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鈺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8)
近些年來,伴隨著世界科學技術大發展,科技著實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對人類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轉變。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逐漸發展成熟。互聯網時代已然到來,大大激發了大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輔導員作為高校的重要管理組織環節,需要迎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轉變思想觀念,革新管理模式適應新時代需求。本文旨在研究互聯網發展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新機遇,探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創新途徑,為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理念和實踐創新方面提供可行性思路。
大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階段,大學生的舒適生活和安心學習,離不開輔導員的日常管理??梢哉f,輔導員是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安全管理顧問和第二個父母。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的影響,目前階段的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使得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沒有很好的開展。雖然輔導員是學生思想和身體的密切教育者,但是從實際來看,輔導員對于學生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最常見的學生管理方式,更多是以面對面談話形式,使得學生對于輔導員產生排斥心理。甚至部分學生性格內向,缺乏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部分學生甚至存在叛逆、自卑、戒備等心理問題,比較抵制與輔導員的溝通,使得輔導員無法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另外,當今階段的大學生基本是以“00 后”為主,他們個性叛逆、個性化極為鮮明,更多傾向于自己喜歡的事物,他們思想不是很成熟,對于信息的甄別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現各種誤導。然而,個性化的思想和性格,使得學生很難聽取輔導員意見和建議,學生實際管理存在較大難度,也給新時期的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挑戰[1]。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到學生學習、生活中,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效率和生活水平。互聯網已成為學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前我國網民近10 億人,其中大學生比例極高。大學生習慣了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時時刻刻都離不開互聯網,這也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互聯網促進學生社會化?;ヂ摼W的普及,使得在校大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聯系到社會上的各種事物,獲得更多的社會渠道,可以在網絡中、在媒體中、在游戲中、在貼吧論壇中結識到社會上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網上的陌生人進行交談,重新建立自己模糊的虛擬關系,使得自己對社會上的復雜事情提前認知。甚至通過網絡渠道報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前感知社會角色,也大大提升了大學生們的社會化進程[2]。
其次,互聯網拓寬學生視野和格局。通過互聯網平臺及多媒體資源,大學生可以提高自我格局,大大拓寬學生視野。比如,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最新新聞資訊以及各種事物的各類評論,進而使得自我認知更加豐富。通過互聯網瑣碎化、碎片化信息,進一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架構學生知識邏輯,尤其是通過了解國際、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國內動態、行業發展、民生安康等信息,不斷地提升學生們的視野格局和國際眼光。
最后,互聯網帶來創新創業新機遇?;ヂ摼W已經延伸到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生活習慣、交流方式、購物方式、經濟平臺等都帶來了巨大改變。從根本上看,巨大改變背后蘊藏著的是大量的創新和創業機遇。比如,我國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已經連續多年舉辦“互聯網+”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大鼓勵了大學生參與互聯網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面對新模式、新格局、新業態下的互聯網經濟,大學生要抓住機遇投身互聯網創新,迎接新的挑戰[3]。
新時代互聯網背景下,要想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打造一支業務精、素質高、技術強、思維超前的輔導員隊伍是至關重要的。新時代互聯網下的輔導員隊伍,不再是僅僅要求政治素養高、思想道德正這么簡單,而且還需要系統性的互聯網專業知識和溝通技能,以及面對日益復雜和變化莫測的互聯網時代需求。因此,新時代下的輔導員,要強化多元化多媒體和互聯網知識學習,不斷疊新自我知識儲備和技能提升。首先,輔導員要學習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了解基本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能夠利用各種軟件,將抽象、枯燥的學生管理進行信息形象化,比如漫畫、動畫、視頻等,從而對形成思想和表現形式的信息,在校內網絡或學校官網多媒體平臺上進行發布和傳播[4]。其次,輔導員還需要掌握網絡傳播基本原理,尤其是對國家網絡管理法規進行及時熟悉,利用互聯網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從而更深入地走到學生內心深處。再次,輔導員要以身作則,掌握新媒體發展和網絡信息內容規律,善待媒體和網絡領袖,通過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和渠道,從而取得優質的信息傳播機制,保證信息溝通機制的完善,著重提高新媒體信息傳播機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保持互聯網溝通機制的完善和暢通。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不變的?;ヂ摼W新媒體的出現,為教育教學中“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增磚添瓦。但是擁抱新時代及新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思維還是很必要的?!耙匀藶楸尽?,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領和幫助。比如,輔導員可以以月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研討會,將學生的心得、體會等進行實時交流,分享自己或者老師的相關感悟和評價。例如,輔導員可以錄制“學生真人秀”,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媒體,直接訪錄“網絡真人秀”,將一些優秀的人才和思想理念進行釋放,利用高校各種官網進行傳播擴散,開辟網絡參與通道,使得廣泛的大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校園網絡建設上來,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比如,輔導員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開展微信、微博“讀書日”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再比如,輔導員還可以舉辦有獎征文活動,將大學生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樂趣、思想想法等,以征文形式進行收集,繼而在官網平臺上進行釋放。最后,輔導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媒體資源,建立網絡平臺實行“網絡課堂”,允許學生和老師在學校建立的網絡平臺上,開展線上評論和學習交流,打破傳統學校學習的“圍墻壁壘”,真正實現學校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和互動的開放和共享[5]。
