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教學研究室 冉雙衛
作為一門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的學科,信息技術能培養學生的實踐運作能力,且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具備著重要的教育意義。《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該門課程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設置的課程,且是以操作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為特征的指定學習領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滿足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的新的學習需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也需要進行創新。
在教師層面,部分中小學教師在教授中小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時候會產生了一些不良情緒,導致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但是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心理變化,出現了教學思維固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落后的現象。從中小學生方面來看,他們自我認知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學習意識、自律意識不夠強,對學習還是比較需要來自外界的督促。并且中小學生都恰巧處在青春期時期,叛逆心理非常明顯,家長和教師的勸導在他們的認知中就是對他們的管制,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反抗情緒,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整體的教學氛圍不好,學生很容易被影響。還有的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程又不考試,屬于不重要的學科,也就不愿意學習了。
現在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必然與互聯網產生緊密的聯系。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信息技術的更新進步正在逐步悄然地改變人們的生活。信息技術的快步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人才的支持,故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需要在早期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創新意識,故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是具備時代性的。
素質教育是今后教育的必然趨勢,而創新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學科教育中融入創新教育是每個教學工作者都必須正視的教學問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而且現代教育也已經愈發趨向信息化教育,能滿足學生的信息技術創新教育需求。
新時代的學生是網絡時代的共生者,他們的信息敏銳度非常高。他們學習不再單獨依靠課堂教學,而是通過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或者觀看各類信息就能掌握大量知識。故如何將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的學習工具和創新手段是學生都比較渴求的教學內容。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是結合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開設的課程。不同學段的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側重點是有差異的,故教師引導學生實現創新的內容和方法也是有所差別的。
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為例,信息技術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一些簡單知識等?,F在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關于LOGO的繪圖教學為例,該板塊內容是考查學生的計算機繪畫和圖形設計能力,學生需要學會用LOGO基本繪圖命令繪制基本圖形等內容。此時教師就可以發揮好引導創新作用,在教會學生基本的繪圖技能之后,可以鼓勵他們自行想象、自行嘗試設計一些具有特色的LOGO。如為學生展示一些商標圖案,然后帶領學生分析這些商標圖案的構成和設計元素等。小學生都愛涂鴉,此時就是他們大展創意的好時機,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本節課將會評選出LOGO設計最佳的學生,給予表揚。教師發現有不少學生都展現出了極強的創新意識,如有的學生利用橢圓形和長方形設計出來組合LOGO,還能使用多種顏色進行調配,如將紅色和藍色組合在一起,呈現出撞色的效果;有的學生獨具匠心,將自己的名字的縮寫字母設計成了LOGO圖案,覺得這是一種展現自己個性的方式等。以基本教學內容為依托,鼓勵學生展開創新設計無疑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手段。實踐活動作為教學中重要的組成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以初中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內容為例,初中生需要結合自己使用網站的經驗,比較網站與其他多媒體作品在信息表達與發布方面的異同,從而了解網站的基本架構,經過課程學習能掌握設計學習網站、主題網站等內容。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信息技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網頁設計”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名義進行參賽,對校園網頁進行多種設計。學生的獵奇意識是很強的,而且通過小組形式參與活動,他們還能學會協作配合,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教學手段逐漸登上了教學舞臺,也極大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操作水平而開設的課程,信息技術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融合是必然的創新教學工作之一。除了常規的多媒體、視頻教學手段,云課堂、智慧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也能發揮出極大的創新教學價值。以云課堂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指導運用為例,云課堂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一類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遠程課堂教學形式。使用云課堂的人,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界面,進行簡單易用的操作,就能高效快捷地和全球各地學生、教師和家長等同步分析語音、視頻和數據文件,課堂中的數據傳輸、處理等復雜技術則由云課堂服務商進行操作。云課堂不受時空的限制,只要學生進入局域網,那么就具備了上課條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也可以隨時隨地實踐,也不會受到學習者數量的影響。最大規??梢栽试S上萬人同時在線。云課堂對應的教學管理就是云管理,教師借助云管理能隨時隨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甚至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細化到學生的學習弱點等,然后給予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這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兼顧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管理。
