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力昆·賽依都
大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時期,雖然大學生從年齡層面上已經屬于成年人,但是他們與社會接觸較少,所以在認知上還有兒童的天真。高校的排球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幫助他們強身健體。排球教學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能強化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對調解大學生的情緒變化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也比較靈活,很多大學生的參與性較高,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教學中積極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才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教學模式主要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這樣各個小組內的學生就能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在相互幫助的環境中共同提高練習質量,學生也能獲得更多的練習時間。在共同學習排球技能的過程中,學生也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小組中的其他伙伴也能給予相應的幫助,從而強化大學生的排球技能。
一般情況下合作教學模式是將三到五人分為一個小組,由于小組中的學生基礎能力和訓練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他們會產生不同的見解,同一個小組的學生如果能聽取別人的意見,相互之間也能尊重和依靠,通過共同努力完成訓練目標。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相互依賴、同舟共濟的信念感和責任感。另外,學生要想通過合作學習實現更大的發展,還有具備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組員之間也要相互評價和討論,這樣才能讓大家都獲得成長[1]。
高校傳統的排球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向學生示范練習方法,示范結束之后學生自由練習。有些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排球,很多新動作和技能掌握的不夠準確,如果學生的基礎能力較差或者身體素質較差,在練習的過程中就會放不開,慢慢也就失去了練習的積極性。有些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練習幾次之后,已經掌握的基本動作也會失去練習的動力,長此以往整個學習過程就會非常懶散。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顛覆,整個教學過程也不再是圍繞著教師開展,而是充分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夠為學生建立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平臺。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模式,就能讓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學生通過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共同練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超過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的欲望,小組中會形成一種潛在的競爭平臺,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另外,各個小組之間也存在合作關系和競爭關系,各個小組的成員為了不讓自己的小組落后,也會加倍努力,在這種相互競爭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的訓練水平。
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基礎信任,才能成為合作的基礎。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信任可言,合作也不會長久。排球運動對信任要求很高,由于隊員之間需要相互合作,必須要充分信任自己的隊友才能完成這項運動。一個排球團隊中如果對對方不夠信任,根本無法實現有效合作。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排球文化和排球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就能讓學生之間緊密合作,特定的排球動作也能將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充分相信自己的隊友,共同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團隊[2]。
高校體育教師在排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之前,為了保障合作教學模式能夠順利進行,避免合作教學的目標制定的不合理而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師必須要對排球教學的特征進行全面分析,合理劃分小組成員,并且還要結合高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排球教學的內容較為豐富,在訓練過程中對技巧的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才能練習,并且還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因此,教師在制定排球教學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時,首先要調動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參與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掌握更多排球的訓練技巧。學生掌握的基礎技能之后,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等形式幫助學生進行強化練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訓練經驗。如:高校體育教師在傳授給學生排球的基礎訓練技術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能力和身體素質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的能力要基本相同,小組中的成員也要做好角色劃分,具備領導能力的學生可以作為小組的隊長,有些學生擔任裁判、有些則可以擔任記分員等角色。各個小組掌握了自己的訓練目標之后,就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訓練,每位成員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工作,在共同努力下完成排球訓練任務。另外,由于排球運動本身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再加上還有很多復雜的規則,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合作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指導不同的小組之間也要相互合作,兩組學生可以通過對抗訓練的形式完成練習任務,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排球訓練的樂趣,還能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3]。
教師在高校體育排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時,除了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開展教學活動之外,也要結合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隨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規范學生的排球練習規范和秩序,提高排球教學的質量。排球運動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對于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大學生而言,掌握訓練技能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始終堅持難度遞增的原則,先讓學生從初級排球技能入手,再逐漸學習中級和高級排球技術,并且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也要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不同的教學環境也要對教學模式做出一定的調整,從而保障學生練習的有效性。例如:雖然大學生都已經成年,但是游戲教學法同樣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排球訓練的興趣,對調動學生練習排球的積極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這里必須要強調一點,學生在利用游戲完成訓練目標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全面觀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訓練質量。例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針對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師就要制定科學的合作教學方案,并且還要明確本次教學的主要目標。如:學生在練習排球的墊球技術時,教師可以結合小組的具體情況將教學目標作出調整,不同的小組要制定不同的目標,如果有些小組的整體能力較強,訓練的目標可以是每個人必須要完成連續20 次以上的墊球。為了豐富教學方法,還可以通過雙人相互墊球的形式進行練習。初級排球技術練習基本上都是非常枯燥的內容,所以也要充分發揮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勢,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這樣才能為以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校體育教師在排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時,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對教學質量也能起到提升作用。教師通過考核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排球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排球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的練習質量得到保障。雖然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同樣要對學生進行考核,但是考核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學生對排球技術的掌握情況,如果考核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也會對練習質量和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影響。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排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考核時,除了要考核學生是否掌握排球技能之外,也要考核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否具備團隊意識,這樣才能讓考核結果更加全面[4]。
例如:在對高校大學生的排球技能進行考核時,學生是否熟練掌握排球技能與他們的責任感有直接關系。一般情況下,如果學生自身具備較強的責任感,他們就會自主制定學習目標,對排球技術的各個動作要領掌握的也更加精準。通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合作和交流情況,也能判斷出學生在參與排球訓練的過程中是否積極熱情。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的過程中,就能從他們在合作過程中的表現判斷出他們是否愿意積極參與到排球訓練中。另外,有些教師習慣通過比賽的形式考核學生排球技能的掌握情況,所以必須讓學生認識到考核結果與比賽的輸贏之間并無直接關系,更主要的是未來通過比賽的形式檢驗學生是否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要引導學生將關注點放在團隊合作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合作教學模式的價值。
高校排球教學在運用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并且還要保證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必須要明確掌握排球教學的特征,結合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勢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規范學生的合作秩序,提高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