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吳靖蕓,覃莉莉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不斷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思政工作的主體是全體教職員工,所有的課程都有思政教育的責任。輔導員與專業教師作為與大學生聯結最為緊密的兩個隊伍,都擔負著思政教育的責任,二者的協作配合程度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課程思政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充分溝通、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本文以《電工作業考證實訓》為例,探索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課程思政建設,打破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間壁壘,創新課程考評與綜合素質考評體系,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質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規定教師具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權利,同時也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等義務。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年發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第23條中明確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廣大教職員工作都負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二章中給出了輔導員的要求與職責,其中,第五條第七點指出,輔導員要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骨干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從各種文件的規定中不難看出,輔導員與專業教師都有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二者職責之間存在交叉而又各有偏向。[2]輔導員的主要職責就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形式是主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黨團建設、學習指導、生活管理、行政事務管理、就業指導等,且有責任協調其他力量共同完成思政教育目標。專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學與科研,思政教育是在專業教育基礎上挖掘提煉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3]課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既要從課程本身深挖思政教育元素,也要注重課程思政與其他思政教育的銜接融合,要求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政素質,作為教育主體的輔導員與專業教師要有一致的、明確的教育目標,對教育對象要有充分地了解并因材施教,教育實施要能夠相互配合。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對學生個人信息、性格習慣、思想動態了解更多,專業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掌握更全,二者需要充分溝通才能對學生有最全面的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由于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平時工作都非常忙碌,如果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必不可少的溝通只能變成有空時溝通或者想起來時溝通,而且是沒有計劃的想到什么就溝通什么,溝通程度不深、不全面。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課程思政建設是建立二者溝通機制的良好契機,不僅能提高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而且更有利于高效完成大學生思政教育。從學情分析、思政元素挖掘、教學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實施和評價,輔導員與專業教師能夠基于各自角度對學生的了解充分交換意見,這樣二者的溝通就變得有機制保障、有課程建設流程可依,形成了規范高效的協同教育模式。
課程思政不能把專業課程上成思政課,不能在專業課中長篇大論地大談思政,過度擠占專業授課時長,這樣,不僅思政教育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影響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與效果。課程思政的思政教育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思政元素的挖掘要篇幅短、內容新,且貼近學生、貼近課程、巧妙融入[4]。《電工作業考證實訓》共14個教學內容,在每個教學內容中安排2至3個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根據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目標,挖掘出每個教學內容最適合的思政元素,課前充分準備需要融入的材料、選取合適的切入點,課上輸出盡量簡潔,達到“沒有準備、即興發揮”的狀態。(表1)

表1 《電工作業考證實訓》思政元素挖掘
實訓儀器儀表:三相異步電動機、空氣開關、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自復式按鈕開關、熔斷器、2.5mm2鋁芯線、0.3mm2銅芯軟線。接完線后要復查接線端子是否牢固,自復式按鈕開關是否有卡滯現象,通電前要保證接線與電路圖一致。
工作原理:電路如圖1所示: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連向三相電源的主電路中接有隔離開關QS,熔斷器FU1,接觸器的主觸點KM,以及熱繼電器FR的發熱元件。而接觸器KM的線圈則與起動按鈕SB2、熱繼電器FR的動斷觸點串聯后接到三相電源上的任意兩相上構成控制電路。先合上隔離開關,QS接通電源,然后再按下起動按鈕SB2,接觸器線圈KM得電吸合,三對動合主觸點KM閉合而使電動機起動運轉,松開SB2,交流接觸器KM線圈失電釋放,主觸點斷開從而使電機停轉。

圖1 三相異步電動機點動控制電路接線圖
實訓步驟及課程思政實施如表2。
進行完每個教學內容后,學生要完成實訓報告,實訓報告中除了要記錄實訓內容、完成情況以外,還需要學生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素質考核的內容,即思政目標的內容。如三相異步電動機點動控制電路的安裝、調試中需要給協作、安全意識、愛崗精神、嚴謹態度給予“優、良、中、合格、差”的等級評價,折算為百分制分數后計入本次課成績。思政目標的考核結果記錄還會送到輔導員處,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考評成績的一部分,也將作為評優評先、就業推薦的參考。輔導員根據專業老師每次課堂上的思政考核反饋情況,在日常管理、主題班會等形式的思政教育中調整、補足或強化專業中的思政教育內容,最大化地發揮協同育人的優勢。
“大思政”協同育人是以思想道德觀念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的理念為基礎,指出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關切學生訴求、遵循學生發展規律,推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論,是更科學、合理的思政教育模式。但是,目前“大思政”協同育人還未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各育人環節之間還不夠暢通,育人合力未能發揮,各育人隊伍間契合度不夠高。為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將理念和方法論以有據可依、操作性強的機制形式落地。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課程思政建設就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將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進行梳理,把學情分析、思政元素挖掘、與專業課的銜接點、思政教育話術、考核評價等環節的操作流程、質量要求以制度的形式確立,形成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的一部分,能夠有效推進協同育人機制的建立。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協同課程思政建設能進一步強化輔導員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紐帶作用,加強輔導員隊伍與專業教師隊伍的契合度,打破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之間的壁壘,達到“大思政”協同育人的思政教育效果。
考評方式就是“指揮棒”,能直觀地體現教學目標,直接影響教育質量。思政教育目標納入專業課程考核評價項目,設置合理的成績占比,在保證專業學習效果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驅動學生行為養成,引導學生在道德行為規范、專業認同、社會責任、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成長。考評結果能夠及時提供反饋,有利于教師動態調整、持續改進,提升學生學習體驗,保證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綜合素質考評是對大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現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是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導航”。綜合素質考評的評價源要盡可能全面,注重動態地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綜合素質考評體系中,輔導員和班級是學生“德”“能”的考評源,專業教師是“智”的考評源,“體”則由體育老師負責,雖然覆蓋了大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但是評價源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專業課程中將素質考評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評成績,并作為評優評先、就業推薦的參考,是對綜合素質考評制度的完善。專業教師不僅對學生的“智”有評價權,也應該對學生的“德”進行反饋,課程思政的實施和考評就是專業教師最好的反饋平臺。綜合素質考評制度的完善,進一步保障了學生思政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