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一體化時代的來臨,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國際交流活動日益增多,促進新聞英語翻譯水平提升有助于讓世界其他國家更好地了解中國,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中國與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英語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進行新聞英語翻譯時不單單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轉化能力,還要樹立跨文化意識,充分關注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在對原文大意有全面把握的前提下,結合目標受眾的文化習慣以及語言表達方式進行翻譯。基于此,文章選擇新聞英語翻譯與跨文化意識問題作為論點展開探討,分析了新聞理論和新聞翻譯理論,探討了新聞英語的傳播特點以及跨文化意識對新聞英語翻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聞英語翻譯中跨文化意識的應用建議,并列舉了直譯、意譯和釋譯三種新聞英語翻譯方法,以期有效促進相關人員新聞英語翻譯能力提升,為新聞英語翻譯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聞英語;翻譯;跨文化意識;特點;作用;應用建議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24-0127-03
英語新聞翻譯在現階段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形勢下變得更為重要,研究新聞英語翻譯和跨文化意識問題,能夠有效深化各個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在新聞英語翻譯過程中,應當將其他文本轉化為目標受眾容易理解的文本,確保語言之間的有效轉換,翻譯人員應當熟悉了解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若僅僅考慮語言表面意思的轉化,并未充分考慮不同文化的差異,則必然出現理解層面的缺陷,難以實現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傮w來說,新聞英語翻譯屬于跨文化的信息傳遞過程,借助新聞英語翻譯能夠拓寬受眾群體以及新聞傳播范圍,讓更多國家受眾可以準確了解新聞信息。
(一)新聞理論內涵
新聞屬于信息傳播文本,其傳播載體一般有廣播、電視臺、報刊以及新媒體平臺。新聞內容能夠反映時代發展情況,記錄與傳播社會發展?;趶V義層面而言,在廣播、電視臺、報刊、新媒體平臺上所發表的文本信息都能夠劃分為新聞范疇;而基于狹義層面而言,新聞依靠簡潔明了的文字信息及時報道新聞事件,在尊重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傳播有價值的信息[1]。
(二)新聞翻譯理論內涵
在全球一體化時代背景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新聞作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資源,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要實現各個國家之間有效的新聞信息傳播,就必須努力開展新聞翻譯工作,將不同國家的語言進行準確的轉化,以不同語言特點以及各國文化背景為前提,保證目標受眾能夠準確理解,提升新聞傳播效率。
而在對新聞英語實施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如下幾點要求:首先是保證翻譯內容的準確性,其次是強調內容的簡潔性,最后是提升新聞標題的吸引力。對新聞英語實施翻譯時最核心的要點在于準確性,這是新聞自身特性要求的,翻譯之后的內容必須和原文含義保持一致,避免歪曲原文,防止傳遞錯誤信息;同時在翻譯過程中必須保證精練和簡潔,避免使用啰唆的語句重復相同內容。新聞標題對新聞傳播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響,有吸引力的標題才可以調動受眾的閱讀興趣。
(一)直觀性
新聞主要是對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實時事件的記錄和傳播。一般情況下,新聞會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等載體傳播,近年來,全球一體化不斷推進,英語逐漸發展為全球普遍使用的語言,尤其是各個國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形勢下,很多新聞信息需要相互傳遞,因此新聞英語必須滿足這一需求,為全球各個國家的受眾呈現更加準確、及時的信息內容,創設良好的新聞傳播環境,更加直觀地將新聞呈現在受眾面前。
(二)時效性與簡潔性
新聞英語傳播就是將近期發生的各種事件和動態,通過更加簡潔快速的方式推送給廣大受眾,確保新聞英語傳播的時效性,依托更加簡潔明了的語言讓受眾更加快速地了解相關新聞事件。新聞屬于基礎表意單位,具備自身獨有的特征,近年來在很多新聞英語中能夠看到一些新詞,抑或是源于某個領域的新的專業術語,此類詞普遍具備一個突出特征,即擁有極強的時效性與簡潔性,符合新聞英語傳播的需求[2]。
(三)生動化和形象化
新聞英語表現出生動化與形象化的突出特征。新聞英語傳播過程中要保證信息準確,符合不同年齡層次受眾的多樣化需求。生動化與形象化的新聞英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凸顯出較高的文化價值,同時在傳播過程中可以借助比喻、借代、修辭等方式,有效吸引受眾,逐漸發展為大眾傳媒與流行性文化。
