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指標,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后勤于學習課堂相關內容,往往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超負荷的作業量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負擔,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文章對“雙減”背景下英語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進行論述,對英語作業布置方法進行探究,以充分發揮英語作業的作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實施策略;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6-0089-04
高效率的英語課堂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主流方向,英語作業同樣應隨著教學的創新和發展不斷改革,以契合英語教學理念,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雙減”背景下,英語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應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目標,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雙減”背景下英語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進行論述。
“雙減”政策的主要內容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教師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英語重點知識內容,并將其有效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半p減”政策下的英語作業設計不僅要布置較少的作業量,還要創新作業形式,以減少學生的課業壓力,對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進行激發。
在設計英語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形式。多元化的英語作業要根據學生當前階段的不同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能力設計一些難度適中且能夠被學生接受的作業內容。合理的作業內容具有幫助學生復習知識點、完善知識體系、靈活應用知識的作用。同時,科學有效的英語作業設計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并吸引學生將更多的課后時間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學生在完成英語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做到對知識內容的全面理解,還能對知識內容進行正確運用,不斷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當前,雖然英語作業量已經明顯減少,英語作業形式更加多樣化,內容也更加豐富,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給英語作業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亟須解決。
1.目標不明確
當前,英語作業設計還存在目標不明確的問題。目標是作業設計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然而,部分教師對“雙減”政策理念缺乏清晰的認知,對作業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設計的作業目標不明確,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對作業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會導致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具有隨意性,不僅不會重視作業設計目標,還會缺乏一定的設計理念。因此,所設計作業對于學生而言,并不能起到對課堂知識內容進行復習鞏固的作用。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知識技能水平得不到明顯的提升,對積累知識、鞏固知識作用不大。
2.形式傳統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希望學生能夠利用課后大量的時間來復習英語教學內容,從而更扎實地掌握英語知識點。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課外自學能力不強,通過作業完成對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必要的,也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部分教師將作業內容作為強化課堂知識的唯一途徑,布置大量的作業,并且作業形式傳統化,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傳統的作業形式難以讓學生產生完成興趣,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因此,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會將其當成機械性的任務,不得不完成。
3.缺乏科學性
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能夠對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進行激發,使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茖W合理的作業形式以及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作業內容,能讓學生樂于接受英語作業,積極完成英語作業,有效利用英語作業。然而,部分教師設計的英語作業缺乏科學性,與課堂教學不匹配,往往得不到學生的重視,難以保證學生以端正的學習態度來完成。此外,英語作業也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途徑,交作業往往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雖然完成了英語作業,但英語作業并沒有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正面的、積極的影響。缺乏科學性的英語作業只能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難以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素養。
4.評價形式單一
當前,英語作業普遍以背單詞、抄寫句子為主,這些作業內容難以有效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另外,這些單調的作業內容所對應的必然是單一的評價形式,教師無法通過作業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單一的評價形式,難以讓教師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進行了解和判斷,也無法通過作業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使英語作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同其他教學活動一樣,英語作業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從而在正確理念的引導下更好地發揮作用。
1.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原則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意識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明確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還能讓學生知曉自身的薄弱之處,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并逐步養成及時查缺補漏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原則,緊緊圍繞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作業內容。由于年級跨度較大,教師的英語作業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規律,精準把控作業難度,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為此,教師可設計分層作業,使作業具有一定的梯度,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
2.遵循減負增效的設計原則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負增效已成為教師所追求的目標。減負是在作業設計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減少學生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增效是在減負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技能,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二是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三是要通過優化課堂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四是要教給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將學生的淺層次學習引向深入。五是無論在學習方式上,還是在學習思維上,抑或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以及作業設計中都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1.設計開放性作業,提高作業的豐富性
學生處于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不僅對陌生的內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還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具有開放性、新鮮感的作業,提高作業的豐富性,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和探究欲望。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作業內容,并增設話題作業,鼓勵學生閱讀教材和收集課外資料。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活動,將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讓學生應用英語進行辯論。這不僅能提高作業的豐富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2.設計分層作業,提高作業的針對性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把握作業的側重點,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比如,可根據學生理解能力和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對作業進行分層,能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自覺性,充分發揮作業應有的作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測驗以及日常課堂表現對學生進行分層,從而做到心中有數。設計分層作業,既能滿足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滿足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知識拓展需要。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實際,還要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從而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例如,在設計有關“過去式”這一知識內容的作業中,教師可將作業內容分為不同層次,讓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練習和鞏固,讓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探究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對于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生,教師可為其拓展一些課外學習內容,以滿足他們追求更高學習目標的心理需求。
3.設計生活化作業,提高作業的綜合性
