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玥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00)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種首先由教師設計教學視頻和學習資料,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先行自學,再進行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交流,主要通過小組活動等方式進行學習,并注重課后反饋和評價的教學形態。[1]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就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課前自學微課、小組協作、個性化指導、課后評價等方面進行教學的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具有課外課內結合的特點,并且教學環境不局限于固定場合與固定時間。
線上教學由于環境的限制,師生之間存在時空的阻隔,為了保障高中地理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筆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線上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設計。
從學情角度來看,高中生有較強的探究欲和好奇心,針對學情和高中生身心特征設計的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另外,針對一些原理性強、難度較大、涉及地理過程的知識,單純的線上教學學生可能理解不夠透徹,在線上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初步學習本節課的重難點,提升高中地理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
吳昊,王寧(2020)等人提出可以采用線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線上翻轉的媒介則固定于網絡,它翻轉的是內容,即課前在線上學習,主要以精品課、錄播課為主;課中仍然在線上進行虛擬的線下學習,以直播方式、群內討論為主;課后在線上通過其他輔助方式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再內化。[2]
綜上所述,線上翻轉是在疫情下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翻轉課堂不同,它強調營造出虛擬的線下教學課堂,以保證師生間的互動性、生生間的協作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更好地監督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目前提出的線上翻轉教學模式,其主要過程分為三部分:課前、課中和課后。課前學生主要通過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并通過線上平臺反饋問題;課中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直播課程,通過小組活動等形式,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互動;課后學生完成教師在線上教學平臺布置的作業或試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評價。
學習通是一款集移動教學、移動學習、移動閱讀、移動社交為一體的教育應用程序。教師可以在平臺中創建班級,管理學生,通過班級上傳視頻、試題、作業等學習資料,并且在后臺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
騰訊會議是騰訊云旗下的一款音視頻會議軟件,該軟件提供在線會議實時共享屏幕、支持在線文檔協作、小組討論等功能。教師可以在騰訊會議中進行直播授課。
本文選擇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一節水循環(第1課時)為案例進行具體研究與設計,《水循環》的課標要求是“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及其地理意義。”,本節課的重難點是掌握水循環主要環節,明確水循環的地理意義。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水循環的過程,并且根據水循環過程理解其地理意義。
課前自主學習不僅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線上教學中,有效的課前自學還可以提高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教師以學習通平臺為載體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和教學資源的上傳,任務清單和微課視頻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核心內容。(表1 是“水循環(第1 課時)”學習任務清單)在課前通過平臺上傳學習任務清單和微課視頻,讓學生自行學習,初步了解知識結構,學生可以將課前自學中產生的問題通過線上平臺實時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后,根據學生反饋的學情和課程標準針對性地進行備課。任務清單的內容要突出重點難點,使學生形成較為清晰的知識邏輯;微視頻的內容要做到精煉簡明,可以是地理模擬實驗視頻,也可以是教師結合PPT 錄制的講課視頻,每個視頻的時間控制在8~10 分鐘左右。教師也可以在后臺觀察到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避免課前自學環節流于形式,而學生在課前觀看視頻過程中所反饋的問題,也為教師的備課工作提供了方向。
表1 “水循環(第1 課時)”課前自學任務清單
學生觀看了課前教師上傳的微視頻并完成任務清單后,對于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直播授課的過程中主要解決的是學生經過自學后所產生的疑問進行答疑,并且組織小組討論、互動展示等活動,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知識。
以騰訊會議平臺為例,教師利用直播功能進行授課,通過屏幕共享功能,展示給學生白板、PPT、視頻影像等教學資源,并與教師的言語傳授相結合,針對學生課前學習反饋的問題,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打開麥克風或發送評論與教師實時交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也可以利用平臺的隨機點名功能來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態。線上教學中也便于組織小組活動,利用騰訊會議的分組功能隨機分組,學生在各自的組內語音交流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小組進行旁聽和答疑,提高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在授課開始前可以打開錄制功能,方便學生在課后進行回放復習,也便于教師在課后進行總結和改進。
表2 “水循環(第1 課時)”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要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更有效地實施線上翻轉課堂。
課后反饋與評價是翻轉課堂的最后階段,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既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也包括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授課過程的評價。
課后反饋可以通過學習通發布任務或試題的形式進行,學生在平臺上傳并交流。相較于傳統的課后作業,利用學習通可以上傳圖片或視頻的功能,布置多樣化的作業,例如讓學生錄制一個微課視頻等,并且設置學生間互評,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課后評價是教師通過學生反饋和平臺后臺監測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總結,由于線上翻轉課堂的復雜性,評價形式也應該做到多方面、多角度,要結合學生的自學意識、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線上平臺也會詳細記錄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進行分析評價。[3]
高中地理線上教學資源多、范圍廣,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時要精挑細選。如果選擇自制微課視頻,要注意微課內容的嚴謹性和準確性,結合教師的語言講解讓視頻更加簡單易懂;如果選擇現有的優質微課資源,則需要教師精心挑選,選擇符合教學目標、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資源。利用高質量的微課視頻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充分發揮課前自學的重要作用。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傳統的線上教學相比,“線上翻轉”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和興趣,設計豐富的地理線上活動,通過創新的教法和學法,打破由于空間隔閡導致出現的“互動少、互動難、互動低效”等問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4]具體建議包括:鼓勵認可學生、選擇有趣的學習材料、課堂教學以交流為主、建設班級學習共同體等。[5]
線上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會出現起伏,給線上翻轉教學增加一定難度,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課堂的管理。同時,由于翻轉課堂需要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大量的互動和討論活動,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情緒,調節課堂氣氛,減少距離感,營造輕松熱情的學習氛圍。
教師應在地理線上教學中靈活運用網絡軟件,讓翻轉課堂學生主體的優勢充分發揮,讓現代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例如,在新課程、新理念、新高考的指導下,對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線上翻轉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值得思考。[6]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軟件讓學生的能力發展在授課中得到落實,比如可以請學生用墨跡功能對地圖進行涂畫,提升獲取地圖信息和解讀地圖的能力。相應的其他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如何在線上翻轉課堂中得以實現,也是值得教師研究的問題。
本文以學習通和騰訊會議平臺實現高中地理線上翻轉課堂,既利用翻轉課堂提高復雜的地理知識在線上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又利用教育技術為學生服務,使教學實踐更具人性化,讓翻轉課堂在高中地理線上教學中更好地實施,有利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推動現代化地理課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