組織開展新聞英語翻譯的過程中,繁育內容必須與原文蘊含的思想內涵相契合,同時要契合目標受眾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念。但由于新聞原文與目標語言在結構以及表達方式上必然存在差異,翻譯過程中往往無法同時兼顧原文和譯文的表達形式,因此不僅要求翻譯人員對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由此可見,新聞英語翻譯屬于復雜性、系統性的工作,對翻譯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是因為原語言和翻譯語言之間的文化背景存在較大差異,人們的日常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等都各不相同。
為有效地提升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對新聞英語實施翻譯的過程中必須綜合上述因素,在熟悉了解原新聞內容的基本含義的基礎上,結合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組織做好翻譯工作,確保翻譯之后的信息內容可以被更多目標受眾理解。另外,還應當契合目標受眾的價值觀和語言、思維習慣等。
為不斷提升新聞英語翻譯水平,提高新聞信息傳播效率,翻譯人員應當主動樹立跨文化意識,在日常翻譯過程中積極學習充電,對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價值觀等有更加深入的掌握,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新聞英語實施準確翻譯。另外,翻譯人員還要靈活采取直譯、意譯、釋譯等多種不同的翻譯技巧,抑或是在翻譯新聞英語時有針對性地選擇擬人、排比、借代等修辭方式,讓翻譯之后的新聞內容在保證準確無誤的同時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一)克服文化和思維差異
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會因為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差異,它是在社會文化逐漸演變和發展中慢慢產生的。因此,不同國家的新聞受眾的思維方式表現出極大的差異,在西方文化中主要體現為抽象性、客觀性和分析性的思維特征,而在我國主要體現為具體化、主觀性以及綜合性的思維特征。
在新聞英語翻譯過程中必須努力克服文化和思維差異。第一,翻譯工作者要不斷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充分關注新聞內容中的文化信息,對目標國家文化思維有充分的把控,在這一前提下對新聞原文進行梳理分析,明確邏輯關系,盡可能實現更加準確的中西方思維轉化,從而保證翻譯之后的新聞信息能夠與原文保持一致,提升新聞傳播效率。第二,翻譯人員應當根據自身語言表達方式與習慣,基于全局著手,強調文化背景,增加新聞理解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學習,積極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全面了解國內文化與他國文化之間的異同點,促進新聞英語翻譯水平不斷提升[3]。
(二)合理利用修辭方法
對新聞英語翻譯來說,原語言和翻譯后的語言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所以基于文化差異,各個國家的人們的語言表達形式和價值觀都各不相同。為更加準確地表達原語言含義,提升新聞傳播效率,翻譯人員可以在充分掌握原有新聞語言和目標語言差異的前提下,靈活選擇各種修辭手法。在實際翻譯過程中,還應當盡可能使用直白語句進行翻譯,盡可能避免翻譯語言中存在不適宜的詞匯,進而給翻譯準確性帶來影響??茖W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能夠有效增強翻譯的美感,讓整個語言表達更為流暢和雅致,所以翻譯工作者應當聯系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比如在新聞英語翻譯過程中如果存在一些比較特殊或是復雜的語言,可以采取迂回式的翻譯模式,或者采取相對隱晦的表達方式,從而更好地被目標受眾接受。
(三)做好習語和典故的翻譯
習語即習慣用語,屬于實際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語句,翻譯人員對新聞英語實施翻譯時也常常涉及很多英文中的習慣性短語和詞匯,如果翻譯人員自身對這些習語并未有較為熟悉的掌握和深入理解,隨意采取翻譯方式,必然對原文所表達的含義帶來很大的影響,存在本意扭曲的問題,造成新聞主題出現偏差,與新聞傳播的初衷背離。所以,為有效防止新聞內容出現偏差、目標受眾扭曲新聞含義,翻譯工作者在進行新聞英語翻譯時應當了解目標語言中習語的真正含義和使用情境,選擇含義相近的語言句式,以便廣大受眾能夠更加準確地獲取新聞信息。
(四)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
新聞英語翻譯過程中必須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確保新聞內容能夠更加準確地傳遞給目標受眾。例如,選擇直譯法能夠讓新聞信息通俗易懂,大部分情況下,針對新聞英語的標題會選擇這種辦法。但若翻譯人員盲目使用直譯法,其中很多內容會出現歧義,對受眾而言難以理解,在這一情況下便應當選擇意譯法,如包含隱藏信息的內容,意譯法能夠幫助受眾更好地梳理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與此同時,因為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以及語言風格存在差異,翻譯人員要避免直接對新聞內容逐字逐句翻譯,而是要在腦海中對新聞信息進行整理,按照其所表達的基本含義,采取目標受眾能夠更好理解的語言句式予以呈現。