生活化理念不僅可以應用在英語教學中,同樣還可以應用在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內容,能將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提高作業的綜合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還可以將生活化的作業內容與生活化的作業形式相結合,鼓勵學生多說多練,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有關四季的內容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化內容的綜合性作業,如創編英語對話、寫作英語短文等,以增強學生對與四季有關的英語單詞的記憶,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創編英語對話作業,教師可讓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并說出理由;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英語短文作業,教師可讓學生描寫自己印象中的四季,并在各個季節中融入人們的活動。這樣的作業設計,能引導學生將描寫四季的單詞融入生活,加深印象,學會靈活運用。
4.創新作業形式,提高作業的靈活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其重要性日益顯現。為此,在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優化作業內容,提高作業的靈活性,讓課堂知識走進生活,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英語應用情境。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只有加強應用,才能熟練掌握。教師可通過組織課外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合作完成英語作業,從而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英語應用體驗,使學生學會正確應用。例如,在教學有關動物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可改變作業的布置方式,在課前或課中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來完成,以加深對所學單詞的印象。教師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完成,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作業進行闡述。教師在課中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能讓學生帶著任務聽課,課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所學知識在腦海中會留下深刻印象。
5.根據學生特點,提高作業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轉移課堂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計他們感興趣的作業。在“雙減”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創新英語作業形式,還要優化作業內容,改變傳統化的英語作業形式,以免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之感。為此,英語作業設計要避免抄寫、誦讀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作業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規范,增強英語作業的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英語學科素養。例如,在有關職業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6.注重作業反饋,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要對學生個性化培養有所注重。以往的、統一的英語作業設計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這是因為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樣作業評價反饋會更加片面。因此,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不僅要結合學生對知識內容的了解程度,還要重點關注學生的作業反饋,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根據作業反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階段內的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學習課外內容的方式,開展多元化的英語實踐活動,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積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
7.及時評價,提高作業實效性
作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技能,鞏固基礎知識,還能夠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提供參考。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批改,讓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對階段性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并及時進行調整,提高作業實效性。批改作業并及時反饋,能夠提高學生成就感,強化學生自我認同感,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要采用靈活適當的方式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注重正向反饋,以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不足,從而認清努力的方向,并通過后續的學習進行彌補。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檢查和評價,教師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心理動態,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作業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教學設計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推動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8.強化思維訓練,注重靈活運用
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創新作業形式,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的作用,同時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訓練得到進一步強化。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思考,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實踐訓練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注重開放性作業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強化學生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要使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得科學合理,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掌握和了解。只有這樣,所設計的作業內容才能不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同時,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合作,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讓家長及時給予點撥和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完成作業,樹立孩子學習自信心。此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需要教師做到統籌兼顧。對于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要適當降低作業的難度,找準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以增強他們完成作業的信心。為此,教師可設計難度適中并具有遞進關系的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9.結合教學內容,提高表達能力
英語作業設計既需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對當天的新知識進行復習,還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為此,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對英語作業進行設計,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完成作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結合所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對話類英語作業,或讓學生回家后與家長進行口語對話練習,以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總之,英語作業設計是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是保證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明確英語作業設計的重要性,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和減負增效的設計原則,并根據學生階段性的發展特點進行作業設計,以保障“雙減”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活動高效開展,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參考文獻:
[1]高楠,陳志利.“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家庭作業設計的現實問題與優化策略———基于H市A校五年級學生的調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2(07).
[2]王進花.基于主題意義下的小學英語單元作業設計策略[J].青海教育,2022(06).
[3]李鳳庭,劉婷.“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2(15).
[4]翟磊,王琦.“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2(16).
[5]唐玲玲.“雙減”落地優化作業減輕負擔———“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J].求知導刊,2021(50).
[6]何曉斕,劉明東.“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理念、原則及實施[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1(05).
Discuss on English Assignmen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Double Reduction"
Ma Lili
(Caiqi Town Teaching Guidance Statio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8, China)
Abstract: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ome teachers often assign a large number of homework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teaching indicator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be diligent in learning classroom related content after class. The overload of homework not only affects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but also creates a certain burden on students’ psychology,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English home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and explores the arrangement method of English homework,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glish homework,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ffect,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English discipline.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primaryschoolEnglish; operation;desig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learning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