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慧
“雙減”背景下,為有效發揮作業的驅動作用,初中英語教師應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發展現狀為基礎,明確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作業實踐活動。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原則
為使“雙減”有效落地,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應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 適應性原則。教師應以學生年齡特征、能力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為目標,以教學內容匹配為重點,對作業進行設計,確保作業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適應。
第二, 分層與分階段原則。分層原則指的是,教師要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前提,基于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促使學生在不同層次的作業中獲得提升。分階段原則指的是,教師要設計預習、隨堂、課后作業,推動英語作業設計的實效化,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第三, 自主性原則。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應以提升學生作業選擇的自主性為重點。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讓學生選擇與自身能力相適應的作業內容,引導學生不斷激發學習內驅力。
第四, 多樣性原則。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多元智力結構,設計多樣化作業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英語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各項智能發展。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框架
本文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第七單元“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為例,設計“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框架,具體如下表所示。
“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作業設計框架
三、“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實踐
(一)預習階段作業設計
預習是教學活動的首要環節。有效的預習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動性,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以“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為例,基于基礎知識目標分析,我在預習階段這樣設計作業。
作業內容:閱讀以下對話,找出關鍵詞,并觀察和分析關鍵詞及句子用法。
對話1 A: 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B: Yes, I do./No, I dont.
對話2 A: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B: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I always come to school by bus.
通過預習作業的設計與實踐,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迅速找到相關知識,從而有效提高了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關注度。
(二)課堂階段層次性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的層次性設計在于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反饋效率,幫助教師和學生發現學習薄弱點等。它也為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提供了必要參考,促進了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提升。
基于作業設計框架分析,我設定了“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的基礎能力目標。首先是學生分層。A層約占學生總數的30%,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強;B層約占學生總數的40%,他們愿意接受學習挑戰;C層占學生總數的30%,他們已掌握基礎知識。
作業1 用come to,by造句。(彈性要求:A層學生可以選擇不做,B層和C層學生建議完成。)學生造句:(1)I come to school by bus.(2)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bike.
作業2 用sometimes,go,take,by,subway,home等詞造句。(彈性要求:建議A層、B層學生完成此作業內容,C層學生可以選擇挑戰或放棄。)學生造句:(1)Maria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2)Maria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作業3 利用所學詞語和句式,編寫對話。(彈性要求:建議A層學生完成此作業,B層學生可以選擇做或不做,C層學生可以放棄。)學生編寫對話。A: Do you like our school life?B: Yes,I like our school life. A: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free time?B: 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A: OK, Thank you. B: What about you, C? C: I often read books, sometimes I go swimming.
(三)課后階段層次式延伸性作業設計
與預習作業和隨堂作業相比,課后作業更具靈活性。基于作業設計框架分析,我設定了“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的能力延伸目標,以強化學生詞匯、語法應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為重點,實現學生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作業1 用已學詞語和句式,翻譯句子:我們的學校又大又漂亮,每天我坐地鐵上學。(彈性要求:A層學生可以不做,B層和C層學生應完成此項作業。)學生翻譯:Our school is big and beautiful, and I take the subway to school every day.
作業2 請學生用已學詞語和句式,描述自己喜歡的學科及原因。(彈性要求:A層、B層學生需要完成此項作業,C層學生可以選擇挑戰或不做。) 學生描述:I like to study Chemistry, because Chemistry is mysterious and when I do Chemistry experiments, I am full of curiosity.
作業3 請學生根據要求,以“Our School Life”為題,寫一篇作文。(彈性要求:A層學生應完成此項作業,B層學生可以選擇做或不做,C層學生可以選擇不做。)學生作文示例:Our school is not big, but it is beautiful.There is a playground with lots of green trees and red flowers nearby. Every morning, I get up at six and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課后階段層次式延伸性作業的設計與實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發展提供保障。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