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星
德育是當前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基于具體的學科教學實施德育,關鍵的一點是找準德育的契機。德育契機出現的標志之一是學科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德育成長之間形成聯系。教師可以借助相關內容的教學凸顯德育價值。對于學科教師而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將德育元素融入教學。這里所說的融入顯然不是生拉硬拽。有效的德育元素融入應抓住兩個關鍵要素:一是教學內容;二是學生的認知。從教學內容角度來看,關鍵的一點是教學內容具有拓展德育的可能性,即只有當教學內容與德育相關時,德育元素的融入才有可能;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來看,只有當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夠從英語知識學習向德育過渡,德育元素融入才有可能演繹出德育的精彩。
綜合來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并不只是在原有的教學上進行簡單延伸,而應以學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有良好的體驗為標志,并伴隨學生的認知發展過程。只有學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切實提升,德育元素才是真正融入了學科教學。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機會比較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英語學科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其在體現工具性的同時,也體現人文性,后者則強調英語學科的文化屬性。所謂文化,原本就具有“以文化人”的內涵,很多文化元素自身就是德育元素。因此,在進行英語知識教學時,可以融入其他德育元素,讓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成為德育生長的過程。除此之外,英語課程標準還特別強調教學中德育的作用。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Herbart)認為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個概念之中——道德。作為一線英語教師,自然要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實現德育元素的融入,從而讓學科德育更充分地發揮作用。
我國教育歷來有德育為先的傳統。英語作為高中學科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之一,其教學任務不能局限在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上,更要努力通過英語學科教學促進其德育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說,高中英語教學不僅要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與答疑解惑,還要注重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道德素質(劉遠新2013)。實施德育的關鍵在于德育元素的融入,因為德育元素是實施德育的基礎,學生對德育元素的加工決定德育效果。從德育實施角度來看,當教師思考德育元素如何融入時,就意味著即將發生的德育過程不是一個空洞說教的過程,而是學生在德育元素的支撐下形成良好的德育體驗,從而讓德育表現為潛移默化的過程。
在研究英語學科德育時,教師要思考如何有效融入德育元素,或者說,融入應成為教師研究德育元素的一個重要抓手。只有融入課堂的德育元素,才是有效的德育元素。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Back to school 為例,教材在設計這一內容時,給出以下提示。
In this unit,you are going to:
●read a transcript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speech to new students;
●write a proposal for a new school club;
●read a magazine article about school life in the UK;
●make a booklet about your school.
先從英語學科德育實施角度看這段內容,再思考其中存在的德育契機,然后進一步思考德育元素的融入,從而得出結論:教材給出的提示都指向學生,也就是閱讀高中校長對新生講話的成績單、為新的學校俱樂部撰寫提案、閱讀一篇關于英國學校生活的雜志文章、制作一本關于學校的小冊子,不僅主體都是學生,而且明確了在相關內容的學習中學生會做怎樣的事情。教師可以在開展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融入相關德育元素。以學生為新的學校俱樂部撰寫提案為例,除了考慮具體的與俱樂部活動相關的內容之外,還要涉及相關德育元素。比如,有的學生寫道:“When developing the club members,we should consider what kind of moral character the club members have,and make good moral character a prerequisit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club.”這樣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是德育的開端。有了良好的開端,后續德育元素的融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樣,在make a booklet about your school 這一內容的提醒下,有的學生提出觀點:“Making a pamphlet about the school is actually promoting your school to the outside world,so you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all aspects of the publicity.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s the mor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當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后,教師追問:“In your opinion,what kind of moral character should the students in a school have?”引導其深入思考,從而將相關德育元素有效融入教學過程。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德育元素的融入決定德育的效果,并考驗學科教師實施德育的水平。
德育元素的融入與具體的德育過程是有區別的。研究德育元素的融入是為具體的學科德育實施提供基礎。學科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的道德影響和熏陶,旨在使其在吸收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戴瑞2017)。德育元素的融入是為德育作準備的。雖然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但是如同上面所分析的,德育元素的融入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管德育元素的融入與德育實施的過程是兩回事,但是在研究德育元素融入時,必須對德育的過程進行預設,要思考在相關德育元素融入教學后,學生所發生的德育過程可能是怎樣的。只有從結果的角度預設德育的過程,才能讓前置性的德育元素融入變得更加有效。因此,德育元素融入的主動權一定在教師手里。只有教師對德育的全過程有完整的觀照,對德育的效果有明確預期,才能讓開發出的德育元素更好地融入教學。由于以上闡述中重點強調德育元素融入的契機,結合對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的分析來研究德育元素的融入就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Back to school 的Reading 部分Realizing your potential 一文為例,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后,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如通過相關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德育生長,然后在其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德育元素,并將德育元素有機融入學科教學,從而奠定后續德育實施的基礎。教師向學生提問:“When students enter the gate of high school,what kind of attitude do you take to view high school learning?”雖然是一個宏觀問題,但是指向性明確。其實,每一個進入高中的學生都既對未來的學習充滿期待,又有一種壓力感。很多時候,復雜的心理可以通過有效的德育化解。有效的德育實施必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學生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以上問題正好能幫助學生打開心扉。當學生開始暢所欲言時,就是教師開始收集德育資源時?!癟he path before you leads to a world full of challenges:a new environment,new knowledge and new ways of thinking.However,for those of you with a positive mind,opportunity lies in each challenge.When you rise to the challenges,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cquire great knowledge and enjoy personal growth.Most importantly,your time and effort at senior high school will open the door to your potential.”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段內容,也是非常具有哲理的一段內容。學生在閱讀這段內容時會有不少感受,此時教師要善于將其感受轉化為德育資源。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思考細節,并結合其生活與心理動態進行判斷。
