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平
(安徽省安慶工業學校,安徽安慶 246000)
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二十一世紀人民的生活、學習以及生產的方方面面,整個世界都在感受著互聯網技術所帶來了沖擊和變化,尤其是教育行業也逐漸隨著知識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而開始逐漸走向了網絡化與數字化。因此,將互聯網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中職信息技術課堂中非常有必要。又因為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多以實踐課為主,特別切合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模式。因此,筆者主要探究在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出現已經給教育界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利用信息技術來帶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的觀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網絡環境下,各種各樣的現代化媒體手段已經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學習渠道,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多樣化自主學習的要求。同時教師主動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多媒體與課程教學活動實現完美的融合,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帶給學生更好的教學體驗。而中職計算機課程最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教學課程,與信息發展更是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因此,探究網絡環境下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也顯得格外重要。
本文的研究意義主要與三個方面有關。首先是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特點。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更新速度很快,僅僅使用傳統的課本教學就無法跟得上信息化時代的變化。其次,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親自進行操作,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因此,網絡環境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非常合適。最后,中職計算機課程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充足的電腦技能方法,更要求學生能夠獲得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多種信息素養。通過中職計算機課程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善于解決問題的信息化素質,這將極大地幫助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工作[1]。
1.文獻檢索法
筆者首先查閱了關于網絡環境下或者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相關的一些文獻和資料,對本次的研究主題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知,基本確立了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的基本路線和思路。
2.實驗法
在中職班級內進行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計算機專業教學實驗。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得到了第一手的反饋數據信息,并進行了科學深入的分析,為本次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教學對象分析主要是為了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學習水平和基本的準備情況。教學設計的實現離不開對教學對象的研究分析。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教學對象主要是中職學生。應該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法來對調查對象進行統計,初步了解到中職學生當前對計算機課程的了解程度,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態度和看法。在充分了解到這些信息之后才可以更好地進行網絡課程下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2]。
在對教學對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需要制定一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簡單概括就是教學設計者認為應該通過教學活動使教學對象實現何種程度的教學成果。
例如,在認識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的這一單元課程中,首先明確有兩個教學任務,第一個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第二個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了解信息社會。教師根據這兩個教學任務充分地意識到自己的教學目標。此次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教師的網絡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課程授課,最終實現學生對信息技術發展歷程以及信息社會各種知識的充分掌握,屬于基本知識的掌握。教師組織進行相關測試題考試來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考察。
雖然說中職計算機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操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一門課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放棄教師的組織作用和指導意見。
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更需要教師在每一個環節進行準確地把控。教師需要更好地進行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準備工作、組織工作、并且善于在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過程中進行啟發、引導和組織,進而來確保整個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水平。
比如說,在2.2配置網絡這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理論知識設計以及操作水平測試等來給學生樹立一個大致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網絡課程資源和網絡練習習題等提前進行自主學習。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進行學習小組劃分,明確認識網絡設備、連接網絡,排除網絡故障的三個教學任務,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進行協作學習。
協作學習方式與網絡教學手段之間相互配合,互相彌補。網絡學習可以提供實時的交流溝通,為學生提供一個便捷、平等、高效的交流平臺。協作學習又可以充分地發揮團體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網絡環境下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更是交互性學習最好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自主化、自由化的學習渠道。
關于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協作學習環境的設計,筆者主要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的。首先我會在課程開始之初進行一個基礎知識操作測試題,對每一位學生的信息基礎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基于互補的原則來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確保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優勢互補。
其次,我進一步明確教學任務,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明確了解到自己在課程中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比如說,在運用網絡工具這一課中,學生們首先明確了自己小組的總體任務有四個:運用云存儲、探索網絡學習、探索網絡生活、使用云協作。小組之間再對這四個任務進行劃分和分工。
之后,學生會以小組的形式在互聯網平臺上查找這四個任務的學習資料并且進行主動學習和實踐,基本上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要全程進行監控和掌握,確保整個學習過程能夠高效運行并且能夠達到最初設定的教學目標以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小組成員最終提交上來的作業來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成績評定和學習效果評判。