另外,新聞英語翻譯還應當根據不同的語境選擇不同的方法。在英文中,部分單詞并非僅僅表達一個含義,很多時候會出現一詞多義的情況。針對一詞多義的單詞,必須根據新聞描述中的具體語境來翻譯。這里的語境即語言使用環境,翻譯人員必須充分結合上下文含義,深入分析其在新聞信息中的準確含義,這樣在翻譯的過程中才可以確保語言流暢、邏輯通順,防止讀者出現歧義[4]。
(五)對熱點詞進行轉化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種新事物與新技術不斷涌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為實現高效率溝通,近年來衍生出了很多新的語言詞匯,混詞也由此產生,同時憑借互聯網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傳播到各個國家。新聞屬于信息傳播的前站,對出現的各種新詞必須保持更高的敏感度,很多“網紅英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特征,同時表現出較強的生動性,翻譯過程中須根據新聞事件信息來合理運用這些新詞,對一些熱點詞予以有效轉化,從而提升新聞內容的可讀性。
(一)直譯
直譯法即對新聞英語進行翻譯時應當盡可能做到原汁原味,確保原文所表達的含義維持不變。這里的原汁原味并非保持句式結構的相同,即便我國和西方國家表現出非常大的文化差異,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物質世界的同步,現代人的思維和情感具有極強的共通性,英漢兩種語言也逐漸“相似相溶”。針對新聞英語中涉及的人類共有情感和相同事物的表達,在翻譯時能夠選擇這種方法,一般來說是把漢語的意思直接翻譯為對應的英文單詞,以確保含義一致。
直譯法的應用能夠讓目標受眾更加直截了當地理解新聞內容,還可以體會到不同語言文化的魅力。總的來說,組織開展新聞英語翻譯時,直譯法屬于最簡潔的翻譯技巧,選擇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翻譯人員自身跨文化意識不足而導致的錯誤,確保新聞內容的準確性。
(二)意譯
不同國家的語言是本民族文化與價值觀的直接呈現,各個民族都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但這些文化中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恰恰是不同文化的共通性為新聞英語翻譯帶來了更多選擇,而不同語言自身的獨有特點又給翻譯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進行新聞英語翻譯時若一味地采取直譯法,可能導致部分語言出現含義歪曲,抑或出現和原文相悖的含義。針對這樣的情況,翻譯人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運用相應的翻譯方式,合理調整詞匯和語法,從而有效還原原文含義。
意譯法是結合原文情感表達實施翻譯的方法,能夠有效體現出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在選擇意譯法的過程中,要避免局限在原文淺層含義上,應當深入分析原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新聞事件的背景,防止局限在句式結構而導致翻譯內容跑題,從而讓譯文無法準確地表達原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讓目標受眾出現理解上的誤區,與新聞英語翻譯的準確性要求背道而馳[5]。
(三)釋譯
釋譯即解釋翻譯,這種翻譯技巧和意譯法存在很大的差異。對新聞英語翻譯來說,若選擇釋譯法,就必須綜合考慮到不同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充分凸顯出語言文化所蘊含的特色,或者在翻譯過程中合理融合目標受眾地區的口語、俚語等,讓新聞內容更具有可讀性。
新聞英語翻譯有助于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新聞傳播效率不斷提升。然而在實際翻譯過程中,應當主動樹立跨文化意識,積極克服不同國家文化與思維差異。在此基礎上,翻譯人員還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充電,靈活選擇直譯法、意譯法、釋譯法等,善于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對習語與典故進行合理翻譯。另外,翻譯人員應當充分尊重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全面掌握目標受眾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從而保證新聞翻譯的準確性,充分體現新聞英語的傳播價值,推動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助力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立俊.基于跨文化交流角度的新聞英語翻譯[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12):79-83.
[2] 宋興元.基于功能對等理論的英語修辭翻譯路徑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11):141-142.
[3] 向敏薈.交際翻譯理論基礎上的新聞英語翻譯方法探討[J].學周刊,2020(24):3-4.
[4] 王琳.交際翻譯理論與英語文化負載詞[J].中國報業,2020(12):106-107.
[5] 陳袖梅.跨文化視角下新聞翻譯策略探析[J].海外英語,2020(10):15-16.
作者簡介 周瑩,文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