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喜寶(哈爾濱市糧食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近年來,哈爾濱市按照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要求,建立健全了考核運行機制,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嚴密等次評分辦法,通過發揮“指揮棒”作用,倒逼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在加強耕地保護、穩住糧食面積、強化宏觀調控和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在全省糧食安全考核中實現“六連優”目標。
一是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該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組織了對《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專題學習,下發了《貫徹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規定〉的責任分解》、《哈爾濱市市級儲備糧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文件,提高了糧食安全工作站位,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
二是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升。全市耕地保有量為3445.65萬畝,穩定耕地2985.4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2388.4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占穩定耕地比例達80%。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印發了《2022年度哈爾濱市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劃定全市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示范區1310萬畝。
三是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2022年,全市實際播種面積3127.1萬畝:其中玉米1806萬畝、大豆368.8萬畝、水稻918.8萬畝。大力推廣農用機械,春季完成機耕整地2018.76萬畝,機械播種3137.82萬畝。市農技推廣總站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四是健全完善生產補貼機制。加強農業合作社建設,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3.66億元。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022年計劃完成450萬畝,現已完成588.05萬畝,完成率達131%。
五是宏觀調控能力顯著增強。印發了《哈爾濱市糧食應急預案》,編制了《哈爾濱市糧食產業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哈爾濱市糧食安全保障實施方案》,12萬噸(折合原糧)的市級儲備糧全部實儲到位。秋糧購銷連年實現順暢有序目標,守住不發生農民“賣糧難”底線。連續舉辦三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稻米論壇,協議購銷糧食1618萬噸。通過北京、上海、福州等各類糧食展銷洽談,累計簽約額達到322億元;與10余個銷區城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六是產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總投資1016萬元,升級改造倉容17.18萬噸,推動市級儲備糧承儲企業綠色倉儲提升。實施“一都四鄉”品牌創建戰略,“哈爾濱大米”連續三年摘得“全國大米區域品牌金獎”,大米品牌價值達1059.73億元。首輪“優質糧食工程”完成總投資18.8億元,帶動全市糧食優質品率由2017年的62.1%提升到80.4%。
七是行業監管能力持續加強。深化專項整治和專項巡視巡察問題整改,全市自查的126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231個,完成率達到98%;省委涉糧問題巡視和市委涉糧問題巡察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健全完善糧食流通監管工作機制,全市糧食行政執法人員達到128人,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