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妍妍 黃 杏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海南 海口 570100
職業本科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設立的高等本科教育的一種模式,是傳統本科教育在專業人才教育領域的補充,也是傳統職業教育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改進。而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是面向世界、推進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接軌的窗口項目。相較于傳統的貿易港和貿易產業,自貿港對于英語專業人才的要求也由傳統的“專業型人才”轉變為能適應更加新型的貿易方式、更加復雜的貿易形式的“高素質專業型人才”[1]。海南自貿港作為我國首次設立的服務于全球貿易一體化的自由貿易示范基地,推進面向自貿港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究高素質專業型英語人才培養方式也有利于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僅要著眼于優化常規的教學、教法,更應該參考其他英語教學領域甚至其他的學科教學方式。尤其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的來臨,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也應該基于大數據下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引進世界范圍內優秀的教學資源,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端人才,助力自貿港的建設和發展[2]。
進入新時代以來,尤其是在自貿港建立之后,隨著在區域經濟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商業貿易的發展也更加繁榮和多樣化。因此服務于全球貿易的專業英語人才更應該具備良好的商務英語實踐能力,跨文化的貿易交流、溝通能力,專業的信息搜集、處理能力,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較強的分析、決策能力。也就是說,英語專業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英語學習,更應該是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學習英語背后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思維,掌握相應的貿易和商業知識,甚至有針對性的了解相應領域或商品的一些關鍵性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自貿港的商業貿易交流。而且作為自由貿易的試驗田,自貿港的發展方向并不是按部就班更不是一成不變的,自貿港必定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繼續發展,商業貿易方面也會出現新的形勢和新的需求。因此,瞬息萬變的形勢,對于貿易領域的專業英語人才就會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的目的就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相應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不斷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自貿港這樣一個引領全國貿易潮流的場所接受新鮮事物,服務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職業本科的教育導向已經明確為職業導向,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不能夠明確所對應行業的根本需求。就自貿港背景下目前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而言,目前課程的教學導向性明顯不夠明確,僅僅是粗淺地將教學目標定位為日常英語應用和涉及傳統商貿領域的職場英語應用,卻忽略了新形勢下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對于傳統貿易模式的沖擊。[3]導致部分職業本科高校大學英語教學觀念陳舊,學習成果的評價也僅僅以期末考試作為單一評價方式,甚至很多學校不重視語言文化和實踐性教學,脫離實踐的學生畢業之后難以對接自貿港等諸多新時代貿易的工作需求。且不明晰的教學導向不僅導致教學內容偏離實際工作需求,而且學生畢業后對新的信息化工作模式不夠了解,單一的英語讀寫訓練難以對接新時代下的工作場景。[4]
在自由貿易港背景下,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自然是培養可以服務于國際貿易的高端人才,而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僅依托于信息滯后的教材本身顯然不能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大部分職業本科高校的英語教師,大多畢業于英美文學、英語翻譯、英語教育等相關專業,法律法規相關的知識儲備相對欠缺,且部分教師往往缺乏對自貿港建設相關課程的深入了解。且目前的教學現狀還是教師以講解式教學為主,與學生互動較少,對于自貿港領域發展的前景介紹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形少,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立體化教學的形式更是匱乏。有很多職業本科學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甚至類似中學時代的教學方式,以詞匯、句式、文體、語法等作為教學重點,教學內容集中在枯燥的基礎英語知識,對于針對性的商務英語、外貿交流等語言運用實踐、應變能力教學幾乎沒有[5]。這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消了學習興趣,還會模糊學習的動機,弱化實踐能力。其實在當下英語教學中,各類信息化學習平臺已經能夠提供多領域、多層次的英語學習,但是現階段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卻沒有完全將其利用起來。
信息化教學資源包括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目前,職業本科院校對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投入顯然還沒有達到預期。學校的互聯網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嚴重不足,即便是部分學校已行更新的多媒體展示平臺也無法充分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目標。這就導致一方面是信息獲取和用于教學的信息化學習平臺欠缺,學生不能夠及時獲取知識的更新,而且無法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商業平臺相關信息;另一方面,不能很好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就會使得學習變得閉塞,學生不知道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無法獲得充足的學習動力。這就造成了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教育中的“閉門造車”的狀態。因此,主動改變、主動依托信息平臺甚至搭建信息平臺實現真正的就業導向型職業本科教育尤為重要。
在教學導向方面,學校應明確當下以自貿港為代表的國際貿易中對職業本科學生的具體畢業目標及需求,并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對相應的課程進行優化。
