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
摘要:初中數學內容簡單,基礎知識多,各個地方中考試卷內容以及題型基本固定,試卷難度不大。高中數學學習內容多,難度加大,而且高考不僅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注重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方法。高中相比初中,學習內容難度提升,核心素養要求更加細致嚴格,進行初高中數學銜接很有必要。
關鍵詞:初高中 新高考 銜接教學 數學
一、初高中數學銜接中存在的不足
新高考以來,要求提高教師對新教材的熟悉程度和加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整個高中新課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新課程標準在2022年發布,但是仍有個別數學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等,并沒有對新課標進行相關學習和培訓,更不用說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和落實新課標的理念和評價方式。
(一)教學內容的差異
義務教學數學課程內容由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實踐組成。初中知識相對具體,知識點基本以例題形式呈現,計算過程變量少,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初中數學重在讓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發展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由集合、邏輯用語等預備知識、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五部分組成。高中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剛開始要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內容為載體,結合預備知識的學習,為高中數學課程做好學習心理、學習方式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準備,幫助學生完成初高中學習的過渡。[1]
(二)教學方法的差異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使用何種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義務教學階段的數學課程內容具有基礎性,形象具體,對學生計算能力要求較高,老師通過精講精練可以讓學生學懂,也可以通過變式訓練等方式達到學業要求。[2]高中數學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學生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完成本節課的知識構建。
二、實現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有效措施
(一)實現方式轉變,樹立銜接意識
初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課堂模式,通過創設情境、布置任務、小組合作等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觀念和習慣。初中教師要了解高中數學相關知識和新高考政策,將初高中有聯系的知識點有機融合,在教學初中內容的過程中將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潛移默地傳輸給學生。[3]高中教師在剛開始接觸高一學生時,首先課堂上要立足學生初中基礎,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從簡單知識到復雜知識的過渡。其次,課下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學情及時改變教學過程,以及加強對學生的輔優補偏。
(二)鉆研教材,把握銜接點
想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就應有一桶水。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拓展與延伸,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初高中數學教師都要熟悉教材,將初高中數學教材內容都要熟記于心,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相關聯的數學知識框架,這樣才能精準把握初高中數學的銜接點。[4]在此前提下,初中數學老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幫助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高中數學老師在學習該內容時就知道初中是否提及,從而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進而鞏固舊知識,強化新知識的學習。
總之,在新高考背景下,做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既能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使其掌握數學方法,又能減輕學生對高中數學的陌生感,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娟.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03):53-55.
[2]趙敏.新高考理念下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探討[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三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2023:572-574.
[3]江菊珠.基于新高考的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6):20-22.
[4]趙世鵬.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3(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