教師在網絡環境下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時應當要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和教學觀念。并在網絡環境下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在進行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時候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開展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就業方向的教學課程。同時,教師也必須牢記在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自己依舊要認真承擔起組織學生利用多媒體學習以及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掌握計算機技能的職責。
其次就是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破除傳統教學觀念下師生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利用互聯網媒體技術手段將原本的“如何教”轉變為“如何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畢竟,學生主動愿意學習的潛力要遠遠大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對于中職計算機課程這樣一門課程,主動學習操作所取得的學習效果更是要遠遠大于教師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的傳授。
比如說,在探索物聯網這一節課程中,教師給學生單方向地傳授關于認識互聯網的相關知識遠遠沒有學生自己主動地體驗如手機連接電視、掃地機器人、冰箱、電燈等一些家具的物聯網設計更有效。因此在教學時教學引入階段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家中的智能設備,或是讓學生們談一談對智能家居的期待,如有的學生善于使用智能電視的語音助手,將智能電視變成了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百度、VR游戲等功能集一體的智能家居。有的學生向往房子中有人工管家,一切需求如沖泡咖啡、拉上窗簾、調節溫度等都可以由人工管家完成。以此為課堂導入,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探索物聯網。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授課本上知識的同時要注重課外知識的延伸,即探索物聯網的各項功能的同時為學生講授當今世界各行各業的頂尖科技,如航天、藥劑研發、智能機器人等,探究這些頂尖科技與計算機的關聯,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為學生樹立健康的學習觀念。學生完全可以在自主化的探索體驗中感受到計算機專業課程的魅力所在。
中職許多學生在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已經逐漸習慣了教師將知識主動塞給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了僵硬、落后的學習習慣,喪失了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和樂趣,不愿意自己主動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來尋找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尤其是有一部分學生十分依賴于讓老師對課本的知識結論進行總結,通過生記硬背來應付考試。這些學生完全忽略了自主探索知識、總結知識的重要性,不愿意主動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十分不利于之后在信息化時代的工作和學習[3]。
因此,學生要學會主動來改變自己的傳統觀念,改變舊的學習習慣,由原來的注重學習結果逐漸轉變為注重學習過程。注重與老師以及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教學內容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見解。更快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學習模式,適應未來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真正感受到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所帶來的學習樂趣。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自身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改變自身的學習觀念。比如說,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理念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改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利用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來設置云課堂,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也盡可能地向學生傳遞積極進行思考,自主完成作業的觀念,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為學生分好組后給予不同小組不同的學習任務,如小組共同制作一份PPT、共同制作一個網頁等,以此通過大任務驅動小組進行分工合作,期間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互幫互助,以此通過小組任務既可以改變學生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觀念,即自主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最后各個小組的成績得出可以由學生間相互評分,形成生生互評的良性競爭局面。教師還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地幫學生自己找到答案,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并真正愿意積極主動去學習。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僅僅關注于學生有沒有掌握這個計算機操作技巧,有沒有真正掌握這個知識點,而應該關注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愿望以及學習態度。只有當學生真正地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才可以還在從根本上促進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核心信息素養,讓學生更加適應科技社會的變化。
如何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是教師不得不考慮到的一個問題。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圖片、音樂、視頻等多種能夠充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方式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好地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更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的圖片、音樂、視頻等來進行輔助教學。使原本空乏無趣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比如說,在使用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軟件這一課中。我采用讓學生獨立建立個人賬號,與同學之間相互利用通信軟件進行消息溝通的游戲環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沉浸于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借此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更好地掌握了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及時通信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并使用電子郵件,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予學生幾項學習任務,如往某一郵箱中統一發送一份郵件,內容包含一篇科技文章、一份Excel信息統計表和一張照片、同學間相互發送一份郵件,內容包含一份著名景點的明信片,以此通過簡單的任務既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電子郵件的使用方式,還可以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為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有助于后續教學重難點的落實。
總而言之,筆者在本篇文章以中職計算機課程作為案例探究了在網絡環境背景下如何巧妙地結合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有效地提高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水平。主要分析了網絡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設計和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的思考與建議兩部分內容。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幫助更好地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質量,并讓更多的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