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倩
近些年來,在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的同時,家長往往會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一種溺愛的情況,使得當前的學生們接受勞動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加之隨著社會生活的進步,代步、外賣等行業的產生,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生正確勞動觀的形成。那么,在當前這種新時代背景之下,如何將勞動教育融入到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這正是本文的寫作目的所在。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體力勞動,但是也非常容易使我們形成好逸惡勞、不想勞動的思想,尤其是對于當前中學生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中學作為人生中最為關鍵的一段時期,需要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促進其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來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使其人生得到更為健康的發展。
中學階段是學生品格塑造的關鍵時期,與思政教育相比,勞動教育有著很強的實踐性,需要讓學生們在不斷的勞動、不斷的生活實踐中來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因此勞動教育的融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并且,勞動教育的開展還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們去改造世界,有效避免學生產生好逸惡勞、成績至上的想法,這對于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非常好的完善與補充。
勞動觀一直以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勞動教育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思想觀念的塑造,而且還充分落實了當前“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對于學生良好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幫助。并且,想要讓學生們的品質與品德得到更好的培養,單純向其講解理論層面的知識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勞動,才能讓學生們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才能讓學生們明白勞動的意義,做到尊重勞動、熱愛勞動。[1]
勞動是一項內容十分豐富的活動,有著很強的實操性與實踐性,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多方面的幫助。例如通過勞動能夠使學生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還能促進其社交能力、動手能力的提升。并且只有借助于勞動,才能讓學生們真實地體驗到其中的艱辛,才能從中解決生活中真實的問題。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00”后學生往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家庭溺愛情況,不僅缺乏勞動的經驗,而且還缺乏相應的意志品質,從而導致這類學生在遇到挫折、遇到批評、遇到問題之后,選擇退縮。因此可以看出,勞動教育在中學教育中是不容忽視的,不僅能夠使學生們的身體得到鍛煉,而且還能磨礪學生們的精神意志,促進其學習能力以及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斷提高。[2]
從當前我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開展現狀來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以及班主任教師對于勞動教育與勞動觀學習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是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學生主要學科的學習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并不具備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甚至很多學生從始至終只是從政治學科中才能了解到勞動觀等相關概念。同時,當前大部分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往往都在影視明星、游戲娛樂等方面,雖然部分教師布置了相應的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任務,但是很少會有學生去認真完成,從而出現了思想政治學習“形式化”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上述這些問題都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在中學生群體中的開展形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要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由于中學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很大程度上是為學生們的學業所服務的,因此學生勞動教育開展的重任必須要落到班主任教師以及學校思政工作人員的肩上,僅僅依賴于政治教師等其他任課教師的教學很難改變中學生對于思政教育以及勞動教育的學習態度與看法。對此,班主任教師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因勢利導地對學生們實施勞動教育:
(1)營造良好的班級勞動教育氛圍
作為班主任,應當加強中學生思想意識方面的引導,建立良好的思政氛圍與勞動教育氛圍,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對學生產生影響,使學生們清晰地認識到思政教育與勞動教育對于個人發展以及民族發展的意義所在。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通過板報、宣傳畫等方式對勞動教育進行宣傳,向學生們介紹、科普相應的代表人物,比如王進喜、雷鋒等人的事跡,以此來激發學生們思政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勞動觀念進行引導。[3]
(2)班主任自身需要加強對思政教育的學習,學校方面也需要加強培訓
想要使中學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勞動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與開展,就需要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勞動教育中的引導作用。為此,班主任自身也需要與學生們一起成長與學習,加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與理解。此外,學校方面還可以專門組織班主任開展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以此來為勞動教育的融入與滲透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借助于班級管理工作,向學生們普及正確的勞動觀念
