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益 ,蔡寶昌
(1.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4;2.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課程思政是在現有社會多元意識形態不斷沖突和交融背景下,為解決目前高校思政課教育普及面的局限性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充分調動各專業之能動性,讓所有課程教師全方位樹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1]。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有機融合,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是在專業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的精神導引[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3]高校教師,應充分挖掘專業課中的價值觀念、人文情懷、高尚品質等德育內涵,創建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體系,讓傳統思政課的直接價值灌輸回歸至專業課程思政的潛移默化。
中藥炮制學作為中藥學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思政元素,譬如同仁堂的“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以及“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等。強化思政教育和價值引領,進一步挖掘中藥炮制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講好中國的炮制故事,這就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同時要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4]。
中藥炮制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臨床實踐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獨特的制藥技術。古代又稱“炮炙”“修事”“修治”。中藥必須經過炮制后才能入藥,是中醫用藥的特點之一。藥物經炮制后,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而且方便保存。2006年5月,中藥炮制技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老字號藥鋪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漢口葉開泰、上海雷允上、武漢馬應龍、廣州陳李濟等能夠馳名中外,傳承至今,都是因為堅守傳統的古法炮制工藝,不偷工減料,保證中醫用藥的療效,才口碑相傳至今。這些老字號炮制技藝的代代傳承就是最好的思政素材。
中藥炮制學承載了眾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比如《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這種燧人氏利用火來炮生為熟的知識,形成了中藥炮制的雛形。“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故事家喻戶曉。《史記·補三皇本紀》云:“神農氏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體現了神農為了人民的健康毫無畏懼的精神。類似的典故還有很多,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政元素,通過講好這些故事,引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中藥炮制學中蘊含著很多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譬如“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就是辯證思想的很好體現;又如《本草蒙筌》中“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關于炮制適度的描述,都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探尋。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目標,中藥炮制學中蘊含的思想與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不謀而合。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老字號同仁堂的堂訓,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界的經營哲理,而且反映了同仁堂人的職業良心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同修仁德,濟世養生”又反映了同仁堂與時俱進,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企業精神和愛國愛人之心,仁藥仁術之本,取信于民,造福人類的經營之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體現了炮制人的自律意識。這些堂規和堂訓都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課程思政有效實施的前提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5],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不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教師要在思想上達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課程育人”的共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利用課堂所授的專業知識為載體,將相關的思政內容隱性地傳授給學生,這比單純理論性的思想政治課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僅避免了理論教育的空洞,而且突出了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
在中藥炮制學課程專業教學目標基礎上,增加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道德教育等目標。譬如要求學生師法自然,尊重規律,將干事激情與科學方法相結合;了解中國優秀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了解國內國際差異,增強愛國情感;結合國家“卡脖子”需求,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精神;結合違法案例,培養遵紀守法意識等。
利用中藥炮制學課程聯盟平臺及中藥炮制分會微信群,全力挖掘中藥炮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包括一些案例、視頻、古籍及專家訪談等,將這些思政元素分門別類,有機融入專業課程相關章節教學中,以期達到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雙重效果。
3.3.1 搜集愛國主義相關教學內容 中藥炮制學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千年來積淀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用來引導和教育學生。但是,僅僅通過教材來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文化自信以及愛國主義情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學生去查找、整理中國古典文獻中與中藥炮制相關的記載,然后進行分享交流,這不僅能夠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印象,還能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化。
3.3.2 挖掘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的教學內容 隨著現代科技革命進入“工業4.0時代”,中藥炮制在技術層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仍在為中藥炮制提供指導。中藥炮制里蘊含著無窮的唯物主義哲學原理,如生地黃要經過“九蒸九曬”的炮制方能得到熟地黃,讓學生親身體會“黑如漆,甘如飴,寒轉溫”的變化,從而領悟唯物主義規律、實踐觀等原理。
3.3.3 挖掘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相關的教學內容 中藥炮制的許多環節都和國家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部分要求相契合,但需要進行整理和挖掘。
(1)愛崗敬業。中藥飲片的炮制過程雖已步入現代化,但凈選、切片、包裝等很多工序都是靠人工完成,每天都是重復的機械勞動,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做好這些看似簡單的炮制工序。“認真做好這一件事情,一輩子都不夠用。”這是山西省非遺中藥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柳子俊對中藥古法炮制的看法,一生專注做一件事,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這體現的也許就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吧。
(2)艱苦奮斗。古法炮制工序非常繁雜,譬如何首烏要九蒸九曬,由于炮制何首烏這項技術過于煩瑣,耗時又長,所以早被許多人棄用。而老藥工認認真真地嚴守著九蒸九曬技術,為的就是保證藥材的純正和地道。每次蒸曬都有其作用,都有其價值。學生的成長也一樣,是一個曲線上升的過程,要想有好的收獲,唯有不放棄每次鍛煉自己的機會。
(3)集體為重。社會主義的道德是集體主義的道德。在炮制過程中,黃酒、米醋、藥汁等炮制輔料與中藥的互相影響及互相作用,達到增效減毒的功效,這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很重要,只有互幫互助才能提升自己。
3.3.4 挖掘與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相關的教學內容 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都很有個性,比較自我,而且追求自由,法制意識較為淡薄。通過講解一些課程相關的法律和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法制觀念,為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從事相關工作劃下紅線。
通過講授法、啟發式教學法、參觀教學法、BOPPPS教學法等教學方法[6],達成教學目標。以中藥炮制專業知識為載體,把思政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提升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3.4.1 講授法 在講解某個知識點時,引用古典文獻,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文化自信。譬如講到檳榔炮制,引用蘇東坡的詩句“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或《異物志》中“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以扶留藤古賁灰并食,下氣及宿食,去蟲消谷”的記載都可起到較好的效果,檳榔一鼓作氣的向上生長,直到最終結出碩果,這不正好印證了學習要始終如一,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才能學有所成。
3.4.2 啟發式教學法 在對知識的講授基礎上設置情境,啟發學生,引發學生聯想。如在學習何首烏炮制的過程中,指明現代研究發現何首烏有肝毒性,而古代為什么沒有毒性報道,這正是由于古代的何首烏是經黑豆汁炮制的,也能啟發學生領悟炮制可以使中藥“棄惡從善”的道理。
3.4.3 參觀教學法 通過帶領學生到名醫館、老字號、中藥飲片廠及種植基地等實地參觀和體驗,詳細了解臨床炮制品使用情況、飲片生產過程、藥用植物的種植過程,更加直觀具體地領會專業知識,增強學生思政教育內化的效果。
3.4.4 BOPPPS教學法 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提供一些網上資源(如MOOC網頁等),讓學生自己學習,上課時,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內容提出問題并進行前測和評價,課中讓學生進行全程參與式學習,課后進行評價。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遵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離宗”為主題[7],在中藥炮制學教學中,探索與構建中藥炮制學獨特的課程思政體系。立足中醫藥文化內涵,在中藥炮制學教學中融入德育元素,打造有溫度的課堂,實現專業核心課程全方位育人,達到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相融合目標,為中藥學專業思政以及學校課程思政體系的優化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