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云
摘要:在初中品德教育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應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可以采取適當措施,激發學生參與到提升道德素養的行列中來,進一步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不斷提高中學品德教育基礎建設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設;激勵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遇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中學班主任必須深入貫徹中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必須明確倡導更高規定的德育工作,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在現行政策中引入適當的激勵措施來加強德育工作。對于學生來說,缺乏社會和道德教育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他們正在建立適當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他們得到的正確指導,會對他們未來的產生重大影響。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引進激勵策略的必要性
在以往品德教育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角,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專業知識。教育活動中,彼此的影響完全顛倒了,這是降低中學品德教育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中學任課教師必須提高師生互動和交流的頻率,集中時間、精力,以各種方式改變教學方法,使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越來越和諧、團結、一致;實現這一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將品德教育和激勵策略相結合,通過激勵策略,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可以得到適當的提高,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以通過激勵學生成為課堂管理者,并對自己的學習擁有自主權來提高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換句話說,引入激勵策略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刺激和鼓勵學生在品德教育學習層面重新開發他們的潛力。
二、初中德育建設現狀
在當前中學品德教育教學過程的環節中,學生缺乏相應的參與觀念,促使中學品德教育基礎建設工作流于形式,相應的品德教育基礎建設工作無法落實,加強學生的教育觀念和各方面的德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自我控制的基本道德概念,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當班主任把品德教育作為一種策略時,要專注于塑造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是受老式教育觀念的干擾,單一模式的品德教育或落后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當前中學人格教育的教學過程環節中,負責授課的教師應結合時代的特點,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融入相應的激勵性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正確引導并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提高中學的人格素養,為提高思想品德基礎建設質量服務。
三、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實施激勵策略
(一)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辦法
中學生剛剛開始完善個人的思維和觀念,他們的學習水平和自身的身心狀況差異很大。因此,中學教師必須評估學生心理狀況的方方面面,并為其開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品德教育質量。另一方面,中學教師必須根據他們的差異性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考試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只需要提供適度的激勵,而對于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需要注意每個學生的個人素質養成,并提供適度的激勵,以激發學習和訓練的主動性和興趣。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考慮不同的方法和對策,使用不同的激勵方法。例如,有些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最好是設定一些非常容易實現的一般目標,適當地激勵和教導他們,然后隨著學生的進步逐步提高這些一般目標。對于那些學習和訓練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通過長期激勵沒有明顯發展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心理指導,以防止他們失去信心。對于發展遲緩的學生,應強調學生一般能力的形成并且采用適應學生發展情況的教學方法,而在品德教育層面,應適當運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訓練動力。
(二)利用言語激勵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目前,許多中學教師通常不與學生進行即時溝通,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失去動力和信心,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口頭表達來激勵學生,一是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二是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強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成長了,班主任可以激勵他們說:你這次學習進步了,繼續加油努力啊”等。而且重要的是,不要只在重大的活動中進行表揚,還要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激勵。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相互幫助時表揚他們的團結和善良,或者在他們完成任務時表揚他們良好的團隊氛圍。長期的激勵也可以促進積極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三觀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使集體的力量得到提高。
(三)引進榮譽激勵策略
榮譽激勵是指教師不應使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學生,但如果實施得當,這種激勵方式也是非常合適的。例如,在品德教育過程中,如果學生做了一件不求回報的好事,老師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感謝他,這不僅可以適當地滿足學生的 "虛榮心",還可以教他在做完好事后仍舊有繼續前行的動力。這不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做好事的學生,而且還可以激勵其他學生 "做好事"。此外,中學教師在日常品德教育中意識到 學生的"動機 "是很重要的。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動機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并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結語:
基于上述情況,在中學品德教育中引入激勵措施可以適當提高品德教育的學習效果。在具體的德育工作中,教師需要操控德育工作的激勵強度,同時,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觀念和道德意識,提高他們對品德教育活動的參與度,進而保證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亞明.初中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20):24-25.
[2]陳文深.關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方法探討[J].人文之友,2019,(23):159.
[3]賴振喜.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9,26(4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