互聯網信息存在多元化特點,輔導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主流思想旋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進行自我思想的洗禮。另外,高??梢砸陨碜鲃t,建立輔導員主負責的新媒體中心,對新媒體業務發展以及互聯網信息發展做出管理和監督,實時對存在的網絡信息和網絡思想進行監控,制定校園網文明公約,嚴格規定大學生思想行為習慣,要求學生恪守校園網文明公約規章制度[6]。除此以外,高校輔導員還需要提高網絡信息整合能力,對于社會上或者校園內一些積極向上、樂觀信息進行整理,提高大學生年輕人的朝氣和創意。利用高效黨團公共微博、微信平臺、抖音或者是快手,推送國家和黨的優質信息,進而形成以輔導員為核心,人生教育的組合拳,確保校園網絡生態環境的凈化。最后,建立多元化網絡監督體系,按照學校、學院、年級、班級等為單位,層層分級分解細化,以輔導員為責任主體,對高校網絡信息進行篩選,進而做好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監控,從而更及時地發現網絡安全事件和網絡安全行為,引領網絡輿論方向,為學生搭建安全、凈化、放心、正能量和正思想的網絡生態環境[7]。
雖然互聯網和新媒體有著巨大的資源整合和推廣優勢,但是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信息海洋中,會出現一些不良的信息,會影響大學生們的身心。輔導員作為學生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第一監管人,要熟悉網絡倫理,加強自我網絡學習,強化對糟粕信息的篩選和判斷能力。輔導員要具備前瞻性眼光,要主動搶占互聯網思想新高地,對宣傳內容的品質進行把關,提升宣傳內容的時效性。另外,輔導員要強化互聯網思維訓練,要學會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想學生之所想,憂學生之所憂,從管理語言和管理形式上,緊密貼合學生特點,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輔導員思想引導。輔導員除了自身努力外,還要學會培養學生干部,以學生干部為主力借力打力,加強對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使得學生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信息倫理和秩序遵守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校新媒體建設和管理中。建立三級網絡思想管理體系,輔導員—班干部—學生三級網絡管理模式,強化互聯網管理機制和互聯網管理體系建設,把守好學校的最后一道網絡關卡。充分借助網絡的高效性與便捷性,提高學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大學階段的學生群體,大部分都是住校的,距離父母往往比較遠。很多學生當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很少會與父母進行及時溝通,很多父母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大學里面的學習、情感和心理狀態。為此,高校輔導員對于發現問題的學生,要保持與學生家長溝通,與家長一起聯手,共同做好學生的培育和保護工作,給予學生更多溫暖和呵護,使得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高校輔導員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或互聯網,在線咨詢和了解學生內心困惑,幫助他們糾正認知偏差,克服自己的情緒[8]。輔導員甚至可以打開網絡心理知識窗口,為學生提供心理、精神方面的相關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自己在學習、生活、情感、交際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惑,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和成材。最后,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微信、QQ 等聊天工具,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要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比如,現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學生情感問題及獲獎動態等,使得家長可以在第一時間知悉學生的狀況,讓家長更放心、安心[9]。
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學生輔導員隊伍,無論是實際工作的開展還是學術上的研究探索,都需要以理論為指導。全面提升學生輔導員理論水平,需要教育部門、高校和國際學生輔導員自身合力而為。教育部門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學生輔導員的學習交流平臺,整體提升學生輔導員隊伍的理論水平,同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學生輔導員、學生思想教育領域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以多種形式開展課題研究,特別加強歷史和現實調查,以科學方法展開數據分析,理性思考,為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建言獻策。高校建立學生輔導員的理論培訓機制,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展講座,選拔學生輔導員參加各類交流、培訓學習,強化理論思維。輔導員自身加強理論學習,多讀書看報,尤其要閱讀經典著作,學習和借鑒前人時賢的研究成果,加強學術研究,將經驗上升至理論層面。
綜上所述,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人生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需要轉變教育理念,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推動輔導員工作的全面開展。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輔導員應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互聯網,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發展的助推器。需要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中予以教育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互聯網,正確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另外,迎合時代需要,打造新時代互聯網下輔導員隊伍、建立網絡展現及學習平臺、利用互聯網引領網絡輿論方向、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大學生思想引領,是新時期輔導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重要課題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