中小學信息技術的云課堂教學的智能化運用,能展開動態式教學數據分析,讓師生實現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教學互動,教師在教學環節也能更加高效地備課、授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均有著非常不錯的教學輔助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智慧地選擇教學案例,然后巧妙地設計課堂。例如,在教學計算機網絡相關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分別從課前調查、課中教學和課后鞏固三個環節設計。課前調查可以通過數據問卷的方式實現,如可以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后設計系列獨立且相關的小問題等,學生只需要通過填寫問卷的方式就能完成課前輔助教學設計工作。然后教師登錄問卷,進行數據分析,整合大部分學生的意愿反饋,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如對網絡終端、通信設備、通信線路、網絡操作系統、管理軟件、通信協議等知識很多學生都沒有接觸過。因此教師在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多導入一些圖片和實例,采用結構拆分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接受知識,教師將教學內容導入云信息平臺,學生登錄進去的時候,看到的是比較有趣的內容,就會產生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欲望。最后,課后鞏固階段就可以通過設計云課堂習題的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只要一鍵登錄信息管理平臺,完成對應習題,系統自動提交、自動批改,教學效率就能得到大大提升。學生則可以登錄云平臺,觀看平臺上的微課和錄播課等完成海量學習資源的自主選擇學習。過后則可以和教師或者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探究。由于云課堂上師生都是實名定位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實名登錄,教師可以清楚掌握學生上機操作的動態,如果學生出現沒有上機的情況,就可以很快被捕捉到。而且學生的學業也可以通過云課堂進行管理,如學生作業完成之后,就可以進行云在線作業管理,學生如果遇到突發事件,需要補交作業也更加方便,而且每次期末的時候,還可以及時導出各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綜合數據分析。當然,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可以直接通過云管理實現,學生可以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機器人教學是當前比較熱門的教育話題,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等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相對于傳統的理論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和搭建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能更加從容地融入新時代高科技發展,養成樂觀自信的態度,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形成。機器人是集機械操作、電路設計、編程等多類知識為一體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中都已經把機器人教學納入教學體系中,隨著科技時代的不斷發展,機器人活動課將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教學功能。
機器人第二課堂活動的最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如通過科學設計問題的方法驅動學生學習,讓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式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等。教師要能擺正自己的課堂角色,應該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合作者,給予學生更多指導和輔助。為了讓學生能加深對機器人的結構和功能的了解,教師最基礎的教學工作就是要完成機器人的硬件搭建。機器人搭建初步完成之后,就需要進入程序編寫教學,這屬于核心內容。以筆者所在學校的程序編寫教學為例,主要沿用兩種程序編寫模式,分別為積木式可視化圖形編程界面和純編程語言界面。教師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第一步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甚至都是初次接觸編程,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一些單獨的編程教學活動。當前一部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已經開始教授編程知識。編程軟件對大部分中小學生而言屬于難度較大、枯燥性強的內容,由于中小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較弱,因此難免遇到需要編程的內容就會犯難。建議教師選取學生容易學習和掌握的編程工具開展教學。等到學生能基本熟練操作編程,或者具備獨立編程的能力,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與機器人的獨立編程學習過程。讓學生學會機器人直行,基礎的步驟就是選擇開始圖標、電動機圖標、時間圖標、結束圖標等,這部分內容屬于編寫語言中的順序結構的使用。操作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直行速度、行進時間等參數進行設置。由于大部分學生是初次進行編程,難免遇到一些困難,此時教師要把握教學時機,讓學生在編程和運行過程中反復觀察、仔細調試,逐漸掌握正確的編程方法,明確機器人的動力系統和程序運行方式,從而進行簡單的程序編制。等到學生已經初步有了興趣并簡單掌握之后,就可以進一步進行其他編程學習,包括讓機器人前進、后退、轉彎等,經過簡短的幾個學時之后,學生已經能基本掌握灰度模塊等,該部分內容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機器人第二課堂活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教學趨勢,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早期就建立起良好的科技創新意識。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是為了滿足當前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需求,是為了促進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更是為了祖國的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做出的貢獻,值得所有教學工作者和社會人士的研究、探索和實踐。筆者粗略從學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三個層面,論述了自己的教學看法,認為創新教學要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教學方式要能與時俱進,教學內容要高度貼合時代前沿發展,真正做到從源頭創新,培養優秀的創新型的信息技術儲備人才,讓其享受到信息技術教學優勢,在信息技術氛圍的熏陶下獲得信息技能,最終能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