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佳惠
體育項目當中有很多團隊運動項目,需要隊員們相互協助才能完成。通過將互助教學法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互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當年,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要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科學的方式,將互助教學法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當中,以在提升自身的體育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增強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在傳統觀念中,體育學科和數學、語文、外語等學科的地位是不能比擬的,很多人將體育學科當成副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很多小學校的體育教師也沒有認識到體育學科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在體育教學中抱著一種“只要學生在課堂上不出事就可以”的消極態度來完成自身的工作。體育教師的這種態度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陷入一種被動局面,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極為不利。此外,不少的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傳統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反復練習某一體育動作以提高學生體育成績,這樣的做法很顯然是不符合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會讓學生感到體育課程的枯燥乏味,從而對上體育課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導致小學體育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普遍缺少團結協作意識,不懂得與他人進行合作,這樣的行為表現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在一些競技性的體育項目中,只有團隊成員之間的密切協作,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通過將互助教學法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是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地最佳方式。互助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讓學生懂得與他人進行合作,并在他人遇到困難時,還能夠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能讓學生快速地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只有懂得與他人合作愿意幫忙他人,在日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當中學生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對體育運動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現代體育精神的引導下,體育運動者擺脫了傳統體育觀念的束縛,在體育競技中與相關的專業緊密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體育觀念。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應當注重體育運動員進行團隊精神的培養。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形成各種能力的重要階段,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學生都能成為運動員,但是在他們其中肯定會有人將來成為運動員,為我們體育事業發展助力,所以在將互助教學法應用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中,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能夠為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增添優秀的后備人才基礎,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會有積極促進作用,可以使我們體育事業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因此,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應當認識到互助法在體育教學當中應用的意義。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中,教師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如果要在讓互助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得到實施,就應當讓先讓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地到互助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日常的體育教學當中,體育教學才會高校重視對學生進行互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小學的體育教師應當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將互助教學法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并且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積極參與一些團體的運動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以及學生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
在實際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采用潛移默化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團結互助,對于整個團隊的整體發展來說的重要性,要讓學生自覺樹立起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在團隊活動中緊密團結。在體育課堂上我們通過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們相互合作,在合作的過程當中,讓學生主動探索到了互助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凝聚力。

作為個體想要在體育運動中取得成績,更多地需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個人的一些嘩眾取寵的表現并不能獲得他人的認同,只有遵守紀律最終才會取得較好的成績。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的極為重要,作為小學階段相關的工作者的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需要對學生的精神和思維進行深層次的教育,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健全人格人才,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夠積極面對各方面的挑戰,達到最好的發展狀態。所以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育教學當中,更應側重于對學生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要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在小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將互助教學法融合到課堂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如何與他人進行友好的溝通和交流,以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格基礎。
如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當中,當教師下達集合命令之后,仍然還是一些學生會表示的我行我素,不把班級紀律放在眼里,與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這些不守紀律的現象,不但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還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團結意識,讓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對于這些現象,我們一定要高度地重視,認識到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我通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去研究過這類學生的心理,通過向一些心理專業老師進行咨詢,采取了心理學教育手段,對這些學生開展了有效的互助法教育模式,通過對學生進行談心,我了解到有不少學生是想突出自己的個性引起別的人注重,才會不遵守體育課堂紀
律,對于這樣的學生,我選擇讓他們幾個人相互的負責監督體育課堂紀律,讓他們找到了一定的成就感,經過一段時間過后這類學生不僅認真遵守了課堂秩序,還懂得了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互助。
我通過利用的課余時間,詢問了每一名學生,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各自的興趣愛好基礎上,進行了體育教學設置,并將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帶到體育課堂,從而激發學生對
體育學習的興趣。在互助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當中,我們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以便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們認識到團隊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在教學當中我通過向學生介紹了我國女排運動員的故事后,然后又引導學生們去思考,為什么我國女排會有強大的戰斗力,讓學生們充分地思考與討論,有學生說“因為國家強大”,有學生說“是因為他們刻苦訓練”等,我對學生說“大家說得都很對,但是最為重要一點是,我國女排之所以有強大的戰斗力,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嚴格遵守團隊紀律、團結一心,并且無論是在比賽當中還是在訓練中,都能緊密團結,運動員之間有著強大互助能力。”同學生說“對、對、對”以后我也要學生與他人合作互助。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很難主動投身到體育學習中,并且容易對體育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為了彌補傳統小學教育模式的不足,可以通過應用互助教學法來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的模式。
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應當以一種引導的方式來開展教育,要鼓勵學生對各個體育項目進行自主嘗試。每個體育項目都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在體育競技中取得相應的成績,應當認識到團隊互助合作重要,要提升自己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等。
例如,在進行籃球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為了增強學生的互助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精神,我將一個年級的學生分成了4個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相互配合情況下完成籃球的傳遞動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在傳球的過程中只有團隊之間的緊密的互助合作才會增加進球的機會。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傳球技巧之后,我又重新將每個小組的學生打亂,從新組成了4個小組,再讓學生們繼續練習,以讓學生們能逐步適應與更多的人進行互助合作。有這樣的互助教育訓練方式下,學生們不僅對團隊意識團隊精神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對體育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的學生,開始有所轉變,變得愿意與同學一起交流,原來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開始充滿熱情地投入到了體育運動當中。
團隊成員之間的吸引與信任即為心理相容性,良好的心理相容性可以為實現團隊目標創設相應的環境。由于體育競賽的公開性,在競賽的過程中更需要人與人之間得相互尊重、信任。團隊成員之間只有充分信任并且緊密合作互助,團隊才會在體育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團體性的體育比賽當中要想取得勝利,團隊凝聚力是十分重要的。從客觀上講,任何團隊對于團隊成員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吸引力的帶動下隊員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到團隊活動中。提升團隊互助協調能力,對于提升團隊層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體育比賽在增強學生互助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要多開展一些團體性的體育比賽活動,要在一些競技性與對抗性較強的團體體育比賽項目當中,去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讓學生樹立集體意識,在體育比賽當中努力為團隊爭光。通過參與團體性體育比賽,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互助能力,增強學生對于團隊的認同感。我校通過舉辦拔河比賽、籃球、足球聯賽等團體生的體育活動,不僅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體魄,還培養了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了學生互助意識,團隊意識、等團隊精神。尤其是在拔河比賽當中,我校通過以年級為單位讓學生們進行比賽。在比賽當中參賽隊員們一起奮勇拼搏、全力以赴,充分體現出了團隊互助的效果。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相關的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對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培養。互助能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該技能也充分體現了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對此,我們應當認識互助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需要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來采取適當的措施,利用互助教學法的實施,,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社會這個大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