教學,也適用于小古文校本課程。
由于小古文校本課程屬于文科類課程,因此,在規劃課程范圍時,要明確其歸屬于文科課程內容范圍,而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學習進行具體的安排。首先就是要結合學生在古文中的理解情況,通過對學生的理解,在特定的時間,通過指定的教師對其進行集中講解與分析,在課下開設相關的興趣愛好培訓社團等進行學習。在每周,盡量安排2到3節進行本課程學習,將兩節課程相隔時間,盡量拉大,這樣的話,中間時間可以讓學生課下拓展,理解相關內容及查詢不懂的內容。由此可以更加強化學生們的學習,以及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學習目的。
其中要求教師在講授相關小古文校本課程之前進行全方位理解文章,對文章進行全方位的總結與理解,通過教師的講授,能夠讓學生更加方便與清楚地理解到小古文,其中蘊含的道理知識,以及整個故事的情節。這樣才能通過教師的教學,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去理解歷史知識,激發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而且,教師需要對學生明確小古文校本課程,不僅僅需要在課上完成,更多的時間需要花在課下,積極地查閱與請教相關不懂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以及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程度,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從而達到開設小古文校本課程的目的。
小古文校本課程歸期,根本也是對于古代文言文的講解與講述。通過小古文校本課程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中國歷史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在小學階段,讓學生接觸有趣易懂的文言文知識故事,可以讓孩子更深刻地了解我國古代文明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化素養和綜合實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通過文言文向同學們描繪出唐朝的盛世繁華,宋朝的溫婉風雅;向同學們描繪出忠臣的忠肝義膽,奸臣的丑惡嘴臉;向同學們描繪出我們從未見過的古時山水。對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小古文校本課程已經不單單是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而應該是對于文言文的欣賞。通過豐富課上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歷史知識,了解到更多的文言文背景,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夠起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例如,教師講授小古文《口鼻眼眉爭辯》時,就可以注重本篇文言文內容的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古文內容,學生在扮演口、鼻、眼、眉爭論各自的用處時,能夠意識到我國古文也不乏生動有趣的部分,讓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不斷加深。此外,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和表演文章后,能夠認識到縱然口鼻耳目個個都有很大能力但是缺了誰也不行,懂得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等和睦相處的重要性,體現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進一步加強了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生的眼里,小古文學習比較枯燥,因此生動形象且豐富的教學情境在小古文的教授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老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課堂上為同學們講述古文相關的故事,為同學們播放古文相關的動畫等。又或者老師可以將古文融入現實的生活,采用情景化教學的方式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取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以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進行有效教學。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提高了學習興趣,自然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樣就對學生學習古文就有了十分大的幫助。教師還可以把成語故事融入古文教學中,進一步鼓勵學生去搜集成語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想表達的融入小古文中去,也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圖片,讓課堂持續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動畫片,如《翁》,以動畫片的形式讓學生對《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隨后,教師給學生展開講述賣油翁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述向同學們表達出賣油翁是如何的聰明與機智,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去思考主要的學習內容,所以把賣油翁小古文融入教學中,使古文教學課堂脫離傳統枯燥乏味的模式,變得更加有趣、更加靈活,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把賣油翁小故事導入小古文校本課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拓寬了更多的知識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興趣,實現了開發小古文校本課程的發展。
古文的內容也包括很多,也像現代文一樣,里面包含了對時代的看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聯合實際生活,結合古今進行教學,最好是采取一些策略或者是案例來和現代進行結合,縮短古今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古今文化的認知。首先,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整體素質。我國的傳統美德就需要盡心培養,比如尊老愛幼,寬以待人??兹谧尷妫抉R光砸缸等小古文中就體現了我國的傳統美德,同時將傳統古文中表現出來的美德與現代出現過的名人英雄進行對應,將古今合起來向同學們表達出美好的品德是可以做到跨越歷史,被人們永久銘記的。因此,讓學生學習小古文是有育人作用的。然后教師在講課時要將古文中的生活思路提取出來,吸取古人的智慧,讓學生結合現代生活進行升華,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能夠聯想到自己的實際生活。
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PPT多媒體把相關內容展示出來,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給學生帶來內容呈現,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對小古文校本課程有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小英雄雨來》是凸顯愛國主義,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古人愛國故事,例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等等。通過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古人是怎樣愛國的,是怎么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的。然后教師讓學生對現古今這兩種愛國故事進行對比,體會古今思想的區別,了解小古文校本課程。聯合實際情況,讓學生深入思考自己要如何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聯合實際現實生活,縮短古今文化距離,讓學生受到更好的古文教育。
小古文校本課程教學需要特定的方法,要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才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開發與研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習慣和學習水平,對小古文校本課程教學采取一種正確的看待方式,實現更好地開發與研究,讓學生真正喜歡校本課程。教師也要不斷地向已有建樹的人進行探討學習,通過學習借鑒積累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素養,讓小學生得到更好的文言文教育,推動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