對于中學班主任工作來說,每學期甚至是每周都會組織相應的班會活動,班主任老師應當將其利用起來,專門開展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活動,比如勞動小知識競賽、演講以及相關主題的交流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都能促進學生對正確勞動價值觀念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正確價值觀念。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學生們的思想觀念以及生活學習方式都出現了很大的改變,所以在實施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有效避免形式化、紙面工程的出現,相關思政工作人員首先需要緊跟時代腳步,基于當前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學習方式,創新勞動教育新理念、新路徑,強化對思政教學以及勞動教育領域內前沿思想的學習,以此來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提高相關工作開展的效率與質量。比如,在引導學生們對勞動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以及個性發展,不能采取強制性的手段與方法讓學生們被動地進行勞動,否則很容易激發學生們的抵觸與叛逆心理,給勞動教育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在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感悟,提升勞動教育的效果。此外,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之下,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尊重學生們的觀點以及看法,并基于學生們的興趣點來引導學生們對勞動觀進行學習,從而與學生們形成更為民主、和諧的師生交流環境,這樣才能通過相互的交流與溝通促進勞動教育的開展。在開展勞動教育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例如可以利用自習以及班會時間,向學生們播放一些紅色電影與勞動電影,讓學生們從英雄的事跡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與作用,從而發揮信息技術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想要通過勞動教育幫助中學生養成正確的勞動觀,那么就需要提高其課程開展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對其思想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因此,教師就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形式,開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從而在勞動中使其身體得到鍛煉,使其思想逐漸成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們開展手工勞動方面的活動,并組織一些勞動類型的競賽,從而引導學生們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勞動中來。[4]
除了上述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外,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融入勞動教育,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們逐漸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觀念,并提高學生們的課堂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們播放一些勞動教育類型的影視作品,從而使學生們的價值觀念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對勞動教育類型的影視作品進行播放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一旁對學生們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們能夠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是應當受到人們贊許的。同時,通過影視作品藝術化的引導,還能使學生們轉變對勞動的看法與觀點,形成對勞動的新認識,從而在生活中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勞動中來,促進勞動教育的開展。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們的教學方式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形式與內容也變得更為豐富,其中表現最為顯著的便是“互聯網+”教學模式的興起。因此,學校思政工作人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于“互聯網+”進行輔助,充分利用慕課、微課等新興的線上教學工具以及平臺,以此來強化勞動教育在中學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增強學生們的思政學習體驗感,從而幫助學生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5]
舉例來說,相關任課教師可以專門在班級群以及線上學習平臺上發布以“正確勞動觀”為主題的討論話題,并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探討。再比如,教師可以專門在互聯網上搜索比較優質的勞動教育學習視頻,讓學生們在視頻學習過程中通過彈幕功能自由發表言論,這樣就能充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參與感。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師還可以專門利用班會時間以及課余時間開展以“學習正確勞動觀”為主題的研討會,讓學生們針對一些代表人物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探討,這樣就能極大地豐富學生們思想政治學習的內容與形式,增強勞動教育開展的效果與質量。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很多歌頌勞動的作品,比如唐代李紳的詩歌《憫農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6]為此,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對這類歌頌勞動的傳統文化詩詞作品進行學習,從而對學生正確勞動觀的形成產生正面影響,使其意識到勞動是光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現一些我國傳統的古代手工藝品,從而讓學生們體會到這些傳統手工藝品的魅力,引導學生們了解到我國傳統手藝匠人的“工匠精神”,比如風箏、雕飾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操,而且還能讓學生們意識到勞動的魅力所在,為我國古代匠人感到自豪。
在將勞動教育融入到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時,首要目標是確保學生具備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為此就需要通過不斷的勞動與實踐增強學生們的體會,促進其勞動觀的形成。具體來說,學校方面需要借助于各種勞動性質的活動來為學生們創造勞動的機會,比如定期組織學生們打掃自己的宿舍、引導學生們參與到志愿者活動中來以及通過勤工助學的方式來強化學生正確勞動觀的形成等。同時,還可以將勞動教育所對應的考核標準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評價中,讓學生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中增強對勞動觀念的理解,幫助學生們養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正確價值觀念,以此來促進學生們的成長與發展。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可以專門安排各類勞動技能比賽,開展班級勞動評比活動,讓學生們在不斷的勞動中強化勞動教育的融入與滲透。其中,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或者班級,需要給予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獎勵,以此來增強學生們的勞動榮譽感。還可以專門評選出“勞動”代表,宣揚其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有關事跡,以此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廣大學生向其進行學習,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想要將勞動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就需要營造良好的班級勞動教育氛圍、創新勞動教育新理念與新路徑、不斷豐富勞動課程開展形式、構建“互聯網+”思政教育學習新模式以及通過各類校園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們的思想觀念得到更強有力的引導,才能讓學生們體會到勞動精神的可貴,幫助他們形成更為堅定的意志,做到熱愛勞動、尊重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