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在對《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將抽象的思政理論變得更加生動,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得枯燥乏味的專業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將建筑識圖與制圖課程與思政理論相結合,能夠使得學生的專業技能在思想理論知識的價值之下變得更加全面,有利于培養出全方位高素養的人才。
課程思政的開展是要在課程內容講授中同步進行思想政治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中職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區分好師生的課堂角色。中職教師應當作為一個引導者,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明確合理的教育分工才能更好的為學生進行教學。通過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引起中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識程度。中職教師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影響十分深遠。在為學生講解第一課時,就應當向學生講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在學習到的過程當中應當一絲不茍。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發言,使得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討論當中。通過學生的積極討論,能夠使得學生主動的接受這些思政理論知識,并且能夠使得學生在課程思政知識的熏陶之下,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課程思政老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利用正確的思政理論知識進行《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程的學習。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的進行批評,應當對學生進行耐心教導,使得他們能夠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很難向學生進行立體的展現,導致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牢固但實踐能力較弱。現如今中職教師可以利用一系列信息化手段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立體展現。例如可以在網絡當中搜索關于這門課程的圖片與視頻,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得學生能夠對這門課程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利用課程的專業化特點來熏陶學生,讓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
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學生進行教學,還有利于豐富課堂當中的內容,能夠更好的將課程思政理論知識與《建筑制圖與識圖》專業課程相融合。通過信息化手段將這兩門課程進行融合,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同時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將課程思政與課程相融合對教師也是一項挑戰,需要教師深度挖掘兩者的契合點,并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教學環節。因此中職教師應當努力的學習信息技術,不斷的優化自身的教學手段,從而能夠更好的為學生進行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相融合的教學。
在為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思政教學環境,能夠使得學生更加投入到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當中,將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一個提升?!督ㄖ茍D與識圖》這門課程,思政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政理論素養,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的發展作出貢獻。中職任課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系列的現象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得他們能夠對這門課程產生更強烈的興趣。這種教學氛圍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使得教學成果事半功倍。
通過利用情景教學,能夠吸引中職學生對課程思政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得他們自主的挖掘專業知識與思政理論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也使得他們的綜合素養不斷的提升。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到學習的知識,任課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得學生能夠沉浸在其中,促使學生主動的將課程思政知識與專業課程知識相融合,這樣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夠改變以往被動學習的局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是在當下中職教育中有著廣泛實踐的教育思想之一。在立德樹人教育要求下,中職《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進行教學探索有著深遠價值。通過將思政理論知識相融合,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政理論素養。教師應當充分理解自身的引導者價值,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實踐,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專業水平的長足發展,更好的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使命。
參考文獻:
[1]陳璟,蔣春生,馮丹丹,等.大數據背景下工科教師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4):84-85.
[2]張恒,藍惠霞,黎振球,等.輕工學科輕工機械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造紙科學與技術,2022,41(3):102-103.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中等專業學校 陳恒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