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史劍暉
2019年10月17日,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推進丹陽市校本研訓的實施意見》,為校本研訓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折柳中學從學科角度出發,積極探尋有效的校本研訓之路,努力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制度激勵,激發校本研訓動力
一是建章立制。學校把教師開設公開課、講座和教研組活動納入量化考評方案中。教師每開設1次校級公開課或講座,計0.25分,每開設1次市級公開課或講座,計0.5分;教研組組長每兩周召開一次教研活動,檢查合格后,教研組組長每學期計2分。二是骨干引領。學校把各級各類骨干教師能否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納入拔尖人才考核中,要求所有骨干教師帶頭上示范課,主動與青年教師結對,帶動組內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三是表彰激勵。每學期學校召開校本研訓總結會,評選優秀教研組和先進教師,發放證書和津貼,同時為開設校級公開課和講座的教師發放證書。學校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要求和激勵措施激發教師參加校本研訓的熱情,使得每一位教師肯研訓,能研訓。
學校推動,營造校本研訓氛圍
一是開設研訓課堂。為深入開展“三原則、八要素”課堂改革,提升課堂效率,學校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開設研訓課堂,安排行政領導、教研組組長、青年教師等逐一開設課改課,全體教師參與聽課、評課。二是開設研訓講堂。學校結合管理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組織教師開展討論。學校先后圍繞“期中總結”“作業監控”“班級管理”等問題組織教師交流,通過交流激發思維碰撞,達成育人共識,形成有效做法,從而不斷調整學校和班級的辦理。三是開展學生比賽。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先后開展了七年級的數學計算比賽、八年級的英語書寫比賽。一系列活動的組織,讓校本研訓扎實有效地實施,學校校本研訓的氛圍日漸濃厚。
借助外力,促進校本研訓發展
一是借助教育集團開展培訓。學校借助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的力量和資源,先后開展了行政培訓、班主任培訓、教師全員培訓,更新教師觀念。二是依靠教育集團開展集備,通過聽課、評課,自己上課,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三是承辦市級和教育集團集備活動,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四是以調研為契機,抓實教學。學校把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對我校的檢查調研當作促進學校發展的機會。學校先后迎接了“五項管理”督導,初三英語、物理的專項調研,綜合學科調研,查找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認真聽取反饋意見,并積極落實整改,從而進一步規范教師教學工作,把學校的校本研訓之路不斷走實走寬。
質量監控,督查校本研訓效果
一是推門聽課。在教務處的統一安排下,行政領導每周蹲點一個班級和一門薄弱學科,并帶著教研組組長隨機推門聽課,觀察教師講授的時間、學生課堂展示的次數、回答問題的質量和當堂檢測的效果,并且課后及時與教師反饋溝通。二是周練檢測。學校要求各學科每兩周至少組織一次學生限時限量的訓練,并登記計分,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三是作業監控。學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加強作業管理。教務處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加強對作業的檢查,確保作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校本研訓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保證,學校從各學科的具體情況出發,扎實開展各種形式的校本研訓。我相信,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陳暉系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折柳初級中學教師,史劍暉系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正則初級中學教師)
(本欄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