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其利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基礎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責任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本文就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策略為論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引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學科,也是關乎到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石,教師應該積極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進和革新,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所學知識,強化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1.深入挖掘教材知識,開展任務型教學
現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所用教材都是由無數專家學者對浩如煙海的相關知識及素材進行篩選和甄別后精心編纂而成,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及素材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知識含金量極高。然而初中生受到學習經驗及個人智力因數所限制,對于這種綜合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盡相同,不能有效精準的對知識脈絡進行梳理,構建具備自身特性的知識體系。故而任課教師應該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和提煉,在教學活動中進行任務化教學方案設計,將課本知識細化分級,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學習任務逐漸理清知識脈絡,從而達到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如在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這一課,任課教師在進行該課教學活動前可以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和提煉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將該課重點進行任務化設計:“煙酒和毒品的危害是什么?我們在面對煙酒與毒品誘惑時應該怎么做?”等,通過對教材知識的任務化設計,能夠讓學生明確本課知識的重點,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本教材知識的思考和研究,強化學生對于課本教材知識的理解和內化,促進學生完成對課本知識的精準梳理與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構建學習互助小組,促進自主合作探究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小學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學習活動中的課堂自主權不足,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差,對于知識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極低。故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任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及學生的個人性格特性等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對學生進行大致組別劃分,引導學生構建學習互助小組,并以學習互助小組為教學活動的基礎開展單元,針對性進行教學方案設計。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充分給予學生課堂自主權,激發學生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知識自主進行思考合作進行探究,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如在部編版小學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中有《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一課,教師在教學活動功展開前可以先行對學生進行大致組別劃分,引導學生構建學習互助小組,并以學習互助小組為基礎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習互助小組進行團隊任務設計,引導學習互助小組內成員進行相關知識的自主思考和組內討論與探究,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內化。通過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應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自主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養成,極大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結合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制作小學道德與法治微課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逐步加深,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任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存儲功能,制作小學道德與法治微課。通過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本教材的深入理解及過硬的專業水平,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精準提煉,制作相關知識點的微課,將微課上傳至云端以供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相關知識的重復學習和深入理解,同時也利用學生對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如部編版小學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中有《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一課,任課教師在進行該課教學方案設計時,可以將該課進行微課制作,對該課中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層級劃分,對各個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微課制作,將微課上傳至云端以供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反復學習和深入理解。通過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活動與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進行知識重點與難點的微課制作,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反復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結束語: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課標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故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任課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緊隨時代腳步的改進和革新,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姜春萍.一體化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法治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5):80-83.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2.05.015.
[2]郝世偉.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8):56-57.DOI:10.16704/j.cnki.hxjs.2020.18.040.
[3]繆青.打開喬哈里窗,提升對話教學質量——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優化對話教學策略探析[J].小學教學研究,2020(1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