首先,職業本科高校在《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方面,可結合教育部“全面推進高校應用型課程改革”的指導方針,通過分析學習英語課程的各專業學生目標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中的英語能力需求、畢業生目標崗位的英語能力需求以及職業本科大學英語任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打造以“通識英語—職場英語—專業英語”為主線的職業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新體系,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將最新的國際貿易方式、自貿港的工作模式以及相應的知識作為授課內容進行講授,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到所對應的職業需求,便于學生對自己的學業進行規劃。
其次,英語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不僅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也要審時度勢地學習外貿、商務知識并將其與英語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
再次,職業本科英語教師應勇于突破自己固有的知識體系,在原有的知識儲備基礎上,學習自貿港法律法規等相關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新時代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育的職業導向,在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做好學業規劃。與此同時,還應該搭建畢業學生與在校學生的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主動了解行業的現狀。這樣,在學校、教師和學生層面都能夠明確新時代自貿港背景下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和導向,才能夠培養出真正適應相應工作的專業人才。
在“互聯網+”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對職業本科高校英語教學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英語教師也可以探究專業教學軟件的應用,在特色軟件平臺上鼓勵學生對各英語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信息化英語軟件教學的良好輔助作用,使學生的英語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要留意從多角度探究不同線上英語教學輔助軟件的使用,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英語學習平臺。例如,教師在教授《21世紀大學英語教程》中的英語相關單詞及句型的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配套的復旦社“i學平臺”進行學習,將課文中的單詞與例句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維度、多模式的鞏固學習,幫助學生對課內英語詞句進一步熟悉和記憶;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推薦其使用“百詞斬”軟件輔助教學,在軟件的支持下對學生實現一對一的外教指導,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目的語語境下的口語鍛煉機會,對如何應用地道的口語加深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使用扇貝英語、滬江英語、China Daily、有道詞典、趣配音等不同的英語學習軟件,促進學生對英語聽說讀寫等知識的全面高效學習,保障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當今,信息化平臺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教學領域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各類信息化教學大展身手,顯示了他們獨特的教學魅力。對于自貿港背景下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由于其對接全球化的定位和使命,引入信息化教學平臺就顯得更加重要。而且信息化教學平臺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方法,對于教學資源相較于一流本科院校較弱的職業本科院校,這顯然是彌補教學資源不足的最佳方案。
對于職業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應該著重于以下幾點:
1.要對現有的網絡設施和網絡平臺進行更新,滿足學生基本的知識獲取需求;
2.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教育領域“翻轉課堂”的興起,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模式。翻轉課堂包含了“慕課”和“微課”兩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最大化引入網絡課程資源,包括微課、慕課等已有的開放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平臺學習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合理運用有助于學生培養主動進行英語學習的習慣,方便學生進行自主的個性化學習,讓學生充分利用好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時間,有利于提升學習效率。在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前通過慕課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組織學生交流、測試、答疑等方式指導幫助學生對課前自學知識進行進一步消化吸收。例如,英語教師可以把英語語法、英語詞匯記憶技巧、英語長難句剖析、英語聽說學習巧思等英語重點學習模塊,錄成視頻并上傳至對應的如“i學”等英語線上學習平臺,在課后學生就可以經由這類視頻素材完成對相關模塊知識的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英語線上平臺中的檢測功能測試自己的學習成果,以便查漏補缺。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相關線上測試的結果,定期線下考核學生的掌握情況,并搜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從而錄制有針對性的問題解決視頻幫助學生熟悉相關知識。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具有很多傳統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所不能及的優勢,有助于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推進。
3.應開展專門的培訓課程教會學生在這些學習平臺上進行學習資源獲取,同時學會查閱相應的行業動態和最新進展,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統一;另外應當將特色課程以公開課的形式在信息化教學平臺共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還要依托自貿港建立與企業的開放、交流平臺,實現校企、產教融合和學生與企業的無縫銜接。
綜上所述,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環境下,改革體系下的信息化課程應用與實踐相結合的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育方式,是未來教學發展的趨勢。只有緊跟時代的潮流,緊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將職業本科大學英語教學與自貿港背景下的國際貿易行業人才需求相結合,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