以課堂上的一個教學細節為例,即某個學生在思考學習中的挑戰時,提出觀點:“The process of high school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of competing with others.From this perspective,high school life is indeed a world full of challenges.”對于此觀點,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從英語知識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討論是有意義的,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運用,也可以培養其語用能力;從德育的角度來看,組織學生進行這樣的討論,可以把握其思想動態,也可以對其認知水平進行一定程度的評價與優化。比如,有的學生提出“The process of high school learning is indeed a process full of competition.In this process,there must be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with classmates,but this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should be friendly.”的觀點;也有的學生提出“The real learning competition should b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oneself and oneself,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rogress should be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surpassing oneself.As for the competition with classmates,I think it i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at classmates are the coordinates of their own growth path:better students are my models,and temporarily worse students are the objects of my help.I think such a class is a healthy class...”的觀點。
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一個來自閱讀文本中的“競爭”成為德育的一個重要抓手,因此“競爭”此時就是重要的德育資源。這個資源的出現對學生的學習而言一點都不顯得突兀,因為它就來自其閱讀感受,也是其對英語文本進行閱讀之后自然的思考產物。教師本著實施德育的思路,敏銳地意識到圍繞這一話題的討論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德育契機,于是學生的所思所想就成為更多德育元素而融入課堂。其實,還有很多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只不過由于篇幅限制,沒有一一贅述。這些觀點也是德育資源的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看,德育元素的融入對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就成了一個客觀事實,德育實施的具體過程也成為德育元素融入成功的有力證明。
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實施德育,是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的要求。只有包含德育實施過程的英語教學,才是完整的英語教學。德育元素的融入作為德育實施的前提,對應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能力,也對應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還體現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實施德育的經驗。綜合來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元素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應然使命。
在追求德育元素有機融入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學科教學的目的與途徑。之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有的教師為了實施德育導致課堂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有時德育元素的搜集顯得喧賓奪主,這樣的情形顯然是不合適的。如同前文所強調的,德育元素融入的抓手是“融入”,且融入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無形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未必要追求學生的有形體驗,未必要讓他們感覺到某一個時段是在接受德育,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如果能夠真正從學生德育水平提升的角度讓他們在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進入德育境界,圍繞話題進行深度探討,并在此過程中提升認知,那么這樣的德育就是有效的,這樣的德育元素就是真正融入了。教師要在課前、課中和課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過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和安排任務,力求做到寓德于教(王賢2017)。這個“寓”字道出了“融入”的真諦。
例如,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 Be sporty,be healthy 的Real or imaginary?中有這樣一段內容:“Maybe you have worse luck than Charlie Brown when it comes to kicking a football.You’re ready to try a new sport and you’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really different.Which of these unusual sports could you actually play,and which are imaginary...”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德育元素融入的機會。教師通過對這段內容的分析,確定其重點是“尋找真正不同的東西”。因此,教師以此作為德育元素融入的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哪些“不同的東西”促進了自己的成長。此時,學生就會進一步思考:“真正的成長是什么?”同時,學生會回憶:“曾經促進自己成長的事情是什么?”如此,學生就可以經歷深度思考的過程。指向德育形成的這一過程也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高中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對其有意識地關注、激發并落實德育,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清楚地認識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意義,形成健康、樂觀的信念,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要達到這樣的教育教學目的,德育元素的有效融入是前提。高中英語教師應將學科德育研究與實施的著力點鎖定在德育元素的融入上,并以此為基礎規劃德育過程、評估德育效果,從而使英語學科教學與德育真正融為一體。這也是高中英語教學實現有效德